多腔体蓄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868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腔体蓄水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腔体的蓄水槽。 技术背景家用的洗脸或洗菜盆具有单腔体和双腔体之分,单腔体的蓄水槽只有一个蓄水 腔,双腔体的蓄水槽具有两个蓄水腔。具有双腔体的蓄水槽的结构主要包括两个蓄水腔和 连接在蓄水腔口部的台板,台板的边缘突出蓄水腔口部的外侧,用以搁置在厨柜上。在蓄水 腔的底部设有用于放水的放水口,两个蓄水腔之间通过隔板彼此被分隔开,该隔板的上端 面与台板的上表面平齐。因受限于空间,蓄水槽不可能被制得很大,在蓄水槽内洗涮面积较 大的物件时,物件的一部分需要搁置到隔板或蓄水腔的口部边缘处,这需要往蓄水腔内放 入大量的水,否则对该物件清洗不便,这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隔板的上端面与 台板的上表面平齐,如果不注意及时关闭水龙头,且盛水的蓄水腔内的放水口又被塞上,现 有的不锈钢材质的蓄水槽上一般都不会设置溢水装置和其他的导流装置,这就会从蓄水腔 的口部出现漫水现象,所漫出来的水会随处流淌,而影响到蓄水槽周围环境的整洁。即使在 蓄水槽上设置有溢水装置,时间一长也会在溢水装置内部滋生细菌,这会对人体的健康带 来隐患。另外,现有的蓄水槽一般是一体成型的,如不锈钢蓄水槽,分隔开的两个蓄水腔只 是通过相对较薄的台板连接在一起,这导致该蓄水槽的强度较小,这种蓄水槽易变形或折 断。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腔体蓄水槽,其 具有强度高、使用卫生、结构简单、节水的优点。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多腔体蓄水槽,包括至 少两个蓄水腔和连接在蓄水腔口部的台板,相邻两个蓄水腔之间具有阻隔两者的隔板,在 蓄水腔的底部设有放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蓄水腔的深度。这种多腔体蓄 水槽在生产上一般是通过一体成型的方法进行生产,蓄水槽处于使用状态下,隔板的顶部 位于台板的下方,而低于蓄水腔口部的边缘,在隔板两端部的上方,两个蓄水腔的壁体连成 一体。作为优选,所述隔板高度介于蓄水腔深度的2/5到5/6之间。隔板的高度要求使 得多个蓄水腔能够具有一定的容积,在一个蓄水腔内盛满水后,如果继续往该蓄水腔内放 水,水会越过隔板的顶部而漫到另外一个蓄水腔内,既可以在另一个蓄水腔内储蓄漫过来 的水,漫过来的水也可以从另一个蓄水腔底部的放水口排出,而不会漫到台板的外侧。作为优选,所述隔板顶部的外表面为平滑的弧面。设有的弧面,使得隔板顶部平 滑,利于溢水,且可减少对人手的碰撞伤害。作为优选,所述隔板呈弧形。隔板正常是设置在蓄水槽的宽度方向上的,该弧形是 指隔板沿蓄水槽宽度方向上的走向是呈弯曲状,从而增加了隔板的强度,且使蓄水槽整体美观。作为优选,所述隔板是由相邻两个蓄水腔上相邻的两个壁体连为一体而形成的。 这样,可方便对蓄水槽进行一次成型,提高了蓄水槽的生产速度。作为优选,所述一个蓄水腔口部的一侧边缘呈弧形。这使得蓄水槽整体美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隔板的顶部位于台板的下方,相应的在隔板两端部的上方,两个蓄水腔的壁 体会连为一个整体,从而增加了蓄水槽的抗折叠强度,蓄水槽不易变形,方便了蓄水槽的包 装运输和安装作业。且由于隔板的顶部位于台板的下方,在洗涮大面积的物件时,在蓄水腔 内放入相同量的水时,通过该物件的一部分隔置在隔板的顶部,使得物件与水具有更大的 接触面积,从而为大面积物件的洗涮提供了方便,且在洗涮时,水不易洒到蓄水槽的外侧, 提高了环境的整洁性。在往一个蓄水腔内放入过量的水时,多余的水会从隔板的顶部溢到 另一个蓄水腔内,这一方面不需要在蓄水槽上设置溢水装置,减化了蓄水槽的结构,也减少 了蓄水槽滋生细菌的场所,提高了蓄水槽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把溢到另一个蓄水 腔内的水储存起来另作它用,有利于节水;再一方面,水不会溢到台板的外侧,保证了环境 的整洁性。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腔体蓄水槽的俯视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腔体蓄水槽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多腔体蓄水槽的结构包括两个蓄水腔2和连接在两个蓄水腔2 口部的 台板1,台板1的外周边缘突出到蓄水腔2 口部的外侧。在两个蓄水腔2的底部均设置有一 个放水口 3,用以从此排出脏水。两蓄水腔2之间设有隔板4,该隔板4沿蓄水槽的宽度方 向设置。隔板4的顶部位于台板1的下方,即隔板4的顶部到蓄水腔2底部的距离要小于 蓄水腔2的深度。隔板4的顶部虽然在台板1的下方,但其也要求具有一定的高度,它的高 度为蓄水腔2深度的2/5到5/6之间。隔板4是由两个蓄水腔2相邻的两个壁体连为一体 而形成的,隔板4的顶部外表面为平滑的弧面,且隔板4呈弧形。两个蓄水腔2中,一个蓄水腔2的容积要大于另一个蓄水腔2的容积,较大容积蓄 水腔2的口部的一侧边缘呈弧形,该弧形的边缘与蓄水槽上其他部分之间为平滑面过渡。
权利要求一种多腔体蓄水槽,包括至少两个蓄水腔(2)和连接在蓄水腔(2)口部的台板(1),相邻两个蓄水腔(2)之间具有阻隔两者的隔板(4),在蓄水腔(2)的底部设有放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的高度小于蓄水腔(2)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体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高度介于蓄水腔 (2)深度的2/5到5/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腔体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顶部的外表面 为平滑的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腔体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腔体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是由相邻两个蓄水 腔(2)上相邻的两个壁体连为一体而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腔体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蓄水腔(2)口部的一侧 边缘呈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腔体蓄水槽,其解决了现有普通的蓄水槽强度低、结构复杂、易导致使用环境的不整洁、浪费水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种多腔体蓄水槽,包括至少两个蓄水腔和连接在蓄水腔口部的台板,相邻两个蓄水腔之间具有阻隔两者的隔板,在蓄水腔的底部设有放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蓄水腔的深度。
文档编号E03C1/18GK201710202SQ20102016760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
发明者古嵘 申请人:台州艾斐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