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水地漏预埋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014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渗水地漏预埋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渗水地漏预埋件,它主要用于卫生间或厨房或阳台的地漏 排水,用于连接地漏篦子和排水支管。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地漏排水管边的渗水问题是一种质量通病,业主投诉比例高,工程 后期维修麻烦且费用高。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渗水地漏预埋 件,它能起到较好的防地漏渗水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渗水地漏预埋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阶梯 式预埋管套,预埋管套的上部为用来连接地漏篦子的大口径管,预埋管套的下部为用来连 接排水支管的小口径管,大口径管和小口径管的衔接端面内周缘连接有用来套接在排水支 管的上管口内的环形承插反口。安装使用时,将阶梯式预埋管套预埋在卫生间或厨房或阳台的排水地漏处,使地 漏篦子与预埋管套上部的大口径管连接,使排水支管的上管口套置于预埋管套下部的小口 径管内管壁和承插反口的管壁之间。这样排水时,从地漏篦子的网孔留下的水就会完全且 顺利地流入排水支管内,可有效避免接缝处的水渗透到预埋管套下部的小口径管的管壁上 而导致外渗,从而避免后期维修麻烦。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还做了如下改进为了进一步引导水顺利流入排水支管内,大口径管和小口径管的衔接端面内周缘 与承插反口的管壁之间呈弧面过渡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防渗水地漏预埋件的防渗水效果,并使预埋件能与外部现 浇混凝土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大口径管和小口径管的衔接端面外周缘连接有槽口朝上的阻 水翼环。所述阻水翼环不仅可增加预埋件与外部混凝土的结合面积,增强两者的结合力,使 预埋件能与外部现浇混凝土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而且还可将少量的找平层内的水阻止在阻 水翼环之上,从而进一步提高预埋件的渗水效果。为了增强阻水翼环的稳定性和抗破坏性,并进一步提高预埋件与外部现浇混凝土 的结合效果,大口径管和小口径管的衔接端面底部与小口径管的外管壁之间连接有支撑翼 板。为了进一步加强阻水翼环的阻水功能和提高预埋件与外部现浇混凝土的结合效 果,所述阻水翼环内由环形凸缘分割成两环凹槽。为了进一步加强阻水翼环的阻水功能,所述阻水翼环的外环壁的形状呈截头倒圆 锥形。为了进一步增加预埋件与外部混凝土的结合面积,增强结合力,使管套能与现浇混凝土完全的结合,大口径管的外管壁为光滑圆管壁,小口径管的外管壁为磨砂圆管壁。为了进一步固定预埋件,防止预埋件在浇捣混凝土时出现移位,小口径管的外管 壁底部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固定脚,固定脚上设有固定孔。为了增强固定脚的稳定性与抗破坏性,所述固定脚的上侧面与小口径管的外管壁 之间设有固定脚提拉结构。为了使通过地漏篦子排水的水能顺利导入排水支管内,所述地漏篦子包括带漏水 孔的盖板以及连接于盖板底部且插置于大口径管内的阶梯式导水管套,盖板扣置于大口径 管的管口上方且盖板的外径大于大口径管的外径,阶梯式导水管套由口径较大的上圆管和 口径较小的下圆管组成。其中下圆管的管径外壁可与小口径管的管径内壁相当。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价格便宜,制作方便,可采用 塑料管材制成;(2)安装使用方便,只需用铁钉通过固定孔将本实用新型防渗水地漏预埋 件安装在模板上即可;(3)防渗水效果好,通过预埋管套与承插反口和阻水翼环的配合可 以做到百分百防渗水,从而可避免工程后期的维修麻烦和高额的维修费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与图1配套的地漏篦子。图中标号说明1-大口径管,2-阻水翼环,3-小口径管,4-固定脚,5-承插反口, 6-支撑翼板,7-环形凸缘,8-固定孔,9-固定脚提拉结构,10-盖板,11-上圆管,12-下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渗水地漏预埋件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它 包括阶梯式预埋管套,预埋管套的上部为用来连接地漏篦子的大口径管1,预埋管套的下部 为用来连接排水支管的小口径管3,大口径管1和小口径管3的衔接端面内周缘连接有用来 套接在排水支管的上管口内的环形承插反口 5。大口径管1和小口径管3的衔接端面内周缘与承插反口 5的管壁之间呈弧面过渡 连接。大口径管1和小口径管3的衔接端面外周缘连接有槽口朝上的阻水翼环2。大口径管1和小口径管3的衔接端面底部与小口径管3的外管壁之间连接有支撑 翼板6。所述阻水翼环2内由环形凸缘7分割成两环凹槽。所述阻水翼环2的外环壁的形状呈截头倒圆锥形。大口径管1的外管壁为光滑圆管壁,小口径管3的外管壁为磨砂圆管壁。小口径管3的外管壁底部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固定脚4,固定脚4上设有固定孔 8。所述固定脚4的上侧面与小口径管3的外管壁之间设有固定脚提拉结构9。如图2所示,为与图1的预埋管套配合使用的地漏篦子,所述地漏篦子包括带漏水
4孔的盖板10以及连接于盖板10底部且插置于大口径管1内的阶梯式导水管套,盖板10扣 置于大口径管1的管口上方且盖板10的外径大于大口径管1的外径,阶梯式导水管套由口 径较大的上圆管11和口径较小的下圆管12组成。具体实施时,可参照以下参数设计,但不局限于下述参数所述阻水翼环2可在距预埋管套底部45mm处左右伸出,下带约5mmX 5mm的支撑 翼板6,阻水翼环2上有约7mm深的两环凹槽,阻水翼环2的上檐距预埋管套底部的高度约 52mm左右。小口径管3的外管壁底部可设置四个左右的固定脚4,每个固定脚4可各带一个直 径约4mm的固定孔及一个固定脚提拉结构9。大口径管1的内径约为80mm,小口径管的内径约为50mm。预埋管套的壁厚可参照相应规格塑料管材壁厚的国标。阻水翼环2的壁厚可略小于预埋管套的壁厚。设置于小口径管3的外管壁底部的固定脚4的壁厚可大于预埋管套的壁厚。配套的地漏篦子的盖板10的外径约为90mm,下接长约IOmm(或比IOmm更短一些)、 外径约78mm的上圆管11及长约40mm (或比40mm更短一些)、外径约50mm的下圆管12。
权利要求一种防渗水地漏预埋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阶梯式预埋管套,预埋管套的上部为用来连接地漏篦子的大口径管(1),预埋管套的下部为用来连接排水支管的小口径管(3),大口径管(1)和小口径管(3)的衔接端面内周缘连接有用来套接在排水支管的上管口内的环形承插反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水地漏预埋件,其特征在于大口径管(1)和小口径管 (3)的衔接端面内周缘与承插反口(5)的管壁之间呈弧面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渗水地漏预埋件,其特征在于大口径管(1)和小口径 管(3)的衔接端面外周缘连接有槽口朝上的阻水翼环(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渗水地漏预埋件,其特征在于大口径管(1)和小口径管 (3)的衔接端面底部与小口径管(3)的外管壁之间连接有支撑翼板(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渗水地漏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翼环(2)内由环形 凸缘(7)分割成两环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渗水地漏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翼环(2)的外环壁 的形状呈截头倒圆锥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渗水地漏预埋件,其特征在于大口径管(1)的外管壁为光 滑圆管壁,小口径管(3)的外管壁为磨砂圆管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渗水地漏预埋件,其特征在于小口径管(3)的外管壁底部 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固定脚(4),固定脚(4)上设有固定孔(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渗水地漏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脚(4)的上侧面与 小口径管(3 )的外管壁之间设有固定脚提拉结构(9 )。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水地漏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篦子包括带漏水 孔的盖板(10)以及连接于盖板(10)底部且插置于大口径管(1)内的阶梯式导水管套,盖板 (10)扣置于大口径管(1)的管口上方且盖板(10)的外径大于大口径管(1)的外径,阶梯式 导水管套由口径较大的上圆管(11)和口径较小的下圆管(12)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渗水地漏预埋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阶梯式预埋管套,预埋管套的上部为用来连接地漏篦子的大口径管,预埋管套的下部为用来连接排水支管的小口径管,大口径管和小口径管的衔接端面内周缘连接有用来套接在排水支管的上管口内的环形承插反口。本实用新型能起到较好的防地漏渗水作用。
文档编号E03F5/04GK201671178SQ20102018418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0日
发明者章波 申请人: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