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799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资源收集利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淡水资源的日益紧缺,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越来越受重视。在一些淡水资源 匮乏的城市和地区,不断采用各种系统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但是由于初期雨水中污染物 浓度高,当初期雨水和后期雨水以前收集,其储存、处理不是很经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 括弃流池1、分水井2与弃流器6,分水井2上设有雨水收集管3,分水井2内部设有过滤格 网7,分水井的第一出水端连接雨水储存池4,弃流池1上连接有连通管5,分水井2的第 二出水端与连通管5的进水端连接有弃流器6,弃流器6的出口端与连通管5进口端保持 连通,所述弃流器包括管状的壳体6a、安装座6e和透水托架6f,壳体6a的上端连接有内 径比壳体缩小的进水管6b,在壳体6a内约束有间歇性封堵进水管6b的浮球6c,且弃流器 的进口端低于弃流池1的最高水位。上面的弃流装置具有很大的弃流箱,实施不方便不经济,同时弃流量也不是特别 精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不仅占地少、经 济,而且能够控制初期雨水气流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容器、分流箱和小水箱,所述容器设有一个进水口和 两个出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口与落水管相连,所述两个出水口中一个通过管件与贮水箱相 连,另一个连接带有阀门的排水管;所述分流箱位于容器内部并与落水管相通,所述分流箱 顶端敞口,且内部设有隔水挡板;所述小水箱通过软管与分流箱相通,所述小水箱位于容器 一侧并与其紧挨,且小水箱内设有浮球,该浮球通过连接杆与阀门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阀门铰接在容器内壁上,并位于容器与小水箱紧挨处, 且能旋转9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管件与贮水箱之间的出水口处设有拍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落水管材质为PE。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分流箱和小水箱材质为聚氯乙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浮球为聚乙烯发泡塑料制成的实心球体或塑料制成的 空心球体。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容器是整个装置的核心部件。当雨水经落水管中的流进分流箱时,随着水位的抬
3高,水面逐渐平稳,逐渐变成溢流状态。用一块隔水板将水体分为两部分,不难看出,它的溢 流亦是对称的。当隔板所隔的溢流口面积占总溢流口面积的1/n时,通过软管流进小水箱 的溢流量是总溢流量的1/n。小水箱即为控制机构,总弃流量一定,η若一定,则小水箱的有效容积也一定,当小 水箱内水满后,浮球开关将出水口关闭,雨水被停止弃流排放的同时,会流向贮水箱,使后 续较洁净的雨水得到有效贮存利用,从而达到前后期雨水分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考虑到不同情况η可取不同的值,本装置可使小水箱的 体积仅为总弃流量的1/η,大大缩小了小水箱的体积,占地少,本装置不包括水泵等大型机 械设备,成本低、经济,整个过程自动完成,具有高效的优点。说明书附图
图1为现有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选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弃流池,2、、分水井,3、雨水收集管,4、雨水储存池,5、连通管,6、弃流器, 6a、壳体,6b、进水管,6c、浮球,6e、安装座,6f、透水托架,7、过滤格网,8、落水管,9、隔水挡 板,10、容器,11、软管,12、小水箱,13、浮球,14、阀门,15、排水管,16、拍门,17、管件,18、分 流箱,19、连接杆,20、贮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理 解本实用新型。参考附图2 —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容器10、分流箱18和小水箱12,所述容 器10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口与落水管8相连,所述两个出水口中 一个通过管件17与贮水箱20相连,另一个通过带有阀门14的排水管15 ;所述分流箱18位 于容器10内部并与落水管8相通,所述分流箱18顶端敞口,且内部设有隔水挡板9 ;所述 小水箱12通过软管11与分流箱18相通,所述小水箱12位于容器10 —侧并与其紧挨,且 小水箱12内设有浮球13,该浮球13通过连接杆19与阀门14相连。所述阀门14铰接在容器10内壁上,并位于容器10与小水箱12紧挨处,且能旋转 90°。所述管件17与贮水箱之间的出水口处设有拍门16。所述浮球为聚乙烯发泡塑料制成的实心球体或塑料制成的空心球体。制造时落水管8为外径为11. 5cm的PE管,前期雨水弃流量为lm ,分流箱18为 100L的水箱,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高至少50cm,可以在容器壁上设置不同的挡槽,以供调 节之用。小水箱12为高密度聚氯乙烯材质所制,容量为60L。同时考虑到加工方便,所述容 器10、分流箱18和小水箱12均为长方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当分流箱18中的隔水挡板9将前期雨水的1/20分流, 即50L的初期水量,通过软管11流进小水箱4。当小水箱内达到有效水位后,浮球开关由始 态a’转到末态b’,阀门相应地从始态a转到末态b,将出水口关闭,雨水停止弃流排放的同 时,就流向拍门16,使后续较洁净的雨水得到有效贮存利用,从而达到前后期雨水分流的目 的。在降水结束后,可以将小水箱12内的水通过排空,下一次降水则拥有同样的过程。
权利要求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10)、分流箱(18)和小水箱(12),所述容器(10)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口与落水管(8)相连,所述两个出水口中一个通过管件(17)与贮水箱相连,另一个连接带有阀门(14)的排水管(15);所述分流箱(18)位于容器(10)内部并与落水管(8)相通,所述分流箱(18)顶端敞口,且内部设有隔水挡板(9);所述小水箱(12)通过软管(11)与分流箱(18)相通,所述小水箱(12)位于容器(10)一侧并与其紧挨,且小水箱(12)内设有浮球(13),该浮球(13)通过连接杆(19)与阀门(1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14)铰接在容器 (10)内壁上,并位于容器(10)与小水箱(12)紧挨处,且能旋转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17)与贮水箱之间 的出水口处设有拍门(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8)材质为PE。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0)、分流箱 (18)和小水箱(12)材质为聚氯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为聚乙烯发泡 塑料制成的实心球体或塑料制成的空心球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容器、分流箱和小水箱,所述容器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口与落水管相连,所述两个出水口中一个通过管件与贮水箱相连,另一个连接带有阀门的排水管;所述分流箱位于容器内部并与落水管相通,所述分流箱顶端敞口,且内部设有隔水挡板;所述小水箱通过软管与分流箱相通,所述小水箱位于容器一侧并与其紧挨,且小水箱内设有浮球,该浮球通过连接杆与阀门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大大缩小了小水箱的体积,占地少,本装置不包括水泵等大型机械设备,成本低、经济,整个过程自动完成,具有高效的优点。
文档编号E02B3/02GK201738282SQ20102027338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8日
发明者何茂强, 徐玉, 朱平, 王光凯, 王维平 申请人:济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