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槽或具有水槽的洗碗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925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槽或具有水槽的洗碗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槽或具有水槽的洗碗池,在水槽的前后各肩部之间架设有俯视时大致呈矩形的支承板,且该支承板的缘边放置在所述各肩部的水平面上。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在具有洗涤盆(水槽)的洗碗池上使用的烹调操作板(支承板),是在洗碗池的洗涤盆部的上部周缘设置法兰,并通过将烹调操作板的前后两个边缘部(缘边) 放置在该法兰上来支撑烹调操作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0-10255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许第3615270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及2记载的洗碗池中存在以下问题在将烹调器具放置在烹调操作板(支承板)左右侧部的边缘部(缘边)附近时,如果烹调器具放置在靠近烹调操作板侧部的边缘部,则由于烹调器具的载荷,烹调操作板容易以侧部的边缘部为中心而倾转, 如果在烹调操作中无意中在烹调器具上施加了外力,烹调器具则与烹调操作板一起倾斜掉进洗涤盆(水槽)中。而且,如果烹调器具和烹调操作板二者都倾斜,则使用者很难保持住该二者,不能防止烹调器具掉进水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槽或具有水槽的洗碗池,放置有烹调器具的支承板能够稳定配置,并且在烹调操作中即使无意中在烹调器具上施加了外力,支承板也能够不倾斜。为了解决前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水槽,在水槽的前后各肩部之间架设有俯视时大致呈矩形的支承板,且该支承板的缘边放置在所述各肩部的水平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板的左右侧部的缘边中,至少一侧的缘边在俯视时弯曲为凹状,该弯曲的侧部缘边的中央部配置在连接该侧部缘边的前后位置的支撑于所述水槽的支撑点彼此的假想线上或者该假想线的内侧。根据此特征,在将烹调器具放置在支承板的靠近弯曲的侧部缘边时,烹调器具的重心位置则配置在连接支承板的侧部缘边的前后位置的支撑点彼此的假想线上或者假想线的内侧,能够将放置有烹调器具的支承板稳定地配置,并且在烹调操作中即使无意中在烹调器具上施加了外力,支承板也能够不倾斜。而且,即使烹调器具因外力而倾斜,也由于支承板稳定,所以使用者只是保持住烹调器具即可。本发明的水槽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槽的后侧壁部形成有向后方凹设的容器配置部,同时收纳容器配置在该容器配置部,且所述收纳容器的前侧部位与所述支承板的后侧缘边相比向前方膨出,在该膨出部位的上端部,放置有所述支承板的侧部缘边的一部分,且形成在该缘边附近的向下方延伸设置的舌片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收纳容器。
根据此特征,由于支承板的侧部缘边的一部分抵接于收纳容器的膨出部位的上端部,支承板通过该收纳容器而支撑于水槽,从而构成了弯曲的侧部缘边的后侧位置的支撑点,支承板上的连接弯曲的侧部缘边的前后位置的支撑点彼此的假想线与弯曲的侧部缘边的中央部之间的距离更加离开,与放置有烹调器具的支承板的前后两个缘边支撑在水槽肩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稳定地配置支承板,并且,形成在支承板的缘边附近的向下方延伸设置的舌片的一部分抵接于收纳容器,从而能够阻止支承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本发明的水槽的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支承板的前后的缘边的凸缘部的突出长度大于所述水槽的前后各肩部的垂直面彼此的间距与形成在所述支承板的前后的缘边附近的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各舌片的外面彼此的间距的差。根据此特征,即使支承板在前后方向上晃动,也能够维持凸缘部放置在水槽的肩部上的状态,能够防止支承板前后的缘边从水槽的肩部脱落。本发明的水槽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槽的后侧壁部形成有向后方凹设的容器配置部,同时所述支承板配置在所述水槽的容器配置部以右或以左的侧部区域中的至少一侧的侧部区域,同时该支承板的所述弯曲的侧部缘边面向所述容器配置部侧,且在该容器配置部附近设置有摆头自如的水龙头,可以摆动至所述支承板的上方位置。根据此特征,在放置在靠近支承板的弯曲的侧部缘边的烹调器具上进行烹调操作时,能够使烹调器具靠近水龙头后从水龙头中放水冲洗,能够在稳定的支承板上进行烹调操作。本发明的水槽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槽的后侧壁部形成有向后方凹设的容器配置部,同时收纳容器配置在该容器配置部,在所述容器配置部的壁部设置有被突出设置的突起部,在所述收纳容器上设置有从上方卡合于该突起部的卡合部,该收纳容器相对于所述容器配置部的壁部在上下方向上安装、取下自如。根据此特征,可以使收纳容器为易于安装、取下的构成,同时,即使在收纳容器上施加有来自支承板的水平方向的力,收纳容器也能够支承该力。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水槽的洗碗池,在水槽的前后各肩部之间架设有俯视时大致呈矩形的支承板,且该支承板的缘边放置在所述各肩部的水平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板的左右侧部的缘边中,至少一侧的缘边在俯视时弯曲为凹状,该弯曲的侧部缘边的中央部配置在连接该侧部缘边的前后位置的支撑于所述水槽的支撑点彼此的假想线上或者该假想线的内侧。根据此特征,在烹调器具放置在支承板的靠近弯曲的侧部缘边时,烹调器具的重心位置则配置在连接支承板的侧部缘边的前后位置的支撑点彼此的假想线上或者假想线的内侧,能够将放置有烹调器具的支承板稳定地配置,并且在烹调操作中即使无意中在烹调器具上施加了外力,支承板也能够不倾斜。而且,即使烹调器具因外力而倾斜,也由于支承板稳定,所以使用者只是保持住烹调器具即可。


图1是表示洗碗池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洗碗池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图2中洗碗池的A-A纵剖侧视图。图4是表示图2中洗碗池的B-B放大纵剖侧视图。图5是表示图2中洗碗池的C-C放大纵剖侧视图。图6是表示支承板的构成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洗碗池;2水槽;2a_后侧壁部;2b_前侧壁部;3_水龙头;6_容器配置部;7_收纳容器;9-突起部;10-卡合部;11-支承板;12,13-缘边;14、15_缘边;16、17_肩部;16a、 17a-水平面;16b、17b-垂直面;19c-凸缘部;19d_舌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涉及的水槽或具有水槽的洗碗池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6,对实施例1涉及的水槽或具有水槽的洗碗池进行说明。以下,将图2及图6的图纸下侧作为洗碗池的正面侧(前侧)、将图3及图4的图纸左侧作为洗碗池的正面侧(前侧)进行说明。图1的符号1是本发明所应用的洗碗池。如图1所示,洗碗池1具有水槽2,该水槽2设置在凹设在洗碗池1的顶板4上的台阶部5的内侧。而且,在水槽2附近的台阶部5,设置有可摆头的水龙头3。并且,水槽2 及顶板4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另外,在洗碗池1的制造工序中,水槽2和顶板4分别以不同构件而制造,在顶板4 上形成与水槽2的俯视形状大致相同尺寸的开口部,同时在水槽2的上端边缘形成法兰部, 使水槽2的法兰部从下侧抵接于顶板4开口部的缘边,并通过焊接等将水槽2的法兰部与顶板4开口部的缘边相互接合。如图2所示,水槽2在俯视时呈横长的大致四方形,在其中央部的后侧壁部加上, 形成有向后方凹设的容器配置部6。而且,在该容器配置部6中,配置有收纳容器7,其收纳洗涤剂容器或海绵等,用金属丝制成,呈筐状。并且,该收纳容器7的下侧设有排水口 8。另外,如图5所示,在容器配置部6的壁部加上,形成有在水平方向上突出设置的突起部9。在收纳容器7上,形成有卡合部10,其通过构成收纳容器7的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金属丝的局部弯曲而形成。而且,在突起部9上,形成有收纳容器7的卡合部10所卡合的卡合槽9a。该卡合部10设置在收纳容器7的左右两处(参照图幻,可以使卡合部10从上方卡合于突起部9。因此,可将收纳容器7从上方安装于容器配置部6的壁部2a,同时也可以向上方拉出收纳容器7,收纳容器7在上下方向上安装、取下自如。另外,如图2所示,水槽2的容器配置部6的壁部加的形状被形成为在俯视时向后方凹状弯曲的半圆形,配合该形状,收纳容器7的形状也是在俯视时大致呈半圆形。而且, 收纳容器7的前侧部位被形成为左右部位向前方膨出,同时其中央部呈凹状。因此,即使将炒菜锅或锅等较大的烹调器具放在水槽2的底面,烹调器具也不易接触到收纳容器7的前侧部位,能够确保水槽2内的工作区域,并且能够确保收纳容器7的收纳量。
在水槽2中,在比容器配置部6靠向左侧的侧部区域配置有支承板11。该支承板 11是为了在顶板4上进行烹调操作时也能够使用水槽2上方的区域从而以覆盖水槽2的一部分的方式而辅助性设置的。支承板11的形状在俯视时大致呈矩形,前后的缘边12、13及左侧缘边14配合水槽2左侧区域的形状而弯曲。并且,支承板11的右侧缘边15面向水槽 2的中央侧,该右侧缘边15在俯视时弯曲为凹向左侧。如图4所示,支承板11架设在水槽2的前后各肩部16、17之间。该支承板11由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的上部板体18和合成树脂制的下部板体19构成。上部板体18 周缘的弯曲缘边18a的下端部压入于形成在下部板体19周缘的槽部19a。而且,也可以通过在上部板体18周缘的弯曲缘边18a的下端部将下部板体19 一体成型来设置。另外,在上部板体18的上面形成有多个用于控去水分的小径的小孔部20。通过上部板体18上面的水从该小孔部20流下去,从而防止在上部板体18的上面形成水膜,能够抑制放置在上部板体18上面的烹调器具打滑。下部板体19周围的缘边12、13、14、15是作为凸缘部19c而形成的。而且,前后的缘边12、13的凸缘部19c放置在水槽2前后的肩部16、17的水平面16a、17a上。并且,下部板体19左侧的缘边14的凸缘部(省略图示)也放置在水槽2左侧的肩部(省略图示) 的水平面上。另外,支承板11的从凸缘部19c至上部板体18上面的厚度尺寸与台阶部5 的凹入尺寸大致为相同尺寸,形成支承板11的上面与顶板4大致呈同一平面。在下部板体19的下面、即支承板11下面的前后的缘边12、13附近,形成有向下方延伸设置的舌片19d。而且,水槽2的前后各肩部16、17的垂直面16b、17b彼此的间距Ll 被形成为大于支承板11的缘边12、13附近的前后各舌片19d的外面彼此的间距L2。而且,形成在支承板11前后的缘边12、13上的凸缘部19c的突出长度X(与舌片 19d相比向外侧突出的长度),大于水槽2的前后各肩部16、17的垂直面16b、17b彼此的间距Ll与支承板11的缘边12、13附近的前后各舌片19d的外面彼此的间距L2的差。通过如此设置,即使支承板11在前后方向上晃动,也能够维持凸缘部19c放置在水槽2的肩部16、17上的状态,能够防止支承板11前后的缘边12、13从水槽2的肩部16、 17脱落。另外,如图2所示,收纳容器7的前侧部位与支承板11的后侧缘边13相比向前方膨出。而且,如图3所示,支承板11的后侧舌片19d的下端部抵接于收纳容器7的前侧膨出部位的上端部。如图2所示,在支承板11的右侧缘边15的前侧位置上,设置有支撑于水槽2前侧的肩部16的水平面16a的支撑点α。并且,在该右侧缘边15的后侧位置上,通过舌片19d 抵接于收纳容器7的上端部,从而设置有通过收纳容器7而支撑于水槽2的支撑点β。如前所述,支承板11的右侧缘边15在俯视时弯曲为凹状。而且,如图6的示意图所示,该弯曲的缘边15的中央部T配置在连接该缘边15的前后位置的支撑于水槽2的支撑点α、β 彼此的假想线V的左侧(支承板11的内侧)。通过如此设置,在将烹调器具放置在支承板11的靠近弯曲的侧部缘边15时,烹调器具的重心位置则配置在连接支承板11的侧部缘边15的前后位置的支撑点α、β彼此的假想线V的内侧,能够将放置有烹调器具的支承板11稳定地配置,并且在烹调操作中即使无意中在烹调器具上施加了外力,支承板11也能够不倾斜。而且,即使烹调器具因外力而
6倾斜,也由于支承板11稳定,所以使用者只是保持住烹调器具即可。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由于支承板11的右侧缘边15的一部分抵接于收纳容器 7的膨出部位的上端部,支承板11通过该收纳容器7而支撑于水槽2,从而构成了右侧缘边 15的后侧位置的支撑点β,支承板11上的连接弯曲的右侧缘边15的前后位置的支撑点 α、β彼此的假想线V与弯曲的右侧缘边15的中央部T之间的距离更加离开,能够将放置有烹调器具的支承板11稳定地配置。并且,形成在支承板11的右侧缘边15附近的向下方延伸设置的舌片19d的一部分抵接于收纳容器7,从而能够阻止支承板1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由于支承板11的右侧缘边15的一部分通过收纳容器7而支撑于水槽 2,且构成该右侧缘边15的后侧位置的支撑点β,所以后侧位置的支撑点β被配置为比前侧位置的支撑点α略微向右侧(靠近水槽2的中央)错开(变位),能够防止支承板11以前后的支撑点α、β为中心而倾转。另外,如图2所示,设置在水槽2的容器配置部6附近的台阶部5上的水龙头3摆头自如,可以摆动至支承板11的上方位置。因此,在放置在靠近支承板11的右侧缘边15 的烹调器具上进行烹调操作时,能够使烹调器具靠近水龙头3后从水龙头3中放水冲洗,能够在稳定的支承板11上进行烹调操作。尤其在处理鱼等食材时,可在将食材放在切菜板等的烹调器具上的状态下放置在支承板11上,从上方的水龙头3中供水来进行烹调操作,即使在烹调器具上作用较大的力,也由于支承板11能够稳定,所以能够安全地进行操作。另外,如图5所示,由于在水槽2的容器配置部6的壁部加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突出设置的突起部9,在收纳容器7上设置有从上方卡合于该突起部9的卡合部10,该收纳容器7相对于容器配置部6的壁部加在上下方向上安装、取下自如,所以可以使收纳容器 7为易于安装、取下的构成,同时,即使在收纳容器7上施加有来自支承板11的水平方向的力,收纳容器7也能够支承该力。以上,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具体的构成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即使存在变更或追加,也包含在本发明中。例如,在前述实施例中,虽然是将支承板11配置在水槽2的左侧区域,支承板11 的右侧缘边15面向水槽2的中央侧,该右侧缘边15在俯视时弯曲为凹向左侧(内侧),但是,即使将该左右的构成反过来,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即使将支承板11配置在水槽2的右侧区域,并使支承板11的左侧缘边14在俯视时弯曲为凹向右侧(内侧)也可以。并且,还可以构成将支承板11配置在水槽2的中央区域,还可以使支承板11的左右两侧的缘边14、15 在俯视时弯曲为凹向内侧。另外,在前述实施例中,虽然支承板11的弯曲的缘边15的中央部是配置在连接该缘边15的前后位置的支撑于水槽2的支撑点α、β彼此的假想线V的左侧(支承板11的内侧),但是,即使将该弯曲的缘边15的中央部T配置在假想线V上,也能够获得前述的作用和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槽,在水槽的前后各肩部之间架设有俯视时大致呈矩形的支承板,且该支承板的缘边放置在所述各肩部的水平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板的左右侧部的缘边中,至少一侧的缘边在俯视时弯曲为凹状,该弯曲的侧部缘边的中央部配置在连接该侧部缘边的前后位置的支撑于所述水槽的支撑点彼此的假想线上或者该假想线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槽的后侧壁部形成有向后方凹设的容器配置部,同时收纳容器配置在该容器配置部,且所述收纳容器的前侧部位与所述支承板的后侧缘边相比向前方膨出,在该膨出部位的上端部,放置有所述支承板的侧部缘边的一部分,且形成在该缘边附近的向下方延伸设置的舌片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收纳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支承板的前后的缘边的凸缘部的突出长度大于所述水槽的前后各肩部的垂直面彼此的间距与形成在所述支承板的前后的缘边附近的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各舌片的外面彼此的间距的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槽的后侧壁部形成有向后方凹设的容器配置部,同时所述支承板配置在所述水槽的容器配置部以右或以左的侧部区域中的至少一侧的侧部区域,同时该支承板的所述弯曲的侧部缘边面向所述容器配置部侧,且在该容器配置部附近设置有摆头自如的水龙头,可以摆动至所述支承板的上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槽的后侧壁部形成有向后方凹设的容器配置部,同时收纳容器配置在该容器配置部,在所述容器配置部的壁部设置有被突出设置的突起部,在所述收纳容器上设置有从上方卡合于该突起部的卡合部,该收纳容器相对于所述容器配置部的壁部在上下方向上安装、取下自如。
6.一种洗碗池,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水槽的洗碗池,放置有烹调器具的支承板能够稳定配置,并且在烹调操作中即使无意中在烹调器具上施加了外力,支承板也能够不倾斜。具体为,关于具有水槽(2)的洗碗池(1),在水槽(2)的前后各肩部之间架设有俯视时大致呈矩形的支承板(11),并且支承板(11)的缘边(12)、(13)放置在各肩部的水平面上,在支承板(11)的左右侧部的缘边(14)、(15)中,至少一侧的缘边(15)在俯视时弯曲为凹状,弯曲的侧部缘边(15)的中央部(T)配置在连接该侧部缘边(15)的前后位置的支撑于水槽(2)的支撑点(α)、(β)彼此的假想线(V)上或者假想线(V)的内侧。
文档编号E03C1/04GK102561464SQ20111039917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梅田裕介 申请人:三维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