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79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行业管道排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地漏。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行业的排水系统,已广泛应用同层排水技术,排水地漏是与之配套使用产品。现有的排水地漏都普遍存在内部结构设计复杂,排水污水易倒灌、杂物留存死角等现象。中国专利号20061001M94.0公开了一种同层排水多功能地漏,是一种在漏体缸内设有水封挡板、防臭挡板的地漏,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封挡板和防臭挡板都设于漏体缸内, 不仅影响了排水速度,也未能完全解决污水倒灌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速度快、防臭效果好的地漏。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漏,包括漏体缸、栅板、水封装置、出水口、排水管接口,其中栅板装设在漏体缸的顶部,水封装置装设在漏体缸内部,出水口设置在漏体缸的侧壁上,排水管接口设置在漏体缸出水口外侧并与出水口连通连接,在出水口位于排水管接口一侧设置有水封翻板,将翻板机构设置在缸体的出水口外,使得地漏内部结构更简单,加快排水速度、同时能防止污水倒灌。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封装置为一漏斗,所述漏斗的漏斗筒体的最低点低于出水口的最低点;漏斗的筒体与漏体缸壁形成水封,同时漏斗的筒体与漏体缸壁之间形成双通道,加快水流速度。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漏体缸底部呈圆弧状,减少杂物留存死角的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缸壳体和漏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密封效果好,水流速度快。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漏体缸、2-漏斗、3-栅板、4-密封圈、5-水封翻板、6-漏体水流通道、7-排水管接口、8-出水口、9-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漏,包括漏体缸1、漏斗2、栅板3、排水管接口 7、 出水口 8,其中栅板3装设在漏体缸1的顶部,漏斗2装设在漏体缸1内部,出水口 8设置在漏体缸1的侧壁上,排水管接口 7设置在漏体缸1的外并与出水口 8连接,在出水口 8位于排水管接口 7 —侧设置有水封翻板5 ;漏斗2的漏斗筒体的最低点低于出水口 8的最低点, 漏斗2的筒体与漏体缸壁形成水封,漏斗2的筒体与漏体缸壁之间形成双流水通道6 ;漏体缸1底部呈圆弧状,减少杂物留存死角的现象发生;在漏体缸1和漏斗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4;排水管接口 7与排水管9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污水由栅板3经漏斗2流入水流通道6内,当污水达到出水口 8位置时,冲开水封翻板5流入外侧的排水管接口 7 ;无水流时,水封翻板5在重力作用下封闭出水口 8,起到防臭及防溢流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地漏,包括漏体缸(1)、栅板(3)、水封装置、出水口(8)、排水管接口(7),所述栅板(3)装设在漏体缸(1)的顶部,水封装置装设在漏体缸(1)内部,出水口(8)设置在漏体缸(1)的侧壁上,排水管接口(7)设置在漏体缸(1)出水口(8)外侧并与出水口(8)连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口(8)位于排水管接口(7) —侧设置有水封翻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装置为一漏斗(2),所述漏斗 (2)的漏斗筒体的最低点低于出水口(8)的最低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漏体缸(1)底部呈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在漏体缸(1)和漏斗(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漏,包括漏体缸、栅板、漏斗、出水口、排水管接口,栅板装设在漏体缸的顶部,出水口设置在漏体缸的侧面上并与排水管接口连接,漏斗装设在漏体缸内部,漏斗的漏斗筒体的最低点低于出水口的最低点;漏斗的筒体与漏体缸壁形成水封,同时漏斗的筒体与漏体缸壁之间形成双通道,加快水流速度;在出水口位于排水管接口一侧设置有水封翻板,将翻板机构设置在缸体的出水口外,使得地漏内部结构更简单,加快了排水速度快、同时防止污水倒灌。
文档编号E03C1/288GK202012120SQ20112007885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3日
发明者聂众志 申请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