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头水电站压力钢管检修进人通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282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水头水电站压力钢管检修进人通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水头水电站压力钢管检修进人通道结构。适用于水电站引水建筑物。
背景技术
根据《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L/T 5141-2001)规定,凡能进人的钢管均应设置进人孔。为满足高水头水电站压力钢管放空进人检修的要求,需在平洞段布置检修进人通道。在现有技术中,上平洞的检修进人通道可借助进水口间门后的通气孔或引水调压井, 下平洞的检修进人通道可借助机组上游侧球阀或蝶阀的进人孔,而中平洞的检修进人通道只能利用一条施工支洞和一条检修进人洞改造而成。如图1 3所示,对于两条平行布置的中平洞压力钢管,检修进人通道4通常是利用一条施工支洞1、一条检修进人洞2在完成回填混凝土封堵后,从两条压力钢管两侧的封堵体3内分别预留钢管作为通道,并在检修进人通道4外侧设进人门5。施工支洞1于施工期作为开挖长隧洞增加施工工作面的辅助洞室,有布置的必要;而检修进人洞功能单一, 仅为后期布置检修进人通道而专门开挖,且检修进人洞2需要在平面上绕开两条压力钢管 (压力钢管I 7,压力钢管II 8)布置,使得其洞线往往较长,造成耽误一定的施工工期。待两条检修进人通道4施工完成后,若需要检修进人,需从两侧隧洞分别到达,并需分别运行管理,造成一定的不便。图1 3中,与两条压力钢管连通的还有竖井或斜井6。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水头水电站压力钢管检修进人通道结构,既可以在两条或多条平行的压力钢管上均设置有检修进人通道,又能减少开挖一条功能单一的检修进人洞,以利于减少洞室开挖工程量,缩短工期,同时便于日常管理维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水头水电站压力钢管检修进人通道结构,具有于施工期作为开挖长隧洞增加施工工作面的施工支洞,施工支洞的一端与作为隧洞主洞的一组平行的压力钢管垂直或大角度相交布置,每条压力钢管上均连有竖井或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洞与末端压力钢管呈丁字形布置,施工支洞与其余压力钢管呈十字形布置且在其余压力钢管的上部架设钢爬梯;每条压力钢管在与施工支洞交界、并是入口端设置检修进人通道,在通道外侧设进人门。所述末端压力钢管为埋管,与其交界的施工支洞的末段浇筑有封堵体,所述检修进人通道预埋在封堵体内,并在所述通道的外侧设进人门;其余压力钢管均为明管。所述末端压力钢管和其余压力钢管均为明管,钢材为600MPa或SOOMPa级钢,管壁厚度30 50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不需要开挖一条功能单一的检修进人洞,只有一条于施工期作为开挖长隧洞增加施工工作面的施工支洞,沿此施工支洞通过架设的钢爬梯可翻越多条平行的压力钢管最后到达末端的压力钢管,并且每条压力钢管上都设有检修进人通道和进人门,以方便检修人员出入。本发明减少了洞室开挖工程量,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又便于日常管理维护。

[0009]图1是本发明背景技术的平面图。[0010]图2是本发明背景技术的横剖面图。[0011]图3是本发明背景技术的纵剖面图。[0012]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平面图。[0013]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横剖面图。[0014]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纵剖面图。[0015]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二的平面图。[0016]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二的横剖面图。[0017]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二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只有一条于施工期作为开挖长隧洞增加施工工作面的施工支洞1,施工支洞的一端与作为隧洞主洞的二条平行的压力钢管(压力钢管I 7与压力钢管II 8)垂直相交布置,每条压力钢管上均连有斜井6 ( —条向上,另一条向下)。所述施工支洞1与末端压力钢管(压力钢管I 7)呈丁字形布置,施工支洞1与另一条压力钢管(压力钢管II 8)呈十字形布置。本例压力钢管I 7为埋管,在与压力钢管I交界的施工支洞 1的末段浇筑封堵体3,所述检修进人通道4预埋在封堵体内,并在所述通道的外侧设进人门5。压力钢管118按明管设计,无须进行外侧回填混凝土和所述封堵体3浇筑,直接在压力钢管II的入口侧设置检修进人通道4,在通道外侧设进人门5。为了方便检修人员从施工支洞1越过压力钢管II到达压力钢管I,在压力钢管II的上部架设钢爬梯9。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施工支洞1垂直经过两条压力钢管,分别是位于施工支洞末端的压力钢管I 7 和位于施工支洞中间的压力钢管II 8,压力钢管I按埋管设计,当压力钢管I安装及其外侧回填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与施工支洞交界洞段),进行施工支洞内的封堵体3 (在压力钢管 I与压力钢管II之间)浇筑,并在封堵体内预埋钢管作为检修进人通道4,在通道外侧设进人门5 ;2、当按明管设计的压力钢管II 8安装完成后(与施工支洞交界洞段),无须进行外侧回填混凝土和所述封堵体3浇筑,直接在压力钢管II的入口端设置检修进人通道4,在通道外侧设进人门5 ;3、最后在压力钢管II 8上部架设钢爬梯9,作为前往压力钢管I的人行通道。实施例二、如图7-9所示,本例的基本结构与例一相同,不同之处是二条压力钢管均为明管, 钢材为600MPa或800MPa级钢,管壁厚度30 50mm。(在高内水压力下,需要增加一定的管壁厚度,亦可跳级到强度较高的钢板)。[0026]本例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施工支洞1垂直经过两条压力钢管,分别是位于施工支洞末端的压力钢管I 7 和位于施工支洞中间的压力钢管II 8,两条压力钢管均按明管设计,当压力钢管I安装完成后(与施工支洞交界洞段),直接在压力钢管I 7上设检修进人通道4,在通道外侧设进人门5 ;2、当压力钢管II 8安装完成后(与施工支洞交界洞段),直接在压力钢管II的入口端设置检修进人通道4,在通道外侧设进人门5 ;3、最后在压力钢管II 8上部架设钢爬梯9,作为前往压力钢管I的人行通道。
权利要求1.一种高水头水电站压力钢管检修进人通道结构,具有于施工期作为开挖长隧洞增加施工工作面的施工支洞(1),施工支洞的一端与作为隧洞主洞的一组平行的压力钢管垂直或大角度相交布置,每条压力钢管上均连有竖井或斜井(6),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洞 (1)与末端压力钢管呈丁字形布置,施工支洞(1)与其余压力钢管呈十字形布置且在其余压力钢管的上部架设钢爬梯(9);每条压力钢管在与施工支洞交界、并是入口端设置检修进人通道G),在通道外侧设进人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水头水电站压力钢管检修进人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压力钢管为埋管,与其交界的施工支洞(1)的末段浇筑有封堵体(3),所述检修进人通道(4)预埋在封堵体内,并在所述通道的外侧设进人门(5);其余压力钢管均为明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水头水电站压力钢管检修进人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压力钢管和其余压力钢管均为明管,管壁厚度30 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水头水电站压力钢管检修进人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既可以在两条或多条平行的压力钢管上均设置有检修进人通道,又能减少开挖一条功能单一的检修进人洞,以利于减少洞室开挖工程量,缩短工期,同时便于日常管理维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施工支洞与末端压力钢管呈丁字形布置,施工支洞与其余压力钢管呈十字形布置且在其余压力钢管的上部架设钢爬梯;每条压力钢管在与施工支洞交界、并是入口端设置检修进人通道,在通道外侧设进人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电站引水建筑物。
文档编号E02B9/00GK202064330SQ20112014046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冯仕能, 姚敏杰, 袁翔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