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97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水马桶的通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在人们如厕时,尤其是大便过程中,由于人的皮肤和马桶坐垫之间有一些空隙,臭味会很快从马桶中散发出来而污染室内空间,不仅伤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市场上低档次的坐便器,没有任何附加功能,而高档次的坐便器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接受其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人们上厕所时能快速将臭味带走, 使人免受臭气刺激而且制造成本较低的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本实用新型的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包括马桶主体、马桶坐垫以及与所述马桶主体下端连接的排污管道,所述马桶坐垫设在该马桶主体的上部,所述马桶主体的侧部设置有能将该马桶主体内的臭气吸走的通风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所述通风设备包括通风管道和风机,所述通风管道的进气口位于马桶坐垫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所述通风管道的出气口位于排污管道出口处,所述风机固定在该通风管道内。本实用新型的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所述通风管道内安装有能预防风机停用时臭气回流的单向阀。本实用新型的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所述风机与所述通风管道所需的通风量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在通风管道中,所述单向阀位于风机的下游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马桶的侧部安装有通风设备,通过该通风设备的风机以及通风管道,臭气可以在马桶内就被迅速吸走。 通风管道的进气口位于马桶坐垫的下方,并且在通风官道上安装一个单向阀来预防风机停用时臭气回流,通风管道的出气口位于排污管道内,从而直接排到下水管道中,如果在马桶制造的同时添加上此设备,会更方便、美观。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包括马桶主体1、马桶坐垫2以及与马桶主体1下端连接的排污管道3,马桶坐垫2设在该马桶主体1的上部,马桶主体1的侧部设置有能将该马桶主体1内的臭气吸走的通风设备4,通风设备4包括通风管道41和风机 42,通风管道41的进气口位于马桶坐垫2的下方,通风管道41的出气口位于排污管道3出口处,风机42固定在该通风管道41内, 通风管道41内安装有能预防风机42停用时臭气回流的单向阀43。本实用新型中,具体使用时,风机42与通风管道41所需的通风量相匹配,并且由于风机42的吹力要比吸力好控制,所以单向阀43安装在风机42的下游位置。本实用新型在马桶的侧部安装有通风设备4,通过该通风设备4的风机42以及通风管道41,臭气可以在马桶内就被迅速吸走,通风管道41的进气口位于马桶坐垫2的下方, 并且在通风管道41上安装一个单向阀43来预防风机停用时臭气回流,通风管道41的出气口位于排污管道内,从而直接排到下水管道中,如果在马桶制造的同时添加上此设备,会更方便、美观。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包括马桶主体、马桶坐垫以及与所述马桶主体下端连接的排污管道,所述马桶坐垫设在该马桶主体的上部,所述马桶主体的侧部设置有能将该马桶主体内的臭气吸走的通风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设备包括通风管道和风机,所述通风管道的进气口位于马桶坐垫的下方,所述通风管道的出气口位于排污管道出口处,所述风机固定在该通风管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内安装有能预防风机停用时臭气回流的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与所述通风管道所需的通风量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其特征在于在通风管道中,所述单向阀位于风机的下游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水马桶的通风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人们上厕所时能快速将臭味带走,使人免受臭气刺激而且制造成本较低的带除臭结构的新型马桶,包括马桶主体、马桶坐垫以及与马桶主体下端连接的排污管道,马桶坐垫设在该马桶主体的上部,马桶主体的侧部设置有能将该马桶主体内的臭气吸走的通风设备。本实用新型在马桶的侧部安装有通风设备,通过该通风设备的风机以及通风管道,臭气可以在马桶内就被迅速吸走。
文档编号E03D9/05GK202208959SQ20112020396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7日
发明者张树强 申请人:张树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