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隧洞闸门槽的前后局部钢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16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流隧洞闸门槽的前后局部钢衬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流隧洞闸门槽的前后局部钢衬结构。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大流量、高流速、水流中夹带漂石和推移质较多情况下的导流隧洞工程的闸门槽保护。
背景技术
导流隧洞作为工程施工期一种主要泄流建筑物已在国内外众多水利水电工程中广泛采用。导流隧洞在水库蓄水前需进行封堵,因此需设置闸门槽和封堵闸门。在一些大江大河上的水利水电工程,往往存在汛期流量大、流速高、水流中夹带大量漂石、推移质较多等特点。由于导流隧洞的闸门槽部位往往水流比较紊乱,极易产生气蚀破坏、并经常遭受漂石撞击和推移质的磨损,对门槽前后的混凝土结构破坏非常严重,危及结构安全,在运行过程中有的无法检修,并且由于闸门槽的变形,大大增加了下闸的难度,极有可能导致下闸失败,轻则推后水库蓄水时间,影响发电工期和工程总工期,进而影响项目收益,重则危及工程安全。所以,研究合适的导流隧洞闸门槽前后结构保护措施就变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流隧洞闸门槽的前后局部钢衬结构,旨在减少运行期闸门槽及前后结构的破坏,提高下闸成功保证率,减小工程的安全隐患及不确定因素。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导流隧洞闸门槽的前后局部钢衬结构,布置有闸门槽于闸门洞段混凝土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槽的上游侧布置前钢衬,闸门槽的下游侧布置后钢衬,前钢衬和后钢衬均通过锚筋与混凝土结构连成整体。所述闸门槽内的金属结构埋件通过焊接与所述前钢衬和后钢衬连接成整体。所述前钢衬和后钢衬均包括了底板钢衬组件和边墙钢衬组件。所述底板钢衬组件由底板钢板、加劲钢板、加劲角钢和锚筋焊接成一个整体;加劲钢板和加劲角钢纵横垂直交叉地焊接在底板钢板上;焊接在加劲角钢上的锚筋伸入混凝土结构内;底板钢板上开有预留灌浆孔,加劲钢板上开有透浆孔。所述边墙钢衬组件由边墙钢板、加劲钢板、加劲角钢和锚筋焊接成一个整体;加劲钢板和加劲角钢纵横垂直交叉地焊接在边墙钢板上;焊接在加劲角钢上的锚筋伸入混凝土结构内;加劲钢板上开有透浆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闸门槽的前面和后面均采用钢衬保护, 有效地保护了闸门槽的结构完整,大大提高下闸成功保证率,减小工程的安全隐患及不确定因素。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剖视的立面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3[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板钢衬组件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边墙钢衬组件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图8是图6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布置有闸门槽1的闸门洞段混凝土结构4。本例在闸门槽1的上游侧布置前钢衬2,在闸门槽1的下游侧布置后钢衬3,所述前钢衬2和后钢衬3均包括了底板钢衬组件(用于保护闸门槽前后的底板)和边墙钢衬组件(用于保护闸门槽前后的边墙)。所述前钢衬2和后钢衬3通过锚筋7与混凝土结构4连成整体。闸门槽1内的金属结构埋件(包括反向滑块、侧向滑块、顶压板、侧压板、底压板等,本例未表示)通过焊接与所述前钢衬2和后钢衬3连接成整体。具体结构如下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底板钢衬组件由底板钢板9、加劲钢板5、加劲角钢6和锚筋7焊接成一个整体。加劲钢板5和加劲角钢6纵横垂直交叉地焊接在底板钢板9上, 加劲钢板5和加劲角钢6起到加强刚度的作用,加劲钢板5的高度与角钢的宽度相等。锚筋7的直径为Φ 22,长L=IOOOmm,以1500 X 500mm的密度焊接在加劲角钢6上,浇筑混凝土时锚筋插入混凝土结构4的底板(包括闸门槽前面的底板和闸门槽后面的底板)内,使底板钢衬组件与混凝土结构4连成整体。底板钢板9上开有预留灌浆孔9-1,灌浆孔的直径为 Φ60mm,由加劲钢板5和加劲角钢6形成的每格底板上开设一个灌浆孔。同时在加劲钢板 5上、两条角钢之间开有透浆孔5-1,透浆孔的直径为Φ 120mm。如图6、图7、图8所示,所述边墙钢衬组件由边墙钢板8、加劲钢板5、加劲角钢6和锚筋7焊接成一个整体。加劲钢板5和加劲角钢6纵横垂直交叉地焊接在边墙钢板8上, 加劲钢板5和加劲角钢6起到加强刚度的作用,加劲钢板5的高度与角钢的宽度相等。锚筋7的直径为Φ22,长L=IOOOmm,共4排焊接在加劲角钢6上,浇筑混凝土时锚筋插入混凝土结构4的两侧边墙内(包括闸门槽前面的边墙和闸门槽后面的边墙),使边墙钢衬组件与混凝土结构4连成整体。在加劲钢板5上、两条角钢之间开有透浆孔5-1,透浆孔的直径为 Φ 120mm。所述前钢衬2、后钢衬3的布置范围(长度、高度、厚度),不同工程均有所不同,应视相关试验和现场条件综合确定。施工时,混凝土结构4可采用前钢衬2、后钢衬3作为模板进行浇筑。
权利要求1.一种导流隧洞闸门槽的前后局部钢衬结构,布置有闸门槽(1)于闸门洞段混凝土结构(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槽(1)的上游侧布置前钢衬(2),闸门槽(1)的下游侧布置后钢衬(3),前钢衬和后钢衬均通过锚筋(7)与混凝土结构(4)连成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隧洞闸门槽的前后局部钢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槽(1)内的金属结构埋件通过焊接与所述前钢衬(2)和后钢衬(3)连接成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流隧洞闸门槽的前后局部钢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钢衬(2)和后钢衬(3)均包括了底板钢衬组件和边墙钢衬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流隧洞闸门槽的前后局部钢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钢衬组件由底板钢板(9)、加劲钢板(5)、加劲角钢(6)和锚筋(7)焊接成一个整体; 加劲钢板(5)和加劲角钢(6)纵横垂直交叉地焊接在底板钢板(9)上;焊接在加劲角钢(6) 上的锚筋(7)伸入混凝土结构(4)内;底板钢板(9)上开有预留灌浆孔(9-1),加劲钢板(5) 上开有透浆孔(5-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流隧洞闸门槽的前后局部钢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墙钢衬组件由边墙钢板(8)、加劲钢板(5)、加劲角钢(6)和锚筋(7)焊接成一个整体; 加劲钢板(5)和加劲角钢(6)纵横垂直交叉地焊接在边墙钢板(8)上;焊接在加劲角钢(6) 上的锚筋(7)伸入混凝土结构(4)内;加劲钢板(5)上开有透浆孔(5-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流隧洞闸门槽的前后局部钢衬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流隧洞闸门槽的前后局部钢衬结构,旨在减少运行期闸门槽及前后结构的破坏,提高下闸成功保证率,减小工程的安全隐患及不确定因素。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导流隧洞闸门槽的前后局部钢衬结构,布置有闸门槽于闸门洞段混凝土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槽的上游侧布置前钢衬,闸门槽的下游侧布置后钢衬,前钢衬和后钢衬均通过锚筋与混凝土结构连成整体。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大流量、高流速、水流中夹带漂石和推移质较多情况下的导流隧洞工程的闸门槽保护。
文档编号E02B8/04GK202181542SQ20112023223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4日
发明者钟伟斌, 陈永红, 魏芳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