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164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碾压混凝土拱坝。
背景技术
碾压混凝土是一种干硬性贫水泥的混凝土,使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掺和料、 水、外加剂、砂和分级控制的粗骨料拌制成无塌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采用与土石坝施工相同的运输及铺筑设备,用振动碾分层压实。碾压混凝土技术具有水泥用量低、高掺掺合料、 中胶凝材料、薄层碾压甚至全断面连续省省施工等特点,碾压混凝土拱坝以其施工速度快、 工期短、投资省、机械化程度高、施工简单、适应性强、绿色环保等优点,备受世界坝工界青睐。但是,人们在对混凝土大坝耐久性的研究中发现施工缝面和结构缝面渗漏是影响坝体抗渗性的关键因素,成为渗水的主要通道。比如混凝土坝的浇筑层面、缝面以及新老混凝土的粘结面等,这些部位在温度应力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往往成为抗裂、抗滑和抗渗的薄弱环节。碾压混凝土拱坝由于水泥用量少,拌和用水少,材料之间粘结力小,本身的防渗性能要比常态混凝土差,且其采用薄层铺料、薄层碾压的施工方式,因此存在水平施工缝,再加上碾压混凝土拱坝的横缝,这些缝面将是结构长期安全运行过程中抗渗的薄弱环节,其抗渗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此类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抗裂等至关重要。传统大坝的防渗结构大多是采用水泥砂浆或者抗渗性好的混凝土、预制防渗结构等,这种结构耐腐蚀性和抗裂性能都有限,特别是由于施工质量和运行维护等原因可能会产生裂缝,将会不同程度地破坏其防渗功能。对于碾压混凝土拱土坝,施工速度快是其显著优点,而传统的防渗结构,也将严重影响其施工速度。因此碾压混凝土拱坝的防渗问题是一个非常突出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渗性能强的碾压混凝土拱坝。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碾压混凝土拱坝,在坝体的上下游面设有聚脲弹性体防渗层。必要时,也可以在坝体的全部挡水和过流面设有聚脲弹性体防渗层。由于聚脲是一种防水、防腐、抗冲耐磨、抗湿滑、耐热的材料,具有零V0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符合环保、快速固化、理化力学性能优异、施工效率高等优点,采用该防渗层会显著提高碾压混凝土拱坝的防渗性能。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渗层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0009]喷涂聚脲弹性体防渗层之前,应采用角磨机、高压水枪等工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采用高压水枪冲毛,压力宜控制在5MPa 40MPa之间。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的防渗层的位置示意图示出了坝体与水流接触及可能接触的表面。这种碾压混凝土拱坝,在坝体的上下游表面设有防渗层3,该防渗层是采用旋喷膜工法的聚脲弹性体防渗层。该防渗层的喷涂范围贯穿左岸到右岸,喷涂高度可以在校核洪水位2向下h处到坝底高程4处。h为安全水头,其计算公式如下:
C: Γ其中Ow-碾压混凝土的抗渗强度k_安全系数P-水的密度g_重力加速度那么,坝体喷涂高度=校核洪水位-坝底高程-安全水头(如图1所示)。此外,考虑到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对于施工质量较差的工程,应该提高其安全系数,增大其喷涂范围,必要时可以考虑坝体全部挡水和过流面喷涂聚脲材料,即设有采用旋喷膜工法或手刮工法的聚脲弹性体防渗层。当然也可以采用一般喷涂法。优选地,在上下游之间的表面的裂缝部位设有采用旋喷膜工法或手刮工法的聚脲弹性体。当然也可以采用一般喷涂法。对于横缝1以及已有裂缝部位厚度需要根据缝宽确定其厚度。此外,对于横缝以及其他特殊部位喷涂时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优选地,在溢洪道、孔口、坝体溢流面的表面设有采用旋喷膜工法或手刮工法的聚脲弹性体防渗层。当然也可以采用一般喷涂法。优选地,在安全水头小于等于50米的情况下防渗层的厚度是2毫米,在安全水头大于50米的情况下安全水头每增加50米防渗层的厚度增加1毫米。即,如果安全水头等于100米的情况下防渗层的厚度是3毫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既包括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投资省、机械化程度高、施工简单、适应性强、绿色环保等优点,配合喷涂“旋喷膜”工法的聚脲材料,在节能环保的同时,成功解决其防渗问题,并且兼备防腐、抗冲耐磨、抗湿滑、耐热等优点。“旋喷膜”工法也克服了聚脲材料和施工工艺不足导致的涂膜起鼓、基面剥离、硬化不良等问题, 使得该技术的应用更有保障。本实用新型所确定的喷涂范围、喷涂厚度保证了该带有聚脲防渗层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合理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碾压混凝土拱坝,其特征在于在坝体的上下游面设有聚脲弹性体防渗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碾压混凝土拱坝,其特征在于防渗层是采用旋喷膜工法或手刮工法的聚脲弹性体防渗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碾压混凝土拱坝,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游表面的裂缝部位设有聚脲弹性体防渗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碾压混凝土拱坝,其特征在于防渗层是采用旋喷膜工法或手刮工法的聚脲弹性体防渗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碾压混凝土拱坝,其特征在于在溢洪道、孔口、坝体溢流面的表面设有聚脲弹性体防渗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碾压混凝土拱坝,其特征在于防渗层是采用旋喷膜工法或手刮工法的聚脲弹性体防渗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碾压混凝土拱坝,其特征在于在安全水头小于等于50米的情况下防渗层的厚度是2毫米,在安全水头大于50米的情况下安全水头每增加 50米防渗层的厚度增加1毫米。
8.—种碾压混凝土拱坝,其特征在于在坝体的全部挡水和过流面设有聚脲弹性体防渗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碾压混凝土拱坝,其特征在于该防渗层是采用旋喷膜工法或手刮工法的聚脲弹性体防渗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碾压混凝土拱坝,其特征在于在安全水头小于等于50米的情况下防渗层的厚度是2毫米,在安全水头大于50米的情况下安全水头每增加50米防渗层的厚度增加1毫米。
专利摘要公开了一种碾压混凝土拱坝,在坝体的上下游表面设有防渗层,该防渗层是采用旋喷膜工法或者其他施工方法得到的聚脲弹性体防渗层。必要时可以在坝体的全部挡水和过流面设有聚脲弹性体防渗层。聚脲是一种防水、防腐、抗冲耐磨、抗湿滑、耐热的材料,具有零VOC、符合环保、快速固化、理化力学性能优异、施工效率高等优点,采用聚脲弹性体防渗层会显著提高碾压混凝土拱坝的防渗性能。
文档编号E02B7/12GK202181540SQ201120232059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4日
发明者刘毅, 张国新, 张磊, 李炳奇, 邱永荣, 陈培培 申请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