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泥沙河流利用天然铺盖的坝基防渗方法

文档序号:2212775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泥沙河流利用天然铺盖的坝基防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泥沙河流坝基防渗方法,尤其是涉及多泥沙河流利用天然铺盖的坝基防渗方法。
背景技术
为防止坝基渗水和渗透稳定,在建坝时必须对坝基进行防渗处理。目前,对坝基防渗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筑混凝土防渗墙,基岩灌浆(帷幕和固结灌浆),或设置铺盖等。但是,对于在多泥沙河流上建坝,如何利用多泥沙河流的泥沙在坝前形成天然铺盖这一特点,进行大坝的坝型及坝基防渗进行优化设计,达到减少坝基处理工程量、降低施工费用,目前还未见诸有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施工费用、缩短施工周期的多泥沙河流利用天然铺盖的坝基防渗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多泥沙河流利用天然铺盖的坝基防渗方法,
第一步、根据坝址区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枢纽及各建筑物总体布置要求,采用黄土类土壤土斜心墙堆石坝坝型;壤土斜心墙采用重粉质壤土填筑,填筑层厚度0. 25m,采用17t凸块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压实度为100% ;
第二步、在上游围堰下游坡上铺设上爬式内铺盖,上爬式内铺盖垂直厚度6. 0m,两侧铺设水平宽度各为4. Om的反滤料和过渡区料保护层;所述上爬式内铺盖采用人工掺配的砾石土填筑;砾石土的重量百分比掺配比例为重粉质壤土 30%与70%的最大粒径为60mm的连续级配的砂砾石掺合而成;填筑层厚0. 25m,采用17t凸块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压实度为 100% ;
第三步、大坝上游围堰为大坝坝体的组成部分,采用壤土斜墙形式作为堰体的防渗结构,其上游坡度I : 3. 5,以便于直接与坝前淤积泥沙形成的天然铺盖紧密衔接起来;这样便构成了由泥沙淤积形成的天然铺盖一上游围堰斜墙一上爬式内铺盖一壤土斜墙一道完整的坝基辅助防渗体系,做为坝基防渗的第二道防线。本发明由于充分利用多泥沙河流的泥沙在坝前形成天然铺盖的特点,进行大坝的坝型及坝基防渗设计,从而达到使坝基处理工程量和相应的工程投资均显著减少之目的。同时,本发明还可以利用含沙水流对岩体裂隙进行封堵,当含沙水流通过岩体中的节理裂隙渗向坝下游时,由于岩体中节理裂隙十分微小,渗透水流中的泥沙会逐渐沉淀在缝隙中,将渗漏通道淤堵,致使渗水量逐渐减小。并且随着坝前淤积厚度的增加,透水岩层前缘被逐渐淤堵,因而防渗效果还将不断提高。


图I是按照本发明建造的大坝坝体、坝基防渗体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发明所述多泥沙河流利用天然铺盖的坝基防渗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第一步、根据坝址区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枢纽及各建筑物总体布置要求,采用黄土类土壤土斜心墙堆石坝坝型;壤土斜心墙采用重粉质壤土填筑,填筑层厚度0. 25m,采用17t凸块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压实度为100% ;
第二步、在上游围堰下游坡上铺设上爬式内铺盖,上爬式内铺盖垂直厚度6. 0m,两侧铺设水平宽度各为4. Om的反滤料和过渡区料保护层;所述上爬式内铺盖采用人工掺配的砾 石土填筑;砾石土的重量百分比掺配比例为重粉质壤土 30%与70%的最大粒径为60mm的连续级配的砂砾石掺合而成;填筑层厚0. 25m,采用17t凸块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压实度为100% ;上爬式内铺盖克服了现有采用水平内铺盖在大坝底部人为形成软弱面造成的放缓上游坝坡、增加大坝填筑工程量及影响枢纽总布置的问题;
第三步、大坝上游围堰为大坝坝体的组成部分,采用壤土斜墙形式作为堰体的防渗结构,其上游坡度I : 3. 5,以便于直接与坝前淤积泥沙形成的天然铺盖紧密衔接起来;这样便构成了由泥沙淤积形成的天然铺盖一上游围堰斜墙一上爬式内铺盖一壤土斜墙一道完整的坝基辅助防渗体系,做为坝基防渗的第二道防线,对确保大坝的安全运用又增加了一道保险。
权利要求
1.ー种多泥沙河流利用天然铺盖的坝基防渗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歩、根据坝址区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枢纽及各建筑物总体布置要求,采用黄土类土壌土斜心墙堆石坝坝型;壤土斜心墙采用重粉质壤土填筑,填筑层厚度O. 25m,采用17t凸块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压实度为100% ; 第二步、在上游围堰下游坡上铺设上爬式内铺盖,上爬式内铺盖垂直厚度6. 0m,两侧铺设水平宽度各为4. Om的反滤料和过渡区料保护层;所述上爬式内铺盖采用人エ掺配的砾石土填筑;砾石土的重量百分比掺配比例为重粉质壤土 30%与70%的最大粒径为60mm的连续级配的砂砾石掺合而成;填筑层厚O. 25m,采用17t凸块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压实度为 100% ; 第三步、大坝上游围堰为大坝坝体的组成部分,采用壤土斜墙形式作为堰体的防渗结构,其上游坡度I : 3. 5,以便于直接与坝前淤积泥沙形成的天然铺盖紧密衔接起来;这样便构成了由泥沙淤积形成的天然铺盖一上游围堰斜墙一上爬式内铺盖一壤土斜墙一道完整的坝基辅助防渗体系,做为坝基防渗的第二道防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泥沙河流利用天然铺盖的坝基防渗方法,一、根据坝址区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枢纽及各建筑物总体布置要求,采用黄土类土壤土斜心墙堆石坝坝型;壤土斜心墙采用重粉质壤土填筑,填筑层厚度0.25m,二、在上游围堰下游坡上铺设上爬式内铺盖,上爬式内铺盖垂直厚度6.0m,两侧铺设水平宽度各为4.0m的反滤料和过渡区料保护层;三、大坝上游围堰为大坝坝体的组成部分,采用壤土斜墙形式作为堰体防渗结构,其上游坡度1∶3.5,以便于直接与坝前淤积泥沙形成的天然铺盖紧密衔接起来;本发明充分利用多泥沙河流的泥沙在坝前形成天然铺盖的特点,进行大坝的坝型及坝基防渗设计,从而达到使坝基工程量和工程投资均显著减少目的。
文档编号E02B7/06GK102677704SQ20121016581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代巧枝, 姜苏阳, 孙胜利, 景来红, 曹国利, 李治明, 杨永叶, 林秀山, 段世超, 王新奇, 田华祥, 韩秋茸, 高广淳 申请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