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预制沉箱式海上城市、机场、码头与攻防设施建造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快速建造的预制沉箱式大洋内机场、码头,攻击防御新设施与海上城市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我国周边的南海、黄海与东海内,由于各种原因现在防御设施建设都严重滞后,致使我国在与周边国家的海权争议过程一直相当被动,所以必须尽快进行补课,可因为距离远与不愿刺激邻国的原因,直接在争议水域进行建设难度又很大,但这样的难题却又非解决不可。可按照以往的操作思路,要增加远洋攻击与防御设施,似乎又只有直接到特定争议海区进行长时间缓慢建造,严重刺激周边国家的一种方法。可这又是国家一直希望避免的。
现在还有一种似乎可采取的方法,就是制作国际上早就已经提出,但却一直没有任何人采用的浮岛式航母,不过这样的攻击与防御装置,与笔者下面要提出的沉箱式攻防系统比较起来,其实并没有任何可比较优势。相反却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与不足。其中的存在问题之一,就是这样装置需全部采用钢铁制作,并且需安装动力系统,所以生产成本可能比笔者所提出的沉箱式攻防系统要成倍以上增长。二是在不直接沉底固定的情况下,这样的类浮岛航母装置更易于在受到攻击时沉没;而能够以很缓慢的速度移动,与沉坐海底不移动的沉箱式攻击防御装置相比,在现代战争中的导弹攻击面前,对提高生存能力也并不会有什么帮助。所以这样的浮岛式方法其实也同样不可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不到争议地点进行建设,而是可在我国境内快速预制生产大部或全部沉箱式平台模块,然后拖到争议地区进行浮动部署或坐底固定增稳后使用,或继续完成补充建设后使用的一种预制沉箱式大洋内机场、码头、攻防设施与海上城市的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提出的一种预制沉箱式海上城市、机场、码头与攻防设施建造技术,其技术方案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沉箱式功能模块,全都是由可淹没在海水内进行坐底或坐沉固定的预制沉箱式箱体,与上部凸起在海面之上的海上建筑共同构成;其特征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预制沉箱式功能模块,全都是在大陆内部与大陆边缘的船台、船坞或制作预制沉箱式模块的专用船坞内,首先采用钢筋水泥材料,或钢筋水泥材料与部分完全钢铁材料,甚至是完全采用钢铁之类材料,制作可在灌水后坐底或坐沉增稳的沉箱,然后再在沉箱的上部与内部,同样采用钢筋水泥与钢铁为材料,制作增加平台高度的增高骨架与间隔壁板(3、4)、人员居住与各种物质存放空间(7);最后再在最上层的顶部平台(5)表面,制作可满足各种所需功能的上层建筑、飞机起降平台、直升机停放平台、人员居住空间;以及进一步安装用于防卫的雷达、近防或反舰导弹系统、各种大、中、小口径火炮与重机枪之类武器系统;并且各种类型的这样预制沉箱式功能模块,即可在大陆内部与大陆边缘的船台、船坞,或制作预制沉箱式装置的专用船坞内一次性建造完成,再通过往船坞内灌水,或使船坞底部建造平台下沉,使其在水体内漂浮起来,然后采用大牵引力船舶,将其拖到要安放这些沉箱式模块的大陆周围边缘海部位,一些大洋内岛礁礁盘与沙洲的上部或周围、礁盘内侧的泄湖中之类要使用的海域;并在这样水域清理出一个可使用的坐底平面,以及对坐底平面底部的较软弱处适当加固;或制作从海底部位向上升起的支撑柱或支架体后,就可将已经建造完成的沉箱式模块,在坐底或坐沉增稳与固定位置后投入使用;但这样的各种预制沉箱式模块,当在船坞内完成大部分建造后,也可暂不继续在船坞内建造沉箱上部与内部部分结构,而是等到将其拖到船坞外部的港湾内进行短暂停留时,或移动到要安放与使用这些预制沉箱式模块海域内的最终停留位置,进行坐底或坐沉固定后,再继续进行预制沉箱式模块上部未完成的剩余部分建造。这样的预制码头与大洋内防御模块,由于可在大陆上的船坞内快速批量建造,然后牵引到国家需要的海洋内任何合适部位坐底或坐沉增稳使用,或进一步进行适当补建后使用,所以这样的预制方法,毫无疑问会具有制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并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争议水域安放与部署大量这样攻击与防御平台,所以必然可对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发
挥极其重要作用。
图I是一种体积中等大小沉箱式执法与攻击防御平台纵向侧视剖面示意图。图2-3是二种沉箱式执法与攻击防御平台下部沉箱的水平俯视剖面示意图。图4是一种可用于在大洋内执法与护渔等的人员居住与舰船停靠据点的沉箱式式执法平台立体示意图。图5-6是二种可用于在大洋内护渔等的小体积沉箱式执法平台立体示意图。图7是一种近梯形长方体沉箱式飞机起飞降落基地性平台横断剖面示意图。图8-9是连接不同沉箱式平台的相互连接结构在连接前后的纵切剖面图。图10是一种下水后处于拖运阶段的沉箱式码头模块横切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一种最终沉底定位固定后的沉箱式码头模块横切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16是坐沉海底或不同深度海水内的几种具沉箱结构居住小区的立体外形图。图17是由坐沉较深部海水内的居住小区组成的城区立体外形结构示意图。图18是由坐沉水下礁盘表面的居住小区组成的城区立体外形结构示意图。图19是由坐沉不同深度海水内环状布置居住小区组成城区的顶部平面图。图20是由坐沉近海面支柱上的单元式居住楼组成的连船结构小区示意图。图21是在近海面部位坐沉的单元式居住楼与其下部的坐沉支架体示意图。图22是一种在建造沉箱式模块的船坞内建造平台表面放置的U型支撑体。图23是一种在类中沙群岛礁盘周围制作的削波拦海堤坝模块横切剖面图。图24通过不同预制沉箱式模块坐底拼合连接形成的削波拦海堤坝立体图。图25是一种具有防水抗压外壳的环状布置人员居住小区外形结构示意图。图内1沉箱内空间2沉箱内不同层空间的地板与顶板3增加平台高度与强度用的条状增高骨架与相互连接与加固骨架(可简称增高骨架)4直立型增高骨架或可补充制作的人员居住与物质储存空间地板与直立间隔壁板(可简称间隔壁板)5用于安装雷达与各种武器等的顶部平台(可简称顶部平台)6沉箱与下层增高骨架外部隔水围壳板 7平台顶部的人员居住与各种物质存放空间(可简称人员居住空间)8沉箱内部的人员居住物质储存空间 9增高骨架与沉箱内侧不同空间的间隔壁板 10防碰撞弹性贴面层11补充制作的增高骨架连接体12连接螺栓13平台顶部飞行甲板14防波浪围墙15执法艇存放空间16执法艇进出口 17码头模块最上部表面18边侧的厚层钢筋水泥外壳19边侧与最下层可用水泥完全填充的空间20沉底定位后切去外面部分后剩余的外伸长梁头部21最终会完全中空的内部空间22飞机前后移动通道23固定临时挂载浮筒用外伸长梁24临时外挂浮筒25顶部形成浮力的浮体内部空间26顶部浮体外壳27可调或不可调倾斜抑浪板28水平间隔板29环楼结构30环楼中部空间31坐沉海底或不坐沉海底的环楼下部或周围的灌水增重空间 32支撑环楼结构的支柱或支架体33灌水增重空间上部的城市内街巷34环楼顶部公路网35公交船移动通道36连接铁链37不同楼体间连接跳板38普通单元楼39倾斜三角状支撑墙或支撑柱40防波墙41延伸到礁盘内的支柱42打入礁盘内的钢桩43海水面44牵引钢丝绳45具U型凹槽的支撑体46下扣型U型补平槽管47削波拦海堤坝模块48在坐底固定的 不同削波拦海堤坝模块之间补充制作的相互连接体49专用抗压外壳50环状布置居民楼51居民楼与抗压外壳间的通风空间52环状布置居民楼中部的天井。
具体实施例方式利用预制沉箱式模块,制作的削波拦海堤坝、类威尼斯海上城市内的建筑与居住小区、海上码头的港堤、油水补给码头、具有军事用途的海域控制装置、结构类航母的具有内部机库与升降机飞机起降平台等,虽然用途不同,但其淹没在海水内部分的结构,一般都应是底部与四周被隔水的坚固壳体包围,内部中空但具有一些可增加整体强度骨架性或网格性结构的模块式装置。预制沉箱式的削波拦海堤坝、海上码头的港堤、油水补给码头、结构类航母的具有内部机库与升降机的飞机起降平台等,在将它们制作为一个个的长度较短片段,然后拖移到预定要安放位置坐沉固定时,可如图24内绘制的那样,在不同的较短片段间留下一些较小间隙,然后在定位固定后,通过在这样留出的间隙部位采用类沉箱式模板隔离后,进一步进行钢筋水泥浇注,最终使这些不同片段连接为一体。不论是在大陆边缘的边缘海内,还是在深海地区的岛礁礁盘表面,在固定与安放具有预制沉箱式结构的建筑与居住小区,使之形成类威尼斯的海上城区前,都应在这样预定城区四周的周边位置,首先固定与安放大量削波拦海堤坝性模块,使预定要安放海上预制沉箱式居住小区模块的城区周围,形成被类图24内可见的削波拦海堤坝基本包围的结构,然后再在其内进行预制沉箱式居住小区的坐沉性安放。预制沉箱式削波拦海堤坝模块,可制作为类图24的完全被隔水外壳包围的梯形长方体结构。也可制作为与图23类似的下部具有类百叶窗装置的结构。本预制沉箱式功能模块,可如图5、6那样制作为沉箱与顶部用于安装雷达与各种武器等的顶部平台(5),全都直径较小的全圆外形,并在顶部平台内,安装小口径自卫火炮与重机枪,来作为在大洋内进行定点执法所依托的值班岗亭性攻击防御平台。
本预制沉箱式功能模块,也可制作为与图1、4相似的体积较大类梯形长方体状结构,并在平台顶部制作直升机起降平台,以及安装雷达、中远程火炮与比较有效近防系统等。这样在其被拖到要安置使用的目标海域坐底固定后,就可充当攻击火力较高的固定式海域控制装置。同时不论是类图I的梯形长方体状平台,还是类图5、6的水平直径较小的圆锥台状平台,通过将沉箱上部的增高骨架与间隔壁板等的(3、4)直径大幅度加粗,结构强度大幅度加强,以及将内侧的增高骨架去掉,再在增高骨架外表周边部位,除留一个执法船进出口(16)外,其余全部采用防波浪围墙(14),封闭到至少最低海面线位置以上,这样就可将其中部的所包围空间,如图4、5那样制作为具码头功能的可停放与系泊执法船的执法艇存放空间(15) 了。当然沉箱式大洋内执法与攻击防御平台,所配备的执法船也可在平台外部背风浪一侧系泊。为了即可减低波浪危害,又可减低波浪对沉箱式大洋内执法与攻击防御平台的推涌作用力,防波浪围墙(14)也可制作为有一定孔隙度的类筛孔式结构,或类百叶窗的结 构。类图I的近梯形长方体状平台,也可基本不安装武备或仅仅在顶部安装重机枪,并通过将多个不同个体的这样平台,拖到要使用海区进行一字状灌水坐底,然后相互并靠连接为一体后,再将整个外侧表面完全封闭,而全部内部空间制作为燃料与淡水储备库,同时在这样平台上部的某一侧方向,安装给舰船加油加水所需的设备,这样就可将其变成一个大洋内的固定式油水补给基地了。另外利用许多个近梯形长方体状码头模块,牵引到大洋内的所需地点坐底固定,与相互进行组合连接后,还可在一些水深较大但不背风,岸边也为基本平直一字状直面远洋,一般现在认为不适宜做码头的大陆边缘外侧海岸部位;或远洋之内的一些适当部位(如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海南部的美济礁、曾母暗沙、礼乐滩等一些地方),制作应急性或永久性舰船战备性前出停靠码头。在沉箱式码头构件制作的码头上部堤坝长臂表面,添加可移动起重设备时,就可在平台表面进行固态物资装卸;以及对停靠在这样码头构件拼合形成的码头内舰船,进行固态物资补给。在这样的沉底固定码头的堤坝长臂内,也可拼合添加具有燃料与淡水储备空间,以及具有给舰船加油加水所需设备的预制平台构件,这样在码头内就可同时也对舰船进行油水的补给了。采用本专利的沉箱式预制模块技术,不但可制作大洋内的机场、码头、执法与攻击防御设施、燃料与淡水补给设施,而且还可在类似中沙群岛的礁盘与类黄海、东海、南海的边缘海地区,制作各种不同大小的城市。例如在中沙群岛的礁盘表面,就可通过采用类图22的具抑浪板的削波坝模块将周围包围后,在其中部的礁盘表面大量布置类图12-16等的人员居住小区,从而将其建设成一个类似海上威尼斯的巨大海洋内城市。其中是中沙群岛因与周围国家存在的领土争议小,自然也就可认为不在我国与东盟制定的南海宣言的适用范围,所以无论如何现在都具有进行这样开发的价值。我国西沙群岛的一些岛礁中部,如果存在的都是深度较浅的沉降礁盘,也可参照前述中沙群岛建造方法,建设成类似海上威尼斯的海洋内城市。而在我国南海内的赤瓜礁、诸碧礁等周围的礁盘上,在今后条件具备时,同样也可采用相同的技术,制作大量人员居住小区搁置在周围或一侧礁盘上,供各种人员居住从而增加其的民用功能。采用本预制沉箱式功能模块制作的人员居住小区,也可制作为图15、16那样的可在海洋底部坐底固定的海上居住小区。或像图12-14那样在较深或较浅海水中,制作坐沉固定的海上居住小区。在制作采用本预制沉箱式功能模块结构人员居住小区过程,可制作为类图12-18那样的环状布置居民楼外侧直接面对周围海水的结构,也可在环状布置居民楼外侧再制作一个具防水与抗压功能的专用抗压外壳(49)性结构。因后一种结构内的具防水与抗压功能专用抗压外壳与环状布置居民楼(50)之间,具有的居民楼与抗压外壳间的通风空间(51),具有在专用抗压外壳(49)万一发生快速漏水时,进行极其迅速排水的功能,以保证环状布置居民楼(50)内居住人员的安全,所以环状布置居民楼(50)性人员居住小区,可能以采用类图25的结构制作更具有合理性。本预制沉箱式功能模块制作的居住小区,可在居住小区模块的底部,制作供灌水增重后坐沉或坐底用的海水存放空间。也可在在居住小区模块周围的中下部,制作供灌水·增重后坐沉或坐底用的海水存放空间。本预制沉箱式功能模块制作的居住小区,在坐沉海底或不同深度的海水内时,其坐沉的基础可以是如图12-14、17等那样,主要由钢筋水泥制作的支撑柱结构。也可是如图21内可见到的那样,主要由金属材料管柱等连接形成的复杂支架体结构。本预制沉箱式功能模块制作的不同居住小区,在制作为下部设置灌水增重空间的结构时,其进一步坐底或坐沉固定形成的城区,可组成合形成类图19的平面分布特征。也可组合形成类图20的平面分布特征。本预制沉箱式功能模块制作的居住小区,在制作为周围设置有灌水增重空间的结构时,其坐底或坐沉所形成的城区,可组合形成类图17-18的结构。而人在这样的城区表面生活时,除在不同的这样组合城区之间,可设置专门的公交船移动通道外,居住人员的生活环境可能与在大陆表面基本无异。在制作与使用多个象图7那样大幅度加大平台宽度与高度,以及在顶部制作平台顶部飞行甲板(13)的沉箱式飞机起飞降落平台构件,并在顶部的飞行甲板下部与增加平台高度与强度用的条状增高骨架与相互连接与加固骨架(3)内侧,制作可充当能停放飞机机库的飞机前后移动通道(22)与升降机;而在平台最上部或平台周围的合适部位,安装相应的相控阵雷达、近防炮、近防导弹、外来攻击干扰系统等,然后牵引到中沙群岛、美济礁、黄岩岛、礼乐滩等一些目标海区地表,或地表礁盘中部的泄湖内,进行坐底增稳与相互连接固定,还可制成与中小型航母或地表固定机场功能类似,但远比固定机场更有效的沉箱式飞机起飞降落平台。这样的类图7沉箱式飞机起飞降落平台构件,通过拖到目标海域坐底连接与固定,制作为类航母的飞机装载与起飞降落平台时,要将飞机的飞行跑道指向当时来风方向。但因平台的沉箱中所加注海水,可根据需要随时注入与排出,所以随着季节变换致使外界主要风向改变后,这样的飞机起飞降落平台,也可通过排出沉箱内的部分或全部压载水,然后再利用自身的缆索牵引或外来舰船牵引,改变飞行甲板延伸方向,从而使飞机起飞降落跑道可一直保持迎风状态。类图7的沉箱式近梯形长方体状构件,在制作为飞机起飞降落平台时,飞机前后移动通道(22)与机库,可如图7制作在平台最上部的飞行甲板下方,也可制作在飞行甲板下部的较深部位。从降低平台重心与保护机库内战机的角度考虑,可能机库制作的比飞行甲板低较多,并比较靠近海面一些为好。在沉箱式飞机起飞降落平台上部,飞机的放飞与回收,都采用顶部的同一飞行甲板内跑道。并在跑道后部的一侧飞行甲板的中部或外部,制作飞机放飞升降口与升降机。而在飞行甲板上的回收飞机正常滑停位置附近的中部或边侧,制作飞机回收升降口与升降机。然后在飞行甲板下部或更深部位的空间,制作前后贯通的飞机前后移动通道(22)。沉箱式飞机起飞降落平台内停放的各种飞机,可在飞机前后移动通道内任意的进行分散与混合停放。但也可将全部战斗机,都停放在便于应急起飞的飞机前后移动通道靠近放飞升降机的一侧。而预警机、反潜机等大型飞机,停靠在飞机前后移动通道中部附近。直升机则全都停留在飞机前后移动通道内,靠近飞机回收升降口的部位。这样将有利于战斗机与直升机,随时拉到升降机上与提升飞行甲板表面后进行起飞。从各方面综合考虑,以采用这样的后一种飞机停放方案,更有利于提高各种战机的使用效率。
另外在飞机入库升降口与放飞升降口内的升降机上部,还应制作可向升降机上部牵引待入库或待出库飞机的绞车。以及在飞机放飞升降口内飞机升降机上部,制作在飞机发动机发动时,可阻挡飞机马上向前移动的可上升挡轮板之类装置。在机库后部挂弹室后方的升降机室的后部,制作后倾角很大的偏焰板。这样就会致使完成拦阻降落的飞机一旦停稳,马上就可被快速牵引到回收升降机上入库。回收入库后的战斗机等飞机,也可通过前后贯通的飞机移动通道,马上被牵引到待再次升空的飞机移动通道后部停放。而在后部机库间完成加油挂弹的待升空飞机,也可马上牵引到飞机放飞升降机上,在开动升降机同时打开飞机发动机,使飞机在提升到飞行甲板表面时就可进行放飞。而在飞行甲板下部或更深部空间,所制作的前后贯通飞机前后移动通道周围,应制作一定程度的装甲防护层(以可阻挡被近防系统击碎的导弹碎片为目标),并且在通道内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可向上升起的防弹隔板,以便在需要时可将通道分割为相互隔离的许多小段。但这样平台内的飞机移动通道周围,也不必追求过于完善装甲防护。这是因为如在飞机移动通道内全部放满飞机,这样的飞机前后移动通道内,可能至少可停放几十、上百架以上(甚至可能是近二百架上下),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可能只需存放十几二十架飞机即可,这样就可使各种战机在通道内,都是相互间隔距离很大的零散摆放,自然在受到攻击时就完全可做到飞机损失很小了。事实上因这样的沉箱式飞机起飞降落平台,其作战对象只是南海周边的一些弱国,所以主要是起值班巡逻与威慑作用的。但在出现一些极个别的突发情况时,也可马上从这样的平台上应急起飞全部战机,以便很快应急支撑与控制当地局面,然后再由来自陆基与航母的大量作战飞机,做主力参战以决战争的胜负。并且这样的沉箱式飞机起飞降落平台,在作战时也可作为来自远方的陆基与航母起飞战机,在当地作战过程临时降落,然后进行加油挂弹后起飞再战的补给平台,所以在这样的平台内虽然平常不大量装载飞机,但真正在进行作战使用时,却可起到与大中型航母(甚至特大型航母)类似的强大基地性作用。总之在南海中部与南部等远海地区,如快速装备许多这样的飞机起飞降落平台,就会像将我国国土移到南海这样远海地区一样。而南海周边国家都是小国,在这样情况下哪里还敢随便攻击(甚至有的还没有能力攻击)我国的这样平台?至于美国虽然攻击这样平台比较容易(其实其攻击我国防守更完善的瓦良格等航母也非常容易),但其一旦攻击这样平台,即等于攻击我国航母与国土(这样平台的作用其实就等于较大型航母),很可能引起两国全面开战,所以一般情况下美国也是不会实施这样冒险行动的。当然在沉箱式飞机起飞降落平台内,如果一定要制作具有完善保护的装甲机库的话,也可在飞机移动通道前部的靠近回收升降口部位,与飞机前后移动通道后部靠近飞机放飞升降口的平台段,增大平台底部的建造宽度与提高增高骨架的强度,然后制作一个与航母类似的具有高强度装甲保护层的专门机库。
沉箱式飞机起飞降落平台的飞行甲板最前部,一般可制作为一直水平向前延伸的平甲板,但为了缩短沉箱式飞机起飞降落平台与其表面飞行甲板的长度,与减少飞机的起飞降落滑跑距离,以及扩大在外界存在较大侧风条件下的飞机起降条件,增加这样飞机起飞降落平台在战时的生存能力,在飞行甲板最前部也可制作上翘式跃飞甲板。也可考虑在飞行甲板的后部表面,制作飞机拦阻降落装置,这样就可大幅度缩短这样沉箱式飞机起飞降落平台的飞行甲板长度了。利用沉箱式构件制作的飞机起飞降落平台,飞行甲板上的飞机入库升降口与飞机放飞升降口内,除制作可联通舰面飞行甲板与机库的飞机升降机外,在飞机放飞与飞机入库升降口表面,还可制作在飞机升降机升起时,向前后方移开或向边侧折叠,来打开飞机放飞与入库升降口保护外盖,而升降机下降时,马上自动复位封闭飞机放飞与入库升降口的活动盖板。利用沉箱式构件制作的飞机起飞降落平台,因在平台顶部的飞行甲板表面不停飞机,自然也就不需要复杂的飞行甲板表面飞机调度,而各种各样雷达与电子装置天线,以及潜望型飞行甲板表面及空中情况观察装置等,则一般都可在飞行甲板外部边缘的适当部位安装。再加上平台还可从陆基起飞预警机,自身放飞预警机、预警直升机、无人电子侦察机、升空气球预警装置等获取信息。所以这样利用沉箱式构件制作的飞机起飞降落平台,对于战机放飞与回收过程,以及升空后战机作战的指挥,全都可在平台内部指挥控制中心,根据外部雷达与飞行甲板外侧升起类潜望镜等装置所观察信息进行。而不一定必须制作一个专门的飞行控制塔台。不过如认为确实需要制作这样飞行控制塔台时,也可制作一个专门的沉箱式或非沉箱式可拼合飞行塔台模块,拼合在具有飞行甲板的飞机起飞降落平台一侧。然后与飞行甲板四周一起,安装电子装置与近防系统。预制码头与大洋内攻击防御模块下部的沉箱部位,还可如图23那样将面对海流的沉箱前后方向箱体制作为前后贯通式,并且在这样的下部沉箱体内间距较小不同水平间隔板(28)之间,制作大量具有一定倾斜角的可调或不可调倾斜抑浪板(27),这样的沉箱式模块在类似中沙群岛的礁盘周围相互连接性浮动布置后,就可制成阻力较小但抑制波浪功能较强的削波拦海堤坝模块。而这样的具抑浪板的沉箱式削波拦海堤坝模块在安装时,通过在其顶部形成浮力的浮体下部周边边缘及底部边缘等部位,与周边一定距离的打入海底的钢桩之间,连接相互进行牵引的钢丝绳,就可固定在大陆边缘或岛礁礁盘的边缘部位,作为削波拦海堤坝使用了。在海洋内各个选定地点制作攻击与防御性执法平台、舰船停靠码头、类航母军用飞机场等时,不论当地的海水深浅,都只需在选定地点的海底,先清理出一个深度相同的比较稳定的固态基底水平平面,如比较稳定固态基底性物质表面深度不一时,也可将海底不太稳定物质通通都清理除去,然后将低洼地方进一步用沙石水泥类物质填充补平。或在表面具有不稳定物质的一些部位,通过采用打入部分增加基底硬度钢管桩的方法补强,再随后将从大陆拖来的多个类图10、11的近梯形长方体状沉箱式码头平台部件,按一般码头的排布方法有控制的灌水坐底后相互连接与安放,就可制成可用的沉箱式舰船停靠码头了。还应说明的是军用的各种沉箱式模块在制作时,因要考虑在可能受到攻击时的安全性,以及沉箱式机场型模块在制作时,还要考虑到在风浪方向改变时,可调整组合模块的长轴延长方向,所以可以将沉箱式模块内部空间切割的较小,并且相互封闭。但民用的沉 箱式码头模块在使用过程,因没有这样的顾虑,所以在制作过程,其内部可如图10、11内显示的那样,除了制作必要的增加平台高度与强度用的条状增高骨架与相互连接与加固骨架
(3)等外,可几乎不做或很少做任何隔断性现象。这样就会因结构极大程度简化,从而大大减少生产制作成本了。在各种沉箱式模块制作时,可如图10那样在沉箱的二侧,制作大量可固定临时挂载浮筒(24)的固定临时挂载浮筒用外伸长梁(23),以便在沉箱下水与进行牵引运输过程,保持沉箱的稳定不倒。但在沉箱移动到停留位置后,就可如11那样将固定临时挂载浮筒用外伸长梁(23),与挂载其上部的临时外挂浮筒(24)去除。沉箱式的执法、海域控制、飞机起飞降落、战舰停靠码头等平台模块,在目标海域坐底停放后,为了增加沉箱的外壳强度,防止因各种碰撞等造成沉箱式平台的破坏,在沉箱边部的最外侧可存水空间内侧,与增高骨架最外侧周边部位制作的壁板内侧,也可进一步浇灌水泥物质层进行大幅度增厚。在各种沉箱式执法或攻击与防御性海域控制平台建造与运输过程,应特别注意平台的倾覆问题,为了防止这样问题出现,一是其下部的沉箱箱体部分的重量,一定要做到比上部增高骨架及其他上层建筑部分,至少要增重百分之几十到以上(至于往沉箱内大量灌水后当然更重)。并且平台下部的沉箱箱体直径,也要远远大于增高骨架高度。以及在这样浮渡性平台牵引运输过程,沉箱与沉箱上部有浮力的可入水封闭空间,也要通过适当灌水增重,致使上部增高骨架与上层建筑大部分没入海水中,在海面只出露较小高度,这样才有利于沉箱式平台在浮运过程的安全。为便于人员居住、生活、与各种必需电子设备工作,在各种沉箱式执法或海域控制平台上部,最好安装利用风力、洋流等作为动力来有效进行发电的发电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制沉箱式海上城市、机场、码头与攻防设施建造技术,其技术方案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沉箱式功能模块,全都是由可淹没在海水内进行坐底或坐沉固定的预制沉箱式箱体,与上部凸起在海面之上的海上建筑共同构成;其特征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预制沉箱式功能模块,全都是在大陆内部与大陆边缘的船台、船坞或制作预制沉箱式模块的专用船坞内,首先采用钢筋水泥材料,或钢筋水泥材料与部分完全钢铁材料,甚至是完全采用钢铁之类材料,制作可在灌水后坐底或坐沉增稳的沉箱,然后再在沉箱的上部与内部,同样采用钢筋水泥与钢铁为材料,制作增加平台高度的增高骨架与间隔壁板(3、4)、人员居住与各种物质存放空间(7);最后再在最上层的顶部平台(5)表面,制作可满足各种所需功能的上层建筑、飞机起降平台、直升机停放平台、人员居住空间;以及进一步安装用于防卫的雷达、近防或反舰导弹系统、各种大、中、小口径火炮与重机枪之类武器系统;并且各种类型的这样预制沉箱式功能模块,即可在大陆内部与大陆边缘的船台、船坞,或制作预制沉箱式装置的专用船坞内一次性建造完成,再通过往船坞内灌水,或使船坞底部建造平台下沉,使其在水体内漂浮起来,然后采用大牵引力船舶,将其拖到要安放这些沉箱式模块的大陆周围边缘海部位,一些大洋内岛礁礁盘与沙洲的上部或周围、礁盘内侧的泄湖中之类要使用的海域;并在这样水域清理出一个可使用的坐底平面,以及对坐底平面底部的较软弱处适当加固;或制作从海底部位向上升起的支撑柱或支架体后,就可将已经建造完成的沉箱式模块,在坐底或坐沉增稳与固定位置后投入使用;但这样的各种预制沉箱式模块,当在船坞内完成大部分建造后,也可暂不继续在船坞内建造沉箱上部与内部部分结构,而是等到将其拖到船坞外部的港湾内进行短暂停留时,或移动到要安放与使用这些预制沉箱式模块海域内的最终停留位置,进行坐底或坐沉固定后,再继续进行预制沉箱式模块上部未完成的剩余部分建造。
全文摘要
一种预制沉箱式海上城市、机场、码头与攻防设施建造技术,其特征在于首先在船坞内采用钢筋水泥为材料,制作可在灌水后坐底增稳固定的沉箱;然后再在沉箱的上部,同样采用钢筋水泥为材料,制作增加平台高度的增高骨架(3、4)、人员居住与各种物质存放空间(7);最后再在最上层的顶部平台(5)内,安装各种雷达、火炮、各种导弹;或在平台上下制作储存飞机的机库,与放飞战机的飞行甲板等;另外利用这样沉箱式平台,也能够制作可在远洋与边缘海内的安装布放的民用与军用舰、船停靠的码头,以及在远洋为各种民用与军用船加油、加水的补给站。
文档编号E02B17/00GK102877446SQ201210381970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郭宏斌 申请人:郭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