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直立挡墙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371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态直立挡墙砌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环保生态、土木工程预制件领域,尤其为一种生态直立挡墙砌块。
背景技术
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这种建筑物通常又称为护岸。现有港口的河道壁上通常铺设有用于保护港口防止河岸被河水冲刷后引起水土流失的水下护墙,这种水下护墙由于常年 受水流冲刷侵蚀后容易破损继而导致河岸受损。水下护墙通常采用护墙砌块构筑,因此,现有护岸工程需要一种不易受水流侵蚀的护墙砌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护坡工程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宜植物生长从而能保证坡面稳定性的生态直立挡墙砌块,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态直立挡墙砌块,该砌块主体为矩形体,其上端面沿砌块较长边方向设有梯形凸台,砌块下端面设有与所述梯形凸台对应的梯形凹槽,砌块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依次开设有三个通孔,该砌块左右侧面分别设有端面凹槽,砌块的前端面下部内陷形成台阶。所述的生态直立挡墙砌块进一步设计在于,该砌块上端面靠近前端面的一侧设有梯形凸台,前端面上分布有不规则锯齿状凸点。所述的生态直立挡墙砌块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三个通孔沿砌块较长边方向均匀分布在砌块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通孔,三个通孔均为矩形孔,其中第一、第三通孔均在与砌块前侧面及后侧面对应的孔壁上设有孔内凹槽。该砌块中部设有大量孔洞节省了工程用料的同时便于施工安装,砌块的前端面的不规则锯齿面符合流体力学的特性需要,可以将河水的冲刷力分散,使得该砌块在铺设使用后有效防止护岸被冲刷破损保证了河岸的稳定性。

图I为砌块的上端面示意图。图2为图I中所示砌块的A-A向剖面视图。图3为图I中所示砌块的B-B向剖面视图。图4为砌块的前端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0013]对照图I、图2以及图3,该砌块主体为矩形体,其上端面I沿砌块较长边方向设有梯形凸台11,砌块下端面2设有与梯形凸台11对应的梯形凹槽21,砌块的上端面I与下端面2之间依次开设有三个通孔,三个通孔沿砌块较长边方向均匀分布在砌块上端面I与下端面2之间,依次为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第三通孔33,三个通孔均为矩形孔,第一、第三通孔均在与砌块前端面4及后端面5对应的孔壁上设有凹槽,其中靠近前端面4的孔内凹槽为矩形通槽34,靠近后端面5的凹槽为梯形盲槽35。结合图4砌块左侧面6、右侧面7分别设有端面凹槽67,砌块的前端面4下部内陷形成台阶41。砌块上端面I靠近前端面4的一侧设有梯形凸台12,前端面4上分布有不规则锯齿状凸点42。该砌块中部设有大量孔洞有利于相对较大株植物的生长并且大量节省了工程用料,砌块的前端面下部的台阶以及通过锯齿面形成的小型孔隙为小株植物的生长营造了适 宜环境,使得砌块在铺设使用后有效防止坡面水土流失保证了坡面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生态直立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主体为矩形体,其上端面沿砌块较长边方向设有梯形凸台,砌块下端面设有与所述梯形凸台对应的梯形凹槽,砌块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开设有三个通孔,该砌块左右侧面分别设有端面凹槽,砌块的前端面下部内陷形成台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生态直立挡墙砌块,其特征在干,该砌块上端面靠近前端面的一侧设有梯形凸台,前端面上分布有凸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生态直立挡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通孔均匀分布在砌块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通孔,三个通孔均为矩形孔,其中第一、第三通孔均在与砌块前侧面及后侧面对应的孔壁上设有孔内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生态直立挡墙砌块。该砌块主体为矩形体,其上端面沿砌块较长边方向设有梯形凸台,砌块下端面设有与所述梯形凸台对应的梯形凹槽,砌块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依次开设有三个通孔,该砌块左右侧面分别设有端面凹槽,砌块的前端面下部内陷形成台阶。该砌块中部设有大量孔洞节省了工程用料的同时便于施工安装,砌块的前端面的不规则锯齿面符合流体力学的特性需要,可以将河水的冲刷力分散,使得该砌块在铺设使用后有效防止护岸被冲刷破损保证了河岸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E02B3/14GK202509454SQ20122007103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9日
发明者张激峰, 陈显秀, 龙萍 申请人:江苏明睿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