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87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排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冲洗污物和/或污水的排水机构,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冲洗如抽水坐便器之类的卫浴设备的分体式排水机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252463. 9公开的一种冲洗机构,主要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密封组件,所述第二活塞密封组件包括处在其底部的外侧周边的大密封圈和处在其中心部分的小密封圈,所述第一活塞的下端具有环形突起,所述环形突起能够接触所述第二活塞密封组件的大密封圈,在所述第一活塞向下滑动时,所述环形突起能够使所述第二活塞密封组件的大密封圈预压弯曲变形,所述第二活塞密封组件的大密封圈因预压弯曲变形优先于所述第二活塞密封组件的小密封圈实现密封,从而实现该组件的功能。 该结构的缺陷在于,第二活塞密封组件的大密封圈和小密封圈的相对距离要求很严格,进水及排水过程中靠大小胶垫的变形实现其相对距离的变化,对该两种密封圈的相对硬度和弹力等相对公差范围要求很高,导致在实现过程中,第二活塞密封组件的密封先后顺序出现偏差,造成进水或者排水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排水机构。该分体式排水机构使大密封圈与内嵌套管(或者内嵌套管上的小密封圈)分别安装在不同的组件上,在进水与排水过程中,会产生相对运动,达到不同的密封空间对密封程度及密封时序的不同要求,不仅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排水机构能稳定地实现进水及排水,且该排水机构的各组件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排水机构,包括一箱体(1),该箱体(I)具有箱壁(1-1)及与该箱壁(1-1)连接的箱底(1-2),在箱底(1-2)开设用于连接冲水管路的出水口 ;一第一活塞(3),该第一活塞(3)在箱体(I)内可沿箱壁(1-1)上下密封滑动,且该第一活塞(3)将箱体(I)的内腔室分隔成上腔室(1-3)和下腔室(1-4);一第一活塞加载弹簧(4),该第一活塞加载弹簧(4)向第一活塞(3)施加弹性力以驱动第一活塞(3)趋于向下移动;一第二活塞(5),该第二活塞(5)底部外周壁上设有大密封圈(5-1),该第二活塞(5)位于第一活塞(3)与箱底(1-2)之间,该第二活塞(5)在箱体(I)内可上下滑动;一第二活塞加载弹簧¢),该第二活塞加载弹簧(6)用于对第二活塞施加弹性力以驱动第二活塞(5)趋于向上移动;在第二活塞(5)与箱底(1-2)之间设有可沿第二活塞(5)的轴向部分上下滑动的内嵌套管(7);第二活塞(5)、内嵌套管(7)及箱底(1-2)之间形成环形外密封腔(5-3),该环形密封腔(5-3)通过内嵌套管(7)的移动实现与出水口的连通或封闭;第一活塞(3)上设有第一作用元件(3-2),内嵌套管(7)上设有与第一作用元件(3-2)相互作用的第二作用元件(7-2),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内嵌套管(7)的移动。[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内嵌套管(7)上设有随内嵌套管(7) —起移动且用于密封箱底(1-2)的小密封圈(7-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第一活塞(3)往下移动,第二活塞(5)上的大密封圈(5-1)与箱底(1-2)实现密封前,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相互作用使内嵌套管(7)往上移动,从而使环形外密封腔(5-3)与出水口连通并排水;第一活塞(3)往上移动,内嵌套管(7)往下移动,从而使环形外密封腔(5-3)与出水口密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第二活塞(5)与内嵌套管(7)之间设有使内嵌套管趋于向下移动的复位弹簧(7-3);第一活塞(3)往下移动,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相互作用使内嵌套管(7)往上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7-3);第一活塞(3)往上移动,复位弹簧(7-3)进行复位并将内嵌套管(7)往下推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作用元件(3-2)与所述第二作用元件(7-2)中之一元件为磁性材料制成的磁力元件,另一件为磁性材料制成的磁力元件或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元件,所述第一作用元件(3-2)与所述第二作用元件(7-2)相互吸引。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作用元件(3-2)为设置于第一活塞(3)底部的第一插杆(3-2-2),所述第二作用元件(7-2)为固定于第二活塞(5)上的杠杆结构(7-2-1),该杠杆结构(7-2-1)的第二侧向下延伸出第二插杆(7-2-2)并且该第二插杆(7-2-2)连接于内嵌套管(7)上,该第一插杆(3-2-2)向下移动时将杠杆结构(7_2_1)的第一侧往下压从而使第二插杆(7-2-2)带动内嵌套管(7)往上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插杆(3-2-2)随所述第一活塞(3)向上移动时可脱离于所述杠杆结构(7-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杠杆结构(7-2-1)第一侧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插杆(3-2-2)的插孔(6-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作用元件(3-2)为设置于第一活塞(3)底部的第一齿条(3-2-2'),所述第二作用元件(7-2)为一固定于第二活塞(5)上的齿轮结构(7-2-广),该齿轮结构(7-2-广)的一侧向下延伸出第二齿条(7-2-2')并且该第二齿条(7-2-2')固接于内嵌套管(7)上,该第一齿条(3-2-2')向下移动时啮合带动齿轮结构(7-2-广)旋转从而使第二齿条(7-2-2')带动内嵌套管(7)往上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齿条(3-2-2')随所述第一活塞(3)向上移动时可脱离于所述齿轮结构(7-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排水机构,用于实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与箱底密封的大密封圈与内嵌套管(或者内嵌套管上的小密封圈)分别位于不同的组件上,从而可以实现大密封圈与小密封圈的相对位移及密封时序的控制,而不需要利用大密封圈与小密封圈的材料特性(如压缩变形)等来实现,从而增强了排水机构排水的稳定性,以及延长了大密封圈与小密封圈的使用寿命。(2)为了实现第一活塞与内嵌套管之间的相互连动,在第一活塞上设有第一作用元件,在内嵌套管上设有第二作用元件,且第一作用元件与第二作用元件相互作用,最终使大密封圈与小密封圈之间实现相对运动。(3)当第一作用元件与第二作用元件之间处于非作用状态下时,内嵌套管由于受到复位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从而使小密封圈与出水口之间处于常闭状态,进一步保证了第~■活塞启动的稳定性。(4)第一插杆上设有用于容置第一插杆的插孔。当第一插杆作用于杠杆结构时,第一插杆可以精确实现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保证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水机构的稳定性能。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式排水机构第一实施例并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式排水机构第一实施例并处于进水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式排水机构第一实施例并处于排水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式排水机构第一实施例并处于排水状态的示意图二;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式排水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式排水机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C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排水机构,包括箱体I、导杆2、第一活塞3、第一活塞加载弹簧4 ;其中,箱体I具有相互连接的箱壁1-1和箱底1-2,箱壁1-1与箱底1-2 —体成型或连成一体,该箱壁1-1限定一个柱形结构,导杆2顺着所述轴线在箱体I内沿轴向固定,在箱底1-1环绕导杆2开设一用于连接冲水管路(图中未示出)的出水口。导杆2包括螺杆和螺帽,螺帽限定一个轴向螺孔,螺杆可旋入该轴向螺孔;第一活塞3可沿导杆2轴线方向密封滑动。该第一活塞3将箱体I的内腔室分隔成一个上腔室1-3及一个下腔室1-4,下腔室1-4接触箱底1-2,上腔室1-3则与下腔室1-4相对。第一活塞3由活塞上部与活塞底部连接而成,活塞上部沿轴线方向向上延伸并呈中空圆柱状结构,活塞上部安装于导杆2的外壁,活塞底部的外径略小于箱壁1-1的内径,活塞底部可沿箱壁1-1的内壁上下密封滑动;优选的,第一活塞加载弹簧4环绕导杆2安装,且向第一活塞3施加弹性力以驱动第一活塞3趋于向下移动,从而缩小下腔室1-4的容积并扩大上腔室1-3的容积。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排水机构还包括第二活塞5、第二活塞加载弹簧6 ;第二活塞5可沿轴线方向在导杆2上密封滑动,该第二活塞5底部外周壁上设有大密封圈5-1,该第二活塞5位于第一活塞3与箱底1-2之间。第二活塞5同样包括活塞上部与活塞底部,活塞上部呈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且套设于导杆2的外周壁,活塞沿轴线方向在导杆2上密封滑动;第二活塞加载弹簧6环绕所述导杆2安装,用于对第二活塞5施加弹性力以驱动第二活塞5趋于向上移动。如图I、图2所示,第二活塞5与箱底1-2之间设有可沿第二活塞5的轴向部分上下滑动的内嵌套管7,内嵌套管7底部外周壁上可以设有小密封圈7-1。内嵌套管7、第二活塞5及箱底1-2之间形成环形外密封腔5-3,该环形密封腔5-3通过内嵌套管7的移动实现与出水口的连通或封闭。第一活塞3上设有第一作用元件3-2,内嵌套管7上设有与第一作用元件3-2相互作用的第二作用元件7-2,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内嵌套管7的移动。内嵌套管7与第二活塞5之间可以设有使内嵌套管7趋于向下移动的复位弹簧7-3。内嵌套管7上设有小密封圈7-1,小密封圈7-1随内嵌套管
7 一起移动且用于密封箱底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中之一元件为磁性材料制成的磁力元件,另一件为磁性材料制成的磁力元件或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元件,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相互吸引。
以下结合附图1-5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排水机构的进水与排水过程。图I、图2示出了分体式排水机构初始状态。此时第一活塞3位于箱底1-2 (下止位置),第一活塞3挤压第二活塞5使第二活塞5也位于其下止位置,第二活塞5上的大密封圈5-1与箱底1-2密封。内嵌套管7位于第二活塞5与箱底1-2之间,内嵌套管7受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相互作用而处于上止位置,此时,内嵌套管7与箱底1-2未实现密封,环形外密封腔5-3与出水口连通。图3示出了分体式排水机构进水状态。开启控制开关(图中未示出),水流进入下腔室1-4,水压克服第一活塞加载弹簧4的弹性力而将第一活塞3往上推动。在水压作用下,第二活塞5继续停留在下止位置,第二活塞5上的大密封圈5-1继续与箱底1-2密封。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之间的相互磁力作用由于相对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内嵌套管7由于自身重力及弹簧弹力作用而向下移动,内嵌套管7与箱底1-2也实现密封状态。第一活塞3往上移动过程中,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之间的相互磁力作用减小,复位弹簧7-3开始复位,并且复位弹力也使内嵌套管7往下移动,内嵌套管7上的小密封圈7-1与箱底1-2密封,从而使环形外密封腔5-3与出水口密封。另外,内嵌套管7上如设有小密封圈7-1,则小密封圈7-1加强了与箱底1-2的密封性。图4、图5示出了分体式排水机构排水状态。当控制开关控制箱体I进行排水时,压力水进入环形密封腔5-3,水压力及第二活塞加载弹簧6弹力将第二活塞3及内嵌套管7顶起向上移动。同时,由于下腔室1-4的水量逐渐减少,第一活塞加载弹簧4的弹性力将第一活塞3往下推动。最终,第一活塞3与第二活塞5靠近。由于第一作用兀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增大,从而使内嵌套管7相对第二活塞5向上移动。因此,当第二活塞5的大密封圈5-1与箱底1-2实现密封时,内嵌套管7 (或者内嵌套管7上的小密封圈7-1)还没有与箱底1-2实现密封,环形外密封腔5-3的水则可以从小密封圈7-1与出水口之间的通道流出实现排水,避免环形外密封腔5-3内储有较大水压而造成第二活塞5再次开启。如上所述,第一活塞3往下移动,第二活塞5上的大密封圈5-1与箱底1-2实现密封后,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相互作用使内嵌套管7往上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7-3。实施例二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现内嵌套管7上下移动时的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的实施方式不同。本实施例的第一作用元件3-2为设置于第一活塞3底部的第一插杆3-2-2,第二作用兀件7-2为固定于第二活塞5上的杠杆结构7-2-1,该杠杆结构7-2-1的第二侧向下延伸出第二插杆7-2-2并且该第二插杆7-2-2固接于内嵌套管7上,该第一插杆3-2-2向下移动时将杠杆结构7_2_1的第一侧往下压从而使第二插杆7-2-2带动内嵌套管7往上移动。杠杆结构7-2-1第一侧设有用于容置第一插杆3-2-2的插孔6-2-2,第一活塞3向上移动时,第一插杆3_2_2可脱离于杠杆结构
7-2-1 的插孔 6-2-2。实施例三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也是实现内嵌套管I上下移动时的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的实施方式不同。第一作用元件3-2为设置于第一活塞3底部的第一齿条3-2-2',第二作用兀件7-2为一固定于第二活塞5上的齿轮结构7-2-1',该齿轮结构7-2-1'的一侧向下延伸出第二齿条7-2-2'并且该第二齿条
7-2-2'固接于内嵌套管7上,该第一齿条3-2-2'向下移动时啮合带动齿轮结构7_2_1'旋转从而使第二齿条7-2-2'带动内嵌套管7往上移动。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排水机构,包括 一箱体(1),该箱体(I)具有箱壁(1-1)及与该箱壁(1-1)连接的箱底(1-2),在箱底(1-2)开设用于连接冲水管路的出水口 ; 一第一活塞(3),该第一活塞(3)在箱体(I)内可沿箱壁(1-1)上下密封滑动,且该第一活塞(3)将箱体(I)的内腔室分隔成上腔室(1-3)和下腔室(1-4); 一第一活塞加载弹簧(4),该第一活塞加载弹簧(4)向第一活塞(3)施加弹性力以驱动第一活塞(3)趋于向下移动; 一第二活塞(5),该第二活塞(5)底部外周壁上设有大密封圈(5-1),该第二活塞(5)位于第一活塞(3)与箱底(1-2)之间,该第二活塞(5)在箱体(I)内可上下滑动; 一第二活塞加载弹簧¢),该第二活塞加载弹簧(6)用于对第二活塞(5)施加弹性力以驱动第二活塞(5)趋于向上移动; 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活塞(5)与箱底(1-2)之间设有可沿第二活塞(5)的轴向部分上下滑动的内嵌套管(7);第二活塞(5)、内嵌套管(7)及箱底(1-2)之间形成环形外密封腔(5-3),该环形密封腔(5-3)通过内嵌套管(7)的移动实现与出水口的连通或封闭; 第一活塞(3)上设有第一作用元件(3-2),内嵌套管(7)上设有与第一作用元件(3-2)相互作用的第二作用元件(7-2),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内嵌套管⑵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套管(7)上设有随内嵌套管(7)一起移动且用于密封箱底(1-2)的小密封圈(7-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塞(3)往下移动,第二活塞(5)上的大密封圈(5-1)与箱底(1-2)实现密封后,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相互作用使内嵌套管(7)往上移动,从而使环形外密封腔(5-3)与出水口连通并排水;第一活塞(3)往上移动,内嵌套管(7)往下移动,从而使环形外密封腔(5-3)与出水口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活塞(5)与内嵌套管(7)之间设有使内嵌套管(7)趋于向下移动的复位弹簧(7-3);第一活塞(3)往下移动,第一作用元件(3-2)与第二作用元件(7-2)相互作用使内嵌套管(7)往上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7-3);第一活塞(3)往上移动,复位弹簧(7-3)进行复位并将内嵌套管(7)往下推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元件(3-2)与所述第二作用元件(7-2)中之一元件为磁性材料制成的磁力元件,另一件为磁性材料制成的磁力元件或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元件,所述第一作用元件(3-2)与所述第二作用元件(7-2)相互吸引。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元件(3-2)为设置于第一活塞(3)底部的第一插杆(3-2-2),所述第二作用元件(7-2)为固定于第二活塞(5)上的杠杆结构(7-2-1),该杠杆结构(7-2-1)的第二侧向下延伸出第二插杆(7-2-2)并且该第二插杆(7-2-2)连接于内嵌套管(7)上,该第一插杆(3-2-2)向下移动时将杠杆结构(7_2_1)的第一侧往下压从而使第二插杆(7-2-2)带动内嵌套管(7)往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杆(3-2-2)随所述第一活塞(3)向上移动时可脱离于所述杠杆结构(7-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结构(7-2-1)第一侧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插杆(3-2-2)的插孔(6-2-2)。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元件(3-2)为设置于第一活塞(3)底部的第一齿条(3-2-2'),所述第二作用兀件(7-2)为一固定于第二活塞(5)上的齿轮结构(7-2-1'),该齿轮结构(7-2-1')的一侧向下延伸出第二齿条(7-2-2')并且该第二齿条(7-2-2')固接于内嵌套管(7)上,该第一齿条(3-2-2')向下移动时啮合带动齿轮结构(7-2-1')旋转从而使第二齿条(7-2-2')带动内嵌套管(7)往上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3-2-2')随所述第一活塞(3)向上移动时可脱离于所述齿轮结构(7-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机构,包括箱体、导杆、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加载弹簧、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加载弹簧;在第二活塞与箱底之间设有可沿第二活塞的轴向部分上下滑动的内嵌套管;第二活塞、内嵌套管及箱底之间形成环形外密封腔,该环形密封腔通过内嵌套管的移动实现与出水口的连通或封闭;第一活塞上设有第一作用元件,内嵌套管上设有与第一作用元件相互作用的第二作用元件,第一作用元件与第二作用元件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内嵌套管的移动。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实现大密封圈与小密封圈的相对位移及密封时序的控制,而不需要利用大密封圈与小密封圈的材料特性(如压缩变形)等来实现,从而增强了排水机构排水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E03D3/10GK202509592SQ20122013139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吴爱民, 许海涛 申请人:李飞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