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坡面的生态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26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护坡面的生态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坡面保护用具,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护坡面的生态毯。
背景技术
在陡坡和有水流冲刷作用的岸坡等土壤易受到侵蚀的地方需采取人工措施护岸保坡,现有的边坡土壤防护工程大多是采用骨架护坡方式,大体实施方式为,将片石构成的骨架铺设于边坡上,然后用水泥砂浆进行片石之间的缝合。上述骨架护坡方式可防止边坡土壤的流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水土,但是,会存在一些缺陷,由于边坡上的土壤较软,遇到雨水会受其自身重力影响会下沉,而骨架较硬,不易下沉,久而久之,片石的縫合处易开裂,骨架易损坏;这种方式难以从更本上改善土 质,不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坡面的生态毯,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护坡方式的骨架易损坏以及效果不理想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坡面的生态毯,包括毯本体,该毯本体包括由可降解的植物纤维制成的基层和嵌附于基层上、下表面的上、下网格层,该上、下网格层均由纵向线条和横向线条相互交叉組成。前述基层为椰丝纤维层。前述毯本体的厚度为2-5mm,幅宽为2. 3-2. 6m,长度为60_65m。前述的上、下网格层均为剑麻网格层。前述毯本体还包括缝制线,该缝制线穿缝于上、下网格层之间。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采用植物纤维制成的基层护坡,支持植物生长,能改善土质,植物纤维能吸收一部分水分,暂留部分雨水,增强坡面保水能力,有极强的保湿固土效果,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毯本体主要成分椰丝为天然纤维材质,可降解材料,符合生态环保要求;施工方便以及护坡效果好,有利于防护技术的推广。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0016]參照图I和图2。一种护坡面的生态毯,包括毯本体1,该毯本体I的厚度为2_5mm,幅宽为2. 3-2. 6m,长度为60-65m,其包括由椰丝纤维制成的基层10和嵌附于基层10上、下表面的上网格层11和下网格层12以及缝制线2,该缝制线2穿缝于上网格层11和下网格层12之间,该缝制线2为剑麻线,该上网格层11和下网格层12均为剑麻网格层,其均由纵向线条13和横向线条14相互交叉组成。该纵向线条13、横向线条14均采用剑麻纤维制成。另外,所述基层10可为其它可降解的植物纤维制成,如稻草、茶梗等纤维制成。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1.一种护坡面的生态毯,包括毯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毯本体包括由可降解的植物纤维制成的基层和嵌附于基层上、下表面的上、下网格层,该上、下网格层均由纵向线条和横向线条相互交叉組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护坡面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为椰丝纤维层。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护坡面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毯本体的厚度为2_5mm,幅宽为 2. 3-2. 6m,长度为 60_65m。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护坡面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网格层均为剑麻网格层。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护坡面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毯本体还包括缝制线,该缝制线穿缝于上、下网格层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护坡面的生态毯,包括毯本体,该毯本体包括由可降解的植物纤维制成的基层和嵌附于基层上、下表面的上、下网格层,该上、下网格层均由纵向线条和横向线条相互交叉组成。采用植物纤维制成的基层护坡,支持植物生长,能改善土质,植物纤维能吸收一部分水分,暂留部分雨水,增强坡面保水能力,有极强的保湿固土效果,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文档编号E02B3/12GK202519687SQ20122019013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日
发明者许小龙 申请人:许小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