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压缩弹簧式自闭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弹簧式自闭地漏。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室内排水孔口地漏,其地漏中部为下水孔,由于地漏中部敞开,下水道内的臭气常从地漏的盖板孔溢出,造成空气的污染,人们闻到后使人难受有害健康;而且下水道里滋生的小虫也经常从地漏的盖板孔爬出,小虫携带的细菌到处散播,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而且小虫体积较小,在人们打扫卫生时也不好清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弹簧式自闭地漏,它能够防止下水道内的臭气以及小虫污染到室内环境。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弹簧式自闭地漏,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圆筒状壳体,所述壳体内的上部设有过滤筛,所述壳体内设有一将壳体平均分隔为左右两部分的隔件,隔件的两端均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该隔件为由竖板和竖板底端的左右两相互对称的斜板构成的纵向截面呈“人”字形的分水件,所述竖板的两侧上均铰接一翻板,翻板的外侧与壳体内壁贴合,所述斜板上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板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翻板底面上。作为优选,所述隔件位于所述过滤筛下方。作为优选,所述隔件与壳体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地漏中有水流经过时,水流的重力会使翻板侧翻,此时压缩弹簧蓄能,翻板与壳体之间有一定间隙,污水即可进入下水管道,当地漏中无水时,翻板会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重新将壳体堵住,可以有效地防止下水管道内的臭气以及小虫到达室内,污染室内环境,非常实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过滤筛;31、竖板;32、斜板;4、翻板;5、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压缩弹簧式自闭地漏,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圆筒状壳体I,所述壳体I内的上部设有过滤筛2,所述壳体I内设有一将壳体I平均分隔为左右两部分的隔件,所述隔件位于所述过滤筛2下方,隔件的两端均与壳体I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件与壳体I 一体成型,该隔件为由竖板31和竖板31底端的左右两相互对称的斜板32构成的纵向截面呈“人”字形的分水件,所述竖板31的两侧上均铰接一翻板4,翻板4的外侧与壳体I内壁贴合,所述斜板32上设有压缩弹簧5,所述压缩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斜板32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翻板4底面上。当地漏中有水流经过时,水流的重力会使翻板4侧翻,此时压缩弹簧5蓄能,翻板4与壳体I之间有一定间隙,污水即可进入下水管道,当地漏中无水时,翻板4会在压缩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复位,重新将壳体I堵住,可以有效地防止下水管道内的臭气以及小虫到达室内,污染室内环境,非常实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压缩弹簧式自闭地漏,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圆筒状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内的上部设有过滤筛(2),所述壳体(I)内设有一将壳体(I)平均分隔为左右两部分的隔件,隔件的两端均与壳体(I)内壁固定连接,该隔件为由竖板(31)和竖板(31)底端的左右两相互对称的斜板(32)构成的纵向截面呈“人”字形的分水件,所述竖板(31)的两侧上均铰接一翻板(4),翻板(4)的外侧与壳体(I)内壁贴合,所述斜板(32)上设有压缩弹簧(5),所述压缩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斜板(32)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翻板(4)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缩弹簧式自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隔件位于所述过滤筛(2)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压缩弹簧式自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隔件与壳体(I)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缩弹簧式自闭地漏,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圆筒状壳体,所述壳体内的上部设有过滤筛,所述壳体内设有一将壳体平均分隔为左右两部分的隔件,隔件的两端均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该隔件为由竖板和竖板底端的左右两相互对称的斜板构成的纵向截面呈“人”字形的分水件,所述竖板的两侧上均铰接一翻板,翻板的外侧与壳体内壁贴合,所述斜板上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板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翻板底面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防止下水管道内的臭气以及小虫到达室内,污染室内环境,非常实用。
文档编号E03C1/298GK202672327SQ20122037355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
发明者陈宝玲 申请人:陈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