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332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进水阀缺乏防漏水装置,抽水马桶常常出现因排水阀关闭不严,造成漏水现象。或者,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为CN101974929B 、专利名称为“一种漏水保护装置”的发明专利,其设有棘齿、棘爪和小浮桶,小浮桶的内腔具有浮力腔和配重腔,配重腔底部设有泄水孔,小浮桶借助转轴组装在进水阀上。当排水阀或马桶水箱内其他部件异常而导致马桶漏水时,通过棘齿和棘爪的配合阻止浮桶下降而使进水阀不进水。但是该结构及工 艺都比较复杂,且棘爪易变形,批量控制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进水阀和一防漏水结构,所述进水阀包括一阀体(110)、一止水杯(120)和一大浮桶(130),所述大浮桶(130)活动装接在止水杯(120),所述止水杯(120)装接在阀体(110);所述防漏水结构包括一固接在大浮桶(130)的挡片(210);一固接在止水杯(120)的支撑架(220);一设有一配重腔(231)和一浮桶腔(233)的小浮桶(230),所述小浮桶(230)转动装接在支撑架(220),所述配重腔(231)之底壁设有一泄水孔(234);及一在小浮桶(230)作用下滑动并与挡片(210)配合的滑块(240),所述滑块(240)传动连接小浮桶(230)。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小浮桶(230)还包括至少一配重块(232),配重腔(231)和配重块(232)分别位于小浮桶(230)之前后二侧。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配重块(232)为一实体块或一充满水的小配重腔。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滑块在小浮桶(230)作用下在支撑架(220)上滑动或在止水杯(120)上滑动。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滑块(240)位于小浮桶(230)之上,所述滑块(240)之左右二侧分别设有一第一转轴(241 ),所述小浮桶(230)设有与第一转轴(241)相配合的二第一轴孔(235),所述滑块(240)之下端部设有二滑槽(242),所述支撑架(220)或者止水杯(120)之顶端部设有与所述滑槽(242)相配合的二滑轨(221)。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滑块(240)之顶端面为一倾斜的导向面(243)。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支撑架(220)之左右二侧分别凸设有一第二转轴(222),所述小浮桶(230)设有与所述第二转轴(222)相配合的第二轴孔(236),通过第二转轴(222)与第二轴孔(236)的配合实现小浮桶(230)与支撑架(220)的转动连接。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配重块(232)个数设为二个且左右间隔布置,所述配重腔(231)充满水时的重量大于配重块(232)的重量,配重腔(231)泄水后的重量小于配重块
(232)的重量。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进水阀还包括一调节螺杆(140)和一连杆(150),所述连杆(150)之一端连接阀体(110),连杆(150)之另一端连接调节螺杆(140)顶端,所述调节螺杆(140)之底端螺接在大浮桶(130),所述挡片(210)装接在调节螺杆(140)与大浮桶(130)的连接处。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浮桶腔(233)与配重腔(231)上下设置或者所述浮桶腔
(233)与配重腔(231)并排设置。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I.当进水阀正常进水时,随着水位的上升,小浮桶在浮桶腔的作用下其配重腔受到浮力,小浮桶转动且带动滑块向止水杯方向滑动,水位继续上升,大浮桶浮起并使进水阀止水,此时挡片在大浮桶作用下上升,使得滑块顶抵在挡片之下端面。当正常排水时,水位迅速下降,配重腔里的水排出速度较慢,此时小浮桶在扭矩的作用下产生转动并带动滑块远离止水杯,滑块脱离挡片,大浮桶下降,进水阀开始进水。当排水阀或马桶水箱内其他部件异常而导致马桶漏水时,马桶水箱水位下降缓慢,配重腔内的水从泄水孔流出使得配重腔内没有水,其扭矩无法驱动小浮桶转动,滑块始终顶抵在挡片之下端面,大浮桶无法掉落而使进水阀无法进水,完成进水阀的防漏水功能,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节约成本。2.还设有一配重块,使得其防漏效果更稳定正常进水时,配重块在浮力作用下对小浮桶的扭矩不产生影响;正常排水时,配重腔受到向下的扭矩须大于配重块受到之向下的扭矩,使得小浮桶向配重腔方向转动并带动滑块远离止水杯;马桶漏水时,配重块的扭矩使得滑块更可靠地顶抵在挡片之下端面,从而使得进水阀的防漏水功能更稳定,效果更好。3.滑块之顶端面设为倾斜的导向面,使得滑块与挡片更容易配合。4.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轴孔的配合、滑块与滑槽的配合以及第二转轴与第二轴孔的配合实现小浮桶与支撑架的转动连接、滑块与支撑架的滑动连接以及小浮桶与滑块的传动连接,结构简单,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部分剖视图。图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小浮桶的立体图之一。图5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小浮桶的立体图之二。图6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滑块的立体图。图7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使用状态图,此时进水阀处于止水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I至图7,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包括一进水阀和一防漏水结构。所述进水阀包括一阀体110、一止水杯120和一大浮桶130,所述大浮桶130活动装接在止水杯120,所述止水杯120装接在阀体110。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阀还包括一调节螺杆140和一连杆150,所述连杆150之一端连接阀体110,连杆150之另一端连接调节螺杆140顶端,所述调节螺杆140之底端螺接在大浮桶130,所述挡片210装接在调节螺杆140与大浮桶130的连接处。所述防漏水结构包括一挡片210、一支撑架220、一小浮桶230和一滑块240。所述挡片210固接在大浮桶130。 所述支撑架220固接在止水杯120。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20之顶端部设有二滑轨221,所述支撑架220之左右二侧分别凸设有一第二转轴222。所述小浮桶230设有一配重腔231和一浮桶腔233,所述小浮桶230转动装接在支撑架220,所述配重腔231之底壁还设有一泄水孔234。本实施例中,所述浮桶腔233与配重腔231上下设置或者所述浮桶腔233与配重腔231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小浮桶230还包括至少一配重块232,配重腔231和配重块232分别位于小浮桶230之前后二侧。所述配重块232为一实体块或一充满水的小配重腔。还设有一配重块,使得其防漏效果更稳定正常进水时,配重块在浮力作用下对小浮桶的扭矩不产生影响;正常排水时,配重腔受到向下的扭矩须大于配重块受到之向下的扭矩,使得小浮桶向配重腔方向转动并带动滑块远离止水杯;马桶漏水时,配重块的扭矩使得滑块更可靠地顶抵在挡片之下端面,从而使得进水阀的防漏水功能更稳定,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232个数设为二个且左右间隔布置,所述配重腔231充满水时的重量大于配重块232的重量,配重腔231泄水后的重量小于配重块232的重量。本实施例中,所述小浮桶230设有二第一轴孔235。所述小浮桶230设有与所述第二转轴222相配合的第二轴孔236,所述第二轴孔位于第一轴孔之下,通过第二转轴222与第二轴孔236的配合实现小浮桶230与支撑架220的转动连接。所述滑块240在小浮桶230作用下滑动并与挡片210配合,所述滑块240传动连接小浮桶230。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240在小浮桶230作用下在支撑架220上滑动。根据需要,也可在止水杯120之顶端部设有二滑轨221,使得所述滑块240在小浮桶230作用下在止水杯120上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240位于小浮桶230之上,所述滑块240之左右二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轴孔235相配合的第一转轴241,所述滑块240之下端部设有与所述滑轨221相配合的二滑槽242。最好,所述滑块240之顶端面为一倾斜的导向面243,使得滑块与挡片更容易配合。当进水阀正常进水时,随着水位的上升,小浮桶在浮桶腔的作用下其配重腔受到浮力,小浮桶转动且带动滑块向止水杯方向滑动,水位继续上升,大浮桶浮起并使进水阀止水,此时挡片在大浮桶作用下上升,使得滑块顶抵在挡片之下端面。当正常排水时,水位迅速下降,配重腔里的水排出速度较慢,此时小浮桶在扭矩的作用下产生转动并带动滑块远离止水杯,滑块脱离挡片,大浮桶下降,进水阀开始进水。当排水阀或马桶水箱内其他部件异常而导致马桶漏水时,马桶水箱水位下降缓慢,配重腔内的水从泄水孔流出使得配重腔内没有水,其扭矩无法驱动小浮桶转动,滑块始终顶抵在挡片之下端面,大浮桶无法掉落而使进水阀无法进水,完成进水阀的防漏水功能,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节约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 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进水阀和一防漏水结构,所述进水阀包括一阀体(110)、一止水杯(120)和一大浮桶(130),所述大浮桶(130)活动装接在止水杯(120),所述止水杯(120)装接在阀体(110);所述防漏水结构包括 一固接在大浮桶(130)的挡片(210); 一固接在止水杯(120)的支撑架(220); 一设有一配重腔(231)和一浮桶腔(233 )的小浮桶(230 ),所述小浮桶(230 )转动装接在支撑架(220 ),所述配重腔(231)之底壁设有一泄水孔(234 );及 一在小浮桶(230)作用下滑动并与挡片(210)配合的滑块(240),所述滑块(240)传动连接小浮桶(23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浮桶(230)还包括至少一配重块(232),配重腔(231)和配重块(232)分别位于小浮桶(230)之前后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32)为一实体块或一充满水的小配重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在小浮桶(230)作用下在支撑架(220)上滑动或在止水杯(120)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40)位于小浮桶(230)之上,所述滑块(240)之左右二侧分别设有一第一转轴(241),所述小浮桶(230)设有与第一转轴(241)相配合的二第一轴孔(235),所述滑块(240)之下端部设有二滑槽(242),所述支撑架(220)或者止水杯(120)之顶端部设有与所述滑槽(242)相配合的二滑轨(221)。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40)之顶端面为一倾斜的导向面(243)。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20)之左右二侧分别凸设有一第二转轴(222),所述小浮桶(230)设有与所述第二转轴(222)相配合的第二轴孔(236),通过第二转轴(222)与第二轴孔(236)的配合实现小浮桶(230)与支撑架(220)的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32)个数设为二个且左右间隔布置,所述配重腔(231)充满水时的重量大于配重块(232)的重量,配重腔(231)泄水后的重量小于配重块(232)的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还包括一调节螺杆(140)和一连杆(150),所述连杆(150)之一端连接阀体(110),连杆(150)之另一端连接调节螺杆(140)顶端,所述调节螺杆(140)之底端螺接在大浮桶(130),所述挡片(210)装接在调节螺杆(140)与大浮桶(130)的连接处。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桶腔(233)与配重腔(231)上下设置或者所述浮桶腔(233)与配重腔(231)并排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包括一进水阀和一防漏水结构。所述防漏水结构包括一挡片、一支撑架、一小浮桶和一滑块。挡片固接在大浮桶。支撑架固接在止水杯。小浮桶设有一配重腔和一浮桶腔,所述小浮桶转动装接在支撑架,所述配重腔之底壁设有一泄水孔。滑块在小浮桶作用下滑动并与挡片配合,所述滑块传动连接小浮桶。它具有如下优点在马桶漏水时,通过挡片、小浮桶和滑块的配合阻止大浮桶下降使进水阀不进水,避免水资源浪费,且节约成本。
文档编号E03D1/32GK202689139SQ20122040002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
发明者张祖连, 钟志军, 王兵 申请人: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