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237阅读:2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渗水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渗水井,属于城市渗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或乡村在大雨或暴雨下降之后水位升高,由于排泄系统疏通速度限制,无法及时将雨水排泄,导致房屋和土地被淹,给国家和民众造成极大地损失。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渗水井,该渗水井能有效的将大雨或暴雨产生的多余水量排到地下水层。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渗水井由封口帽、上管、下管组成,封口帽上顶为圆锥形,下底为带接口的一平面,平面上设有数个封口帽进水孔,接口为一圆筒,其外径安装在上管的内孔中,上管上端的圆周方向设有数个上管进水孔,下管为圆筒形,下管的下端圆周方向设有数个下管进水孔,下管上端安装在上管的内孔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封口帽制作成蘑菇形状在平时可作为景观使用,当大雨或暴雨使水位上升到需要排放时自动排放。需要的地区可较多的设置本渗水井,及时有效地排出多余的雨水,避免房屋或土地被淹,减少经济损失。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渗水井结构图。图中I、封口帽,2、封口帽进水孔,3、上管进水孔,4、上管,5、下管,6、下管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渗水井由封口帽I、上管4、下管5组成,封口帽I上顶为圆锥形,下底为带接口的一平面,平面上设有数个封口帽进水孔2,接口为一圆筒,其外径安装在上管4的内孔中,上管4上端的圆周方向设有数个上管进水孔3,下管5为圆筒形,下管5的下端圆周方向设有数个下管进水孔6,下管5上端安装在上管4的内孔中。封口帽和上管由混凝土制成,下管由塑料材料制成。渗水井的使用及安装方式在地面预挖圆筒形深坑,其底到水层,将下管5的下管进水孔6 —端朝下设置,下管进水孔6的外缘填充大粒径的石块或鹅卵石,下管5的周围填充细江砂或粒径小的砂石,上管4插到下管5外侧,其上管4上的上管进水孔3的最低端距地面20— 30厘米,上管4的外围填充挤实,封口帽I插入到上管4的上端。一般的小雨其水位达不到上管4的上管进水孔3的位置,当大雨或暴雨的水位到达上管进水孔3时,雨水会流入上管进水孔3进入上管4并流入下管5到达水层汇入地下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渗水井,由封口帽、上管、下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封口帽(I)上顶为圆锥形,下底为带接口的一平面,平面上设有数个封口帽进水孔(2),接口为一圆筒,其外径安装在上管(4)的内孔中,上管(4)上端的圆周方向设有数个上管进水孔(3),下管(5)为圆筒形,下管(5)的下端圆周方向设有数个下管进水孔(6),下管(5)上端安装在上管(4)的内孔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渗水井,属于城市渗水设备技术领域,渗水井由封口帽、上管、下管组成,封口帽上顶为圆锥形,下底为带接口的一平面,平面上设有数个封口帽进水孔,接口为一圆筒,其外径安装在上管的内孔中,上管上端的圆周方向设有数个上管进水孔,下管为圆筒形,下管的下端圆周方向设有数个下管进水孔,下管上端安装在上管的内孔中。封口帽制作成蘑菇形状在平时可作为景观使用,当大雨或暴雨使水位上升到需要排放时自动排放。需要的地区可较多的设置本渗水井,及时有效地排出多余的雨水,避免房屋或土地被淹,减少经济损失。
文档编号E03F5/04GK202809820SQ20122055827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邵汝森 申请人:邵汝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