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236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码头结构,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的开敞式码头结构型式主要为桩基结构和重力式结构两种。近年来,随着大型、超大型船舶运输的发展,码头建设向着自然条件更加恶劣的深水海域发展,当遇到基岩裸露或基岩覆盖层很薄的地质条件时,一般首选重力式结构,但是随着水深的增加,结构所受波浪力、水流力越来越大,使得结构断面不断增大,超大、超重的重力式结构体,不仅施工困难、工期难保证,而且造价高昂;如果采用桩基结构,则存在打桩困难、施工期需要设置稳桩措施、水下工程量大、造价高等不足。如何规避或改进两种结构形式的不利之处,寻求一种适用于海况条件恶劣、岩面埋深浅的深水海域的结构型式,从而满足码头建设不断向着深水海域发展的建设需求,就成为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一项技术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且稳定性较好的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其中该码头结构主要由厚底的潜式沉箱、若干根钢管立柱、若干根支撑管和混凝土平台组成;所述各钢管立柱均布在潜式沉箱内,所述各支撑管分别连接在各对应的钢管立柱之间;所述混凝土平台设置在各钢管立柱顶端;在潜式沉箱内填充有定位砂石层。上述的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中,所述的支撑管沿钢管立柱的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形成多层支撑结构,各层支撑结构为若干根支撑管组成的桁架结构。上述的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中,所述的定位砂石层上面依序设有混合倒滤层和混凝土层。上述的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中,所述的钢管立柱内灌注有混凝土。上述的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中,所述的潜式沉箱内设有与各钢管立柱--对应的定位格。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两种常规技术相比,具有下述的优点(I)相比常见的导管架结构,底部采用重力式沉箱结构取代嵌岩桩基结构,取消了钻孔嵌岩的工作量,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造价;(2)将导管架嵌入沉箱内,缩短了立柱的自由长度,有效地降低了立柱弯矩,有利于减小立柱的截面尺寸;(3)相比常规沉箱结构,上部采用导管架结构,结构透空,大大降低了结构受力,有利于减小结构尺寸,降低工程造价;同时结构透空,使得波浪反射减小,有助于改善码头前的泊稳条件;(4)结构采用陆上预制拼装、现场整体安装的施工工艺,水下作业量少,施工速度快,可靠性高。
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潜式沉箱1、钢管立柱2、支撑管3、混凝土平台4、定位砂石层5、混合倒滤层6、混凝土层7、混凝土 8、定位格9。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码头结构主要由厚底的潜式沉箱1、若干根钢管立柱2、若干根支撑管3和混凝土平台4组成;钢管立柱2和支撑管3的直径和壁厚根据具体施工结构的强度要求进行确定;在潜式沉箱I内设有与各钢管立柱2 对应的定位格9,所述各钢管立柱2对应安装在各定位格9内,所述各支撑管3分别连接在各对应的钢管立柱2之间,具体地,各支撑管3沿钢管立柱2的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形成多层支撑结构,各层支撑结构为若干根支撑管3组成的桁架结构,有效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同时降低了钢管立柱2的弯矩。进一步地,为了增加钢管立柱2的强度,在立柱中灌注有混凝土 8 ;所述混凝土平台4设置在各钢管立柱2顶端;在潜式沉箱I内由下往上依序填充有定位砂石层5、混合倒滤层6和浇筑混凝土层7。施工时,先在施工地点开挖基槽,清理至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岩面,然后及时抛石整平至设计标高;整个复合结构在陆上整体制作拼装,预制完成后,整体运输至施工地点进行安装;安放后,在潜式沉箱I内抛砂或回填块石形成定位砂石层5,以便提供必要的压载,满足结构的稳定性要求,然后依序在定位砂石层5上面设置混合倒滤层6和浇筑混凝土层7 ;最后在钢管立柱2中灌注C40不收缩混凝土 8,在钢管立柱2顶部浇筑混凝土平台4及安装上部附属设施。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码头结构主要由厚底的潜式沉箱(I)、若干根钢管立柱(2)、若干根支撑管(3)和混凝土平台(4)组成;所述各钢管立柱(2)均布在潜式沉箱(I)内,所述各支撑管(3)分别连接在各对应的钢管立柱(2)之间;所述混凝土平台(4)设置在各钢管立柱(2)顶端;在潜式沉箱(I)内填充有定位砂石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管(3)沿钢管立柱(2)的竖直方向间隔分布,形成多层支撑结构,各层支撑结构为若干根支撑管(3)组成的桁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砂石层(5)上面依序设有混合倒滤层(6)和混凝土层(J)。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立柱(2)内灌注有混凝土(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潜式沉箱(I)内设有与各钢管立柱(2 ) 一一对应的定位格(9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属于码头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由厚底的潜式沉箱、若干根钢管立柱、若干根支撑管和混凝土平台组成;所述各钢管立柱均布在潜式沉箱内,所述各支撑管分别连接在各对应的钢管立柱之间;所述混凝土平台设置在各钢管立柱顶端;在潜式沉箱内填充有定位砂石层;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且稳定性较好的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施工。
文档编号E02B3/04GK202881899SQ20122055821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卢永昌 申请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