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的生态河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56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利工程的生态河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水质治理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水利工程的生态河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城市乡村沟渠河道,都为水泥结构,水泥结构的沟渠的两侧壁上均难以附着泥土,植物难以生长,在降雨量较小的时候,水质容易变差发臭,破坏了周围的景观绿化,不利于生态城市、花园式农村的建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汛期行洪的需要,又能提高绿化率,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生态河道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的生态河道系统,在河道底部设置一层硬质基底,在所述硬质基底上铺设有砾石层,在所述砾石层的上面铺设有透水的砂垫层;在所述砂垫层上铺设有植草格,在植草格内填充有种植土 ;在种植土上种植有低矮水生植物层;所述河道的两侧壁上也设置有所述硬质基底,侧壁的硬质基底上设置有干砌块石层,在干砌块石层的上面设置有植绿层,所述植绿层内有用于种植绿化的种植土 ;所述河道的两岸边间隔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防护柱,同一岸的相邻两防护柱之间牵拉有防护锁链。所述硬质基底为混凝土层;所述植绿层为耐腐蚀布袋层。所述防护柱为方形或圆形的混凝土柱体,防护柱和硬质基底连为一体,防护柱的顶端设置有种植花草的花池。所述碌石层的厚度为100-200mm,所述砂垫层厚度为100_150mm。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确保河道行洪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在河道内构建生态系统,净化水质,改善河道周边的景观环境,调节局部气候,在城市河道以及农村沟渠具有广泛的推广前

-5^ O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水利工程的生态河道系统,在河道底部设置一层硬质基底8,在所述硬质基底8上铺设有砾石层7,在所述砾石层7的上面铺设有透水的砂垫层6 ;在所述砂垫层6上铺设有植草格5,在植草格5内填 充有种植土 ;在种植土上种植有低矮水生植物层4 ;所述河道的两侧壁上也设置有所述硬质基底8,侧壁的硬质基底8上设置有干砌块石层3,在干砌块石层3的上面设置有植绿层2,所述植绿层2内有用于种植绿化的种植土 ;所述河道的两岸边间隔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防护柱1,同一岸的相邻两防护柱之间牵拉有防护锁链。所述硬质基底8为混凝土层;所述植绿层2为耐腐蚀布袋层。所述防护柱I为方形或圆形的混凝土柱体,防护柱I和硬质基底8连为一体,防护柱I的顶端设置有种植花草的花池11。所述碌石层7的厚度为100-200mm,所述砂垫层6厚度为100_150mm。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较广,利于水生物的繁衍,在确保河道行洪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在河道内构建生态系统,净化水质,改善河道周边的景观环境,调节局部气候,在城市河道以及农村沟渠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水利工程的生态河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河道底部设置一层硬质基底,在所述硬质基底上铺设有砾石层,在所述砾石层的上面铺设有透水的砂垫层;在所述砂垫层上铺设有植草格,在植草格内填充有种植土 ;在种植土上种植有低矮水生植物层;所述河道的两侧壁上也设置有所述硬质基底,侧壁的硬质基底上设置有干砌块石层,在干砌块石层的上面设置有植绿层,所述植绿层内有用于种植绿化的种植土 ;所述河道的两岸边间隔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防护柱,同一岸的相邻两防护柱之间牵拉有防护锁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的生态河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基底为混凝土层;所述植绿层为耐腐蚀布袋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的生态河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柱为方形或圆形的混凝土柱体,防护柱和硬质基底连为一体,防护柱的顶端设置有种植花草的花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的生态河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100-200mm,所述砂垫层厚度为100-1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水质治理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水利工程的生态河道系统,在河道底部设置一层硬质基底,在所述硬质基底上铺设有砾石层,在所述砾石层的上面铺设有透水的砂垫层;在所述砂垫层上铺设有植草格,在植草格内填充有种植土;在种植土上种植有低矮水生植物层;河道的两侧壁上也设置有所述硬质基底,侧壁的硬质基底上设置有干砌块石层,在干砌块石层的上面设置有植绿层,所述植绿层内有用于种植绿化的种植土;本实用新型在确保河道行洪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在河道内构建生态系统,净化水质,改善河道周边的景观环境,调节局部气候,在城市河道以及农村沟渠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文档编号E02B3/12GK202989856SQ20122072225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王继仙, 吕希宏, 黄景业, 王宗旭 申请人:王继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