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3413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所述内胆设置在壳体内,下部设有排污通道,通过漩冲槽与壳体相通且通过粘接的方式支撑在壳体内;所述漩冲槽和喷水口属于内胆敞口的周向边缘内侧的冲水结构且喷水口与进水口通过软管直接与外界自来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污通道与内胆内腔相通且外侧设置封闭装置;所述内胆上沿处于内腔内部;所述内腔位于内胆内部与出水口相通;所述电磁阀与封闭装置相连;所述支撑杆设于内胆下端。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舒适,外形美观大方,便于内胆、密封装置的拆换,冲水噪音小且用水节约的优点。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洁具,具体为一种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
【背景技术】
[0002]坐便器作为一种室内卫生洁具,早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今在卫生洁具领域随着技术的更新进步,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节水型坐便器。由于普通坐便器内胆与坐便器一体成型,往往内胆破损的话就无法更换。普通坐便器由于采用虹吸S弯管道,导致水箱存水必须达到较高的储水量才具有冲水压力,因此普通坐便器存在用水量多不节水的缺陷。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舒适,外形美观大方,便于内胆、封闭装置的拆换,节水,冲水噪音小的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包括壳体、内胆、漩冲槽、连接口、出水口、进水口、软管、排污通道、内腔、封闭装置、容腔、内胆上沿、水管、喷水口、电磁阀、支撑杆;所述内胆设置在壳体内,下部设有排污通道,通过漩冲槽与壳体相通且通过粘接的方式支撑在壳体内;所述漩冲槽和喷水口属于内胆敞口的周向边缘内侧的冲水结构且喷水口与进水口通过软管直接与外界自来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污通道与内胆内腔相通且外侧设置封闭装置;所述内胆上沿处于内腔内部;所述内腔位于内胆内部与出水口相通;所述电磁阀与封闭装置相连;所述支撑杆设于内胆下端。
[0006]进一步,所述壳体的材料为高分子复合材料。
[0007]进一步,所述内胆的材料为陶瓷材料。
[0008]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坐便器上部、坐便器后端、坐便器底部。
[0009]进一步,所述环形面的截断面呈“O”形且呈螺旋布置。
[0010]进一步,所述封闭装置包括通管、后盖、齿条、托板、齿轮、出口、活塞、凸环、进口、套管、环形裙部和齿状凸体,通管为三通结构,进口位于通管主体部分的一端,另一端处设有后盖,后盖上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托板,托板呈“[”形,托板伸出到通管的外侧,出口位于通管主体部分的侧部,出口和进口在通管上垂直布置。
[0011]进一步,所述内胆下端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或三个以上。
[0012]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冲水方式为螺旋形水流冲洗陶瓷面并存储于内胆形成高压之后,开启导管冲水,舍弃了以前的水箱存水再冲水的方式,从而达到冲水力度大,节水的功效。
[0013]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舍弃了 S形管道并采用密封形的平直管道,坐便器的进水、开合、冲水、隔臭采用电脑程序自动控制,有效的减低传统座便器需高压大水量的冲水方式以及有效的降低了冲水噪音,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0014]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坐垫圈可加热,具有较高的舒适度。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舒适,外形美观大方,便于内胆、封闭装置的拆换,冲水噪音小且用水节约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的横向剖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封闭装置的活塞处于阻隔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封闭装置的活塞处于导通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3]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包括壳体1、内胆2、漩冲槽3、连接口 4、喷水口 5、进水口 6、软管7、排污通道8、内腔9、封闭装置10、喷管连接处23、内胆上沿24、进水管27、喷水口 29、电磁阀30、支撑杆31 ;所述内胆2设置在壳体I内,下部设有排污通道8,通过连接口 4与壳体I相通且通过粘接的方式支撑在壳体I内;所述漩冲槽3和喷水口 5属于内胆2敞口的周向边缘内侧的冲水结构且喷水口 5与进水口 6通过软管7直接与外界自来水管27相连接;所述排污通道8与内胆2、内腔9相通且外侧设置封闭装置10 ;所述内胆上沿24处于内腔9内部;所述内腔9位于内胆2内部与喷水口 5相通;所述电磁阀30与封闭装置10相连;所述支撑杆31设于内胆2下端。
[0024]进一步,所述壳体I的材料为高分子复合材料。所述内胆2的材料为陶瓷材料。
[0025]进一步,所述壳体I包括坐便器上部25、坐便器后端26、坐便器底部28。
[0026]进一步,所述漩冲槽3的截断面呈“O”形且呈螺旋布置。
[0027]进一步,所述封闭装置10包括通管11、后盖12、齿条13、托板14、齿轮15、出口 16、活塞17、凸环18、进口 19、套管20、环形裙部21和硅胶密封圈22,通管11为三通结构,进口 19位于通管11主体部分的一端,另一端处设有后盖12,后盖12上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呈“[”形的托板14,托板14伸出到通管11的外侧,出口 16位于通管11主体部分的侧部,出口 16和进口 19在通管11上垂直布置。
[0028]进一步,所述内胆2下端的所述支撑杆31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或三个以上。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内胆、漩冲槽、连接口、出水口、进水口、软管、排污通道、内腔、封闭装置、容腔、内胆上沿、水管、喷水口、电磁阀、支撑杆;所述内胆设置在壳体内,下部设有排污通道,通过漩冲槽与壳体相通且通过粘接的方式支撑在壳体内;所述漩冲槽和喷水口属于内胆敞口的周向边缘内侧的冲水结构且喷水口与进水口通过软管直接与外界自来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污通道与内胆内腔相通且外侧设置封闭装置;所述内胆上沿处于内腔内部;所述内腔位于内胆内部与出水口相通;所述电磁阀与封闭装置相连;所述支撑杆设于内胆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材料为高分子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材料为陶瓷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漩冲槽的截断面呈“O”形且呈螺旋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下端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或三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胆支撑式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装置包括通管、后盖、齿条、托板、齿轮、出口、活塞、凸环、进口、套管、环形裙部和齿状凸体,通管为三通结构,进口位于通管主体部分的一端,另一端处设有后盖,后盖上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托板,托板呈“[”形,托板伸出到通管的外侧,出口位于通管主体部分的侧部,出口和进口在通管上垂直布置或者横向布置。
【文档编号】E03D11/02GK203569662SQ201320440642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7日
【发明者】王桃涛 申请人:王桃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