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透水框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装式透水框架,包括底座、三根杆件,其特征在于在底座设有三个纵向的开孔,每根杆件均呈折弯型,每根杆件的下端插入底座的一开孔中,三根杆件的上端均互相接触并通过连接件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压制,具有效率高、组装方便、成本低、运输方便、不受腐蚀的优点。
【专利说明】拼装式透水框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河海整治工程的透水框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透水框架广泛应用于河海整治工程,其结构先是人工浇铸混凝土杆件,中间预埋钢筋,经28天自然养护后运输至施工区域,再现场焊接钢筋,每6根杆件组装成一架透水框架,具有生产效率低下,组装缓慢,且要求施工现场要有电力供应,受到条件限制。
[0003]此外,因为生产工艺落后,以及使用钢筋连接等因素,传统透水框架生产成本高昂,虽然在整治工程中使用效果良好,但受成本因素制约,推广力度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拼装式透水框架,它通过机械压制,具有效率高、组装方便、成本低、运输方便、不受腐蚀的优点。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拼装式透水框架,包括底座、三根杆件,其特征在于在底座设有三个纵向的开孔,每根杆件均呈折弯型,每根杆件的下端插入底座的一开孔中,三根杆件的上端均互相接触并通过连接件相连。
[0006]本实用新型由于底座和杆件的结构都极为简单,完全具备使用自动砌块成型机压制的条件,使用机器压制后,同样的人数,班产量将提高10倍以上,效率高;因为底座和杆件为组装式结构,可以克服整体式透水框架在运输过程中空隙过多、运输效率低下的问题;由于不再采用钢筋连接,因此,省略掉了焊接环节,透水框架的组装将不再依赖电力,这在无民用电力保障的江心、滩涂具有现实意义;且因为无金属外露,透水框架不存在锈蚀问题存在,可以省略掉涂防锈漆的环节,有利于环保。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底座上的三个开孔呈等边三角形排列;可增加杆件组装后的稳定性;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收紧的铁丝;便于现场操作;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根杆件的上端横截面为五边形,其中两侧面分别与另两杆件的一侧面相接触;可实现无缝接触,提高稳定性;
[00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压制,具有效率高、组装方便、成本低、运输方便、不受腐蚀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2]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3]图3为底座的主视图。
[0014]图4为杆件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该拼装式透水框架,包括底座1、三根杆件2,在底座I设有三个纵向的开孔3,三个开孔3呈等边三角形排列,每根杆件2均呈折弯型,每根杆件2的下端通过紧配合插入底座I的一开孔3中,每根杆件2的上端2a横截面为五边形,其中两侧面分别与另两杆件的一侧面相接触,三根杆件3的上端2a通过收紧的镀锌铁丝(未示出)相连。
[0017]本实用新型由于底座I和杆件2的结构都极为简单,完全具备使用自动砌块成型机压制的条件,生产效率高;因为底座I和杆件2为组装式结构,可以克服整体式透水框架在运输过程中空隙过多、运输效率低下的问题;由于不再采用钢筋连接,因此,省略掉了焊接环节,透水框架的组装将不再依赖电力,这在无民用电力保障的江心、滩涂具有现实意义;且因为无金属外露,透水框架不存在锈蚀问题存在,可以省略掉涂防锈漆的环节,有利于环保。
【权利要求】
1.一种拼装式透水框架,包括底座、三根杆件,其特征在于在底座设有三个纵向的开孔,每根杆件均呈折弯型,每根杆件的下端插入底座的一开孔中,三根杆件的上端均互相接触并通过连接件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透水框架,其特征在于底座上的三个开孔呈等边三角形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拼装式透水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收紧的铁丝。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拼装式透水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杆件的上端横截面为五边形,其中两侧面分别与另两杆件的一侧面相接触。
【文档编号】E02B3/14GK203452042SQ201320446953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罗军, 陈蜀伶, 刘阳勇, 左树林, 谭昆, 徐天银, 梁剑桥 申请人:长江泸州航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