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斗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459阅读:2320来源:国知局
小便斗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便斗排水结构,包含开设在便斗上的排水孔、固定在所述排水孔内的排水管、插入所述排水孔内并套设在所述排水管上的渠盖;所述渠盖内具有腔体,且所述腔体分别与所述排水管和所述排水孔导通;所述排水管的外圆表面具有一个污物承接面,所述污物承接面延伸至所述排水孔的孔壁,隔开所述排水孔;水流向下流入所述排水孔,经所述污物承接面后向上流入所述渠盖的腔体,水流通过所述渠盖的腔体后,向下从所述排水管流出。同现有技术相比,因排水管是与小便斗之间是采用分体式的结构,所以简化了小便斗的制作工艺,并且可将排水管单独从小便斗内拆卸下来进行清理和维修工作,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清洗效果,更加人性化。
【专利说明】小便斗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便斗,具体的说是一种小便斗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落地式小便斗的人性化设计业越来越多,从最初的手动式的出水结构,发展到现在的自动感应式的出水结构,即用户在方便后,感应装置会自动感应到用户离开,从而驱动冲洗装置对小便斗内部进行冲洗。
[0003]而目前的落地式小便斗的排水结构,一般是在小便斗的排水口处直接形成排水管,并与下水管道连接。而现有的落地式小便斗都是采用陶瓷材料制成,如果将排水管与小便斗之间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会使陶瓷的制作工艺复杂、成型困难。特别是针对小流量的小便斗,其陶瓷的成型工艺更为复杂。并且采用一体式结构的小便斗,当小便斗在长时间使用过后,由于排水管是与小便斗一体成型的,所以排水管无法拆卸,不利于排水管的清洗和维修工作,清洗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小便斗排水结构,以便于对排水管的清洗和维修工作,并且可将该排水结构应用于小流量的小便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小便斗排水结构,包含开设在小便斗上的排水孔、固定在所述排水孔内的排水管、插入所述排水孔内并套设在所述排水管上的
渠盖;
[0006]所述渠盖内具有腔体,且所述腔体分别与所述排水管和所述排水孔导通;
[0007]所述排水管的外圆表面具有一个污物承接面,所述污物承接面延伸至所述排水孔的孔壁,隔开所述排水孔;
[0008]水流向下流入所述排水孔,经所述污物承接面后向上流入所述渠盖的腔体,水流通过所述渠盖的腔体后,向下从所述排水管流出。
[000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只在小便斗上开设排水孔,并在排水孔内固定一根排水管,且在排水管上套设渠盖。使用时,水流是向下流入排水孔内的,并经过排水管的污物承接面后向上流入渠盖的腔体,水流通过渠盖的腔体后,再向下从排水管中流出。因排水管与小便斗之间是采用分体式的结构,所以简化了小便斗的制作工艺,并且可将排水管单独从小便斗内拆卸下来进行清理和维修工作,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清洗效果,更加人性化。另外,由于排水管和小便斗之间是采用分体式的结构,所以该种结构同样适用于小流量的落地式便斗,增加了该排水结构的通用性。
[0010]另外,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抵住所述渠盖的支撑部,通过支撑部可使排水管与渠盖的腔体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从而使渠盖的腔体与排水管之间进行导通。另外,由于支撑部抵住渠盖,所以使渠盖不能完全封闭住排水孔的进口端,通过支撑部可使渠盖与排水孔的进口端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导致排水孔与外部大气连通。在排水时,水流是通过排水孔和渠盖之间的间隙进入排水孔内的,当水流流入排水孔内并经过排水管的污物承接面后,会向上流入渠盖的腔体,然后再由排水管和渠盖腔体之间的间隙流入排水管中,最后由排水管将污水排出。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含延所述排水管外圆表面轴向分布的凸筋;所述凸筋的端部高于所述排水管的进口,所述排水管通过所述凸筋抵住所述渠盖。由于支撑部是分布在排水管外圆表面的凸筋,并且凸筋的端部要高于排水管进口端的高度,从而使排水管与渠盖腔体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实现排水管与渠盖腔体之间的导通。
[0012]并且,所述凸筋向径向延伸至所述渠盖腔体的内壁,隔开所述渠盖的腔体。另外,所述凸筋至少设有两组,并均匀分布在所述排水管的外圆表面。由于凸筋向径向直接延伸到了渠盖腔体的内壁,导致渠盖的腔体被分布在排水管外圆的凸筋分割成若干条水路,并且各水路之间是互不连通的。当水流从排水管外圆的污物承接面流入渠盖的腔体中时,由于渠盖的腔体被分割成了若干条水路通道,所以在相同的水流量下,可进一步增加每条水路中的水压,使之更快的从渠盖的腔体中流入排水管内排出,进一步节省小便斗的用水量。
[0013]另外,所述渠盖设有抵在所述排水孔进口端的加强部。并且,所述加强部包含延所述渠盖外圆表面分布的加强筋;所述渠盖通过所述加强筋抵在所述排水孔的进口端。另外,所述加强筋至少设有两组,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渠盖的外圆表面。由于渠盖的外圆表面设有抵在排水孔进口端的加强筋,通过加强筋可以加强对渠盖在排水孔进口端的固定性能,避免小便斗在进行冲洗时,由于水压的作用,导致渠盖左右晃动,影响正常使用。
[0014]另外,所述排水孔的部分孔壁向内收紧形成用于固定所述排水管的支座,所述支座内形成安装孔;所述排水管至少有部分插入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排水管的污物承接面位于所述支座的上方。由于排水孔内部形成支座,且支座内还形成有安装孔,在安装时,只需将排水管插入支座内的安装孔内即可,安装非常方便。
[0015]另外,所述排水管上还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污物承接面的下方,所述污物承接面通过所述密封圈抵在所述支座的上表面。通过密封圈可增加排水管与支座安装孔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污水通过安装孔泄漏到小便斗外。
[0016]并且,所述排水管出口端的管壁具有环状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抵住所述支座的下端面。由于排水管的出口端的管壁具有环状的凸起部,当排水管在进行安装时,该凸起部是抵住支座的下端面,通过凸起部和污物承接面对支座的夹紧力将排水管固定在支座的安装孔内。通过凸起部可进一步增加排水管与安装孔连接的牢固性。
[0017]另外,所述安装孔的形状为波浪状的环形结构。由于安装孔采用的是波浪状的环形结构,类似梅花形,当安装孔与排水管出口端环状凸起部的管壁进行配合时,可进一步增加排水管固定的牢固性。并且,当排水管出口端的管壁凸起部穿过安装孔时,将排水管旋转一定角度,使排水管的凸起部抵住安装孔的梅花形结构的凹陷部,从而将排水管固定在支座的安装孔内。当要取出排水管进行清洗和维修时,再将排水管旋转一定的角度,使排水管的凸起部对准安装孔的梅花形结构的凸起部,此时排水管在密封圈的弹力作用下,自动从安装孔内脱出,便于取出排水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小便斗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小便斗排水结构的装配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小便斗排水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小便斗排水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小便斗排水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2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小便斗排水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含开设在小便斗I上的排水孔2、固定在排水孔2内的排水管3、插入排水孔2内并套设在排水管3上的渠盖4。渠盖4内具有腔体5,且腔体5分别与排水管3和排水孔2导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水管3的外圆表面具有一个污物承接面6,污物承接面6延伸至排水孔2的孔壁,隔开排水孔2。
[0025]由于只在便斗上开设排水孔2,并在排水孔2内固定一根排水管3,且在排水管3上套设渠盖4。使用时,水流是向下流入排水孔2的,并经排水管3的污物承接面6后向上流入渠盖4的腔体5内,水流通过渠盖4的腔体5后,再向下从排水管3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因排水管3是与小便斗之间采用分体式的结构,所以简化了小便斗的制作工艺,并且可将排水管3单独的从小便斗内拆卸下来进行清理和维修工作,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清洗效果,更加人性化。另外,由于排水管3和小便斗之间是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该种结构同样适用于小流量的落地式便斗,增加了该排水结构的通用性。
[0026]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水管3上设有抵住渠盖4的支撑部,导致排水管3与渠盖4的腔体5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间隙,从而使渠盖4的腔体5与排水管3之间进行导通。另外,由于支撑部抵住渠盖4,所以使渠盖4不能完全封闭住排水孔2的进口端,通过支撑部可使渠盖4与排水孔2的进口端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导致排水孔2与外部大气连通。在排水时,水流是通过排水孔2和渠盖4之间的间隙进入排水孔2内的,当水流流入排水孔2内并经过排水管3的污物承接面6后,会向上流入渠盖4的腔体5,然后再由排水管3和渠盖腔体5之间的间隙流入排水管3中,最后由排水管将污水排出。
[0027]值得一提的是,支撑部包含延排水管3外圆表面轴向分布的凸筋12,凸筋12的端部高于排水管3的进口端,排水管3通过凸筋12抵住渠盖4,从而使排水管3与渠盖4的腔体5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实现排水管3与渠盖4腔体之间的导通。
[002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水孔2的部分孔壁向内收紧形成用于固定排水管3的支座9,支座9内形成安装孔8。排水管3至少有部分插入安装孔8内,且排水管3的污物承接面6抵在支座9的上端面。在安装时,只需将排水管3插入支座9内的安装孔8即可,安装非常方便。
[0029]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水管3出口端的管壁具有一个环状的凸起部10。在安装时,将排水管3的凸起部10抵住支座9的下端面,通过凸起部10和污物承接面6对支座9的夹紧力,将排水管3固定在支座9的安装孔8内,通过凸起部10可进一步增加排水管3与安装孔8连接的牢固性。
[0030]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小便斗排水结构,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在于: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水管3上还套设有密封圈11,密封圈11位于污物承接面6的下方,污物承接面6通过密封圈11抵在支座9的上表面。
[003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密封圈11可增加排水管3与安装孔8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污水通过安装孔8泄漏到小便斗外。并且当排水管3固定好之后,由于密封圈11 一般是由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系数,通过密封圈11的回弹力可进一步加强凸起部10和污物承接面6对支座9的夹紧力,使排水管3的固定更为牢固。
[0032]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小便斗排水结构,第三实施方式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在于: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排水管3外圆表面设有多组凸筋12,各组凸筋12均向径向延伸至渠盖4腔体的内壁,隔开渠盖4的腔体5。比如说,在排水管3外圆表面设有三组凸筋12,则将渠盖4的腔体5隔成3条独立的水路。并且,多组凸筋12可均匀分布在排水管3的外圆表面。
[0033]由于凸筋12向径向直接延伸到了渠盖4腔体的内壁,导致渠盖4的腔体5被凸筋12分割成若干条水路,并且各水路之间是互不连通的。当水流从排水管3的污物承接面6流入渠盖4的腔体5中时,因渠盖4的腔体5被分割成了若干条水路通道,所以在相同的水流量下,可进一步增加每条水路中的水压,使之更快的从渠盖4的腔体5中流入排水管3内排出,进一步节省小便斗的用水量。
[0034]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小便斗排水结构,第四实施方式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渠盖4上还设有抵在排水孔2进口端13的加强部,如图5所示。该加强部包含延渠盖4外圆表面分布的加强筋7。渠盖4通过加强筋7抵在排水孔2的进口端13,另外加强筋7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渠盖4的外圆表面。由于渠盖4的外圆表面设有抵在排水孔2进口端13的加强筋7,通过加强筋7可以加强对渠盖4在排水孔2进口端13的固定性能,避免小便斗在进行冲洗时,由于水压的作用,导致渠盖4左右晃动,影响正常使用。
[0035]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小便斗排水结构,第五实施方式是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在于:安装孔8的形状为波浪状的环形结构,类似梅花形。当排水管3插入支座9的安装孔8内时,当排水管3出口端的管壁凸起部穿过安装孔8时,将排水管3旋转一定角度,使排水管3的凸起部10抵住安装孔8的梅花形结构的凹陷部,从而将排水管3固定在支座9的安装孔8内。当要取出排水管3进行清洗和维修时,再将排水管3旋转一定的角度,使排水管3的凸起部对准安装孔8的梅花形结构的凸起部,此时排水管3在密封圈11的弹力作用下,自动从安装孔8内脱出,便于取出排水管3。
[0036]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小便斗排水结构,包含开设在小便斗上的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便斗排水结构还包含:固定在所述排水孔内的排水管、插入所述排水孔内并套设在所述排水管上的渠盖; 所述渠盖内具有腔体,且所述腔体分别与所述排水管和所述排水孔导通; 所述排水管的外圆表面具有一个污物承接面,所述污物承接面延伸至所述排水孔的孔壁,隔开所述排水孔; 水流向下流入所述排水孔,经所述污物承接面后向上流入所述渠盖的腔体,水流通过所述渠盖的腔体后,向下从所述排水管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便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抵住所述渠盖的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便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含延所述排水管外圆表面轴向分布的凸筋; 所述凸筋的端部高于所述排水管的进口,所述排水管通过所述凸筋抵住所述渠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便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向径向延伸至所述渠盖腔体的内壁,隔开所述渠盖的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便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至少设有两组,均匀分布在所述排水管的外圆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便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渠盖设有抵在所述排水孔进口端的加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便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包含延所述渠盖外圆表面分布的加强筋; 所述渠盖通过所述加强筋抵在所述排水孔的进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便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至少设有两组,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渠盖的外圆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小便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的部分孔壁向内收紧形成用于固定所述排水管的支座,所述支座内形成安装孔; 所述排水管至少有部分插入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排水管的污物承接面位于所述支座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便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上还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污物承接面的下方,所述污物承接面通过所述密封圈抵在所述支座的上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小便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出口端的管壁具有环状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抵住所述支座的下端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便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形状为波浪状的环形结构。
【文档编号】E03D13/00GK203452169SQ201320510416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方宇, 夏涤华 申请人: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