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井口抗断混凝土井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下水道井口抗断混凝土井盖,由井口框和井口盖构成,井口盖为混凝土层内埋设纵横交叉的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横交叉的钢筋的上侧铺一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并一块浇注于混凝土层内;所述的井口盖的周边设有等距离排列的“T”形拉紧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的线头绕过“T”形拉紧块内的钢筋柱;所述的井口框的上壁设有与井口盖周边的“T”形拉紧块相对应配合的“T”形槽。该井盖,不仅具有原有的强度,而且具有一定的柔性,避免了当水泥板被压裂、压碎时落下成为空洞,导致行人踩入或落下;由于采用了“T”形拉紧块扣接,所以便于快速安装或更换,同时也提到了抗拉性能。
【专利说明】下水道井口抗断混凝土井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道井口井盖的改进,属环卫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裂碎而不断的下水道井口抗断混凝土井盖。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下水道井口所使用的井盖,有铸铁井盖、玻璃钢井盖、钢筋混凝土井盖。采用铸铁井盖,虽然强度高,但容易被盗,易腐蚀,为了防盗,有的增加了安装鼻和锁扣,这就增加了使用成本。为了降低使用成本,特别在中小城市,大多还是采用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井口盖,钢筋为纵横交叉埋于混凝土内,周边呈圆形,使用的时候直接盖在井口框上。这种筋混凝土井口盖,使用方便,造价低,所以也没人偷。但这种筋混凝土井口盖的不足在于:由于钢筋纵横交叉的网孔较大,所以强度低,很容易被压裂碎,压裂碎后的水泥板落下,成为一个空洞,行人如不注意,就会踩到压裂碎的位置,轻则掉进一根腿,造成损伤,重则掉进一个人去,导致重伤,或者导致生命危险事故。对于压裂碎的井口盖,目前的处理方法是:在压裂碎井口盖的井口一侧放置一个警示物体,让行人注意,过段时间后再换上新的。为了增加强度,有的采用了钢丝网,但承载能力比采用钢筋的井盖下降。通过检索可知,目前尚未见既采用钢筋,保持足够的承载强度;又具有一定的柔性,即便是压裂碎也不会出现空洞,可防止行人掉入井内的井口盖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一定的强度,又具有一定的柔性,即便是压裂碎也不会出现空洞,可防止行人掉入井内的下水道井口抗断混凝土井盖。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下水道井口抗断混凝土井盖,由井口框和井口盖构成,井口盖盖在井口框上,井口盖为混凝土层内埋设纵横交叉的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横交叉的钢筋的上侧铺一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的网孔直径2-4cm,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同纵横交叉的钢筋一块浇注于混凝土层内;所述的井口盖的周边设有等距离排列的“T”形拉紧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的线头绕过“T”形拉紧块内的钢筋柱;所述的井口框的上壁设有与井口盖周边的“T”形拉紧块相对应配合的“T”形槽,井口盖周边的“T”形拉紧块卡入井口框的相对应的“T”形槽内。
[0005]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井口盖周边的“T”形拉紧块设有4-8个。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下水道井口抗断混凝土井盖,由于在井盖内增加嵌入了一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所以不仅具有原有的强度,而且具有一定的柔性,避免了当水泥板被压裂、压碎时落下成为空洞,导致行人踩入或落下,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由于井口盖和井口框是通过“T”形拉紧块扣接,所以便于快速安装或更换,同时也提到了抗拉性能。【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俯视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A-A剖视示意图。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井口盖俯视示意图。
[001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井口框俯视示意图。
[0011]图中:1、井口框;2、井口盖;21、混凝土层;22、纵横交叉的钢筋;2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3、“T”形拉紧块;4、“Τ”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照图1、图2、图3、图4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下水道井口抗断混凝土井盖,由井口框I和井口盖2构成,井口盖2盖在井口框I上,井口盖2为混凝土层21内埋设纵横交叉的钢筋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横交叉的钢筋22的上侧铺一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2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23的网孔直径2-4cm,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23同纵横交叉的钢筋22 —块浇注于混凝土层21内,这样,即便是井口盖2被压碎,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23的网孔直径较小,所以也不会使混凝土碎块落下,成为空洞,从而避免了行人踩入或落入井内;所述的井口盖2的周边设有等距离排列的“T”形拉紧块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23的线头绕过“T”形拉紧块3内的钢筋柱,从而进一步的增加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23的结合拉力;所述的井口框I的上壁设有与井口盖2周边的“T”形拉紧块3相对应配合的“T”形槽4,井口盖2周边的“T”形拉紧块3卡入井口框I的相对应的“T”形槽4内,以方便井口盖2与井口框I的快速安装或更换。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井口盖2周边的“T”形拉紧块3设有4-8个。
[0014]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为现有技术,其具有高强度的性能,其纤维抗拉强度是钢丝的16倍,因此具有很强的抗拉性能,所以,当井口盖断裂后,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的拉力下,断裂的碎块不会落下。
【权利要求】
1.下水道井口抗断混凝土井盖,由井口框(I)和井口盖(2)构成,井口盖(2)盖在井口框(I)上,井口盖(2)为混凝土层(21)内埋设纵横交叉的钢筋(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横交叉的钢筋(22)的上侧铺一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2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23)的网孔直径2-4cm,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23)同纵横交叉的钢筋(22)—块浇注于混凝土层(21)内;所述的井口盖(2)的周边设有等距离排列的“T”形拉紧块(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网(23)的线头绕过“T”形拉紧块(3)内的钢筋柱;所述的井口框(I)的上壁设有与井口盖(2)周边的“T”形拉紧块(3)相对应配合的“T”形槽(4),井口盖(2)周边的“T”形拉紧块(3)卡入井口框(I)的相对应的“T”形槽(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井口抗断混凝土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口盖(2)周边的“T”形拉紧块(3)设有4-8个。
【文档编号】E03F5/04GK203546757SQ201320722244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7日
【发明者】李茂实, 郑宪忠 申请人:李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