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89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包括水电站两侧的堤坝,两侧的堤坝相互平行或者逐渐靠近,在每个堤坝上均设置有一条下导轨、以及上导轨,下导轨和上导轨均是从堤坝的远端向水电站逐渐上升分布,还包括一个打捞网、以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绳索将打捞网在下导轨和上导轨上移动。本实用新型打捞网的四个角分别安装在上导轨、下导轨内,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绳索或者是导向杆拖动打捞网向水电站移动,并将水面的漂浮物全部打捞起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清污机清理杂物的方式而言,不仅增加了清理的面积,极大地提高了杂物的清除率,而且其本身的重量远远小于清污机的重量,减少了设备运行的功率,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电站的杂物清理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水电站是靠水力来发电的,多数中小水电站通过导流明渠来引水,而导流明渠往往是依山而建,风吹日晒后会将山上的树技木头等污物,引入水轮机而将其叶片打碎而破坏水电机组。因此排污工作在水电站是非常重要的,据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各中小水电站的排污,基本上都采用传统的拦污栅加人工辅助清污的方式,效率低下、经常造成通水不畅、水源损失严重,排污作业时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极其危险,排污质量低下,破坏水电站设备常有发生,从而给电站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清污机是清除附着在拦污栅上杂物(一般称污物)的机械设备。在污物较多的水库或河道上,为保证水电站或泵站得以安全、正常地运行,常需设置清污机,以便在不停机和不放空水库的条件下进行清污。清污机具有耙斗:带有梳齿的清污抓斗;齿耙:带有梳齿的清污刮板。耙斗式清污机按安装方式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耙斗的开闭方式分为绳索式和液压驱动式;回转齿耙式清污机一般与拦污栅做成整体,动力装置分为液压马达驱动和电动机驱动,回转齿耙式清污机的清污刮板传动装置宜采用回转式输送链。我国水电站的排污,都是采用拦污栅形式,用人工清除污物,效率低,经常造成通水不畅,水源严重损失,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极不安全,排污效果差,损害电站设备常有发生。
[0003]目前的清污机存在一些缺陷:清污的范围有限,通过水力而堆积的杂物面积宽、厚度小,而清污机的工作面积小,难以清除干净,只能清理一次后,等待水力的作用将杂物重新堆积后再行清理,每次都不能清理干净;清污机的耙爪和耙斗重量大,需要较大功率的传动机构带动,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解决目前的水电站清污机存在的工作面小、清除能力差、清除不干净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包括水电站两侧的堤坝,两侧的堤坝相互平行或者逐渐靠近,在每个堤坝上均设置有一条下导轨、以及上导轨,下导轨和上导轨均是从堤坝的远端向水电站逐渐上升分布,还包括一个打捞网、以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绳索将打捞网在下导轨和上导轨上移动。本实用新型是安装在水电站的堤坝上的,水电站的堤坝一般呈平行的结构或者是呈八字形,水流经过水电站发电,水面的漂浮物聚集在水道的上方,根据这个特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堤坝的相对侧面上安装两个条导轨即: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导轨和下导轨均采用倾斜的安装方式,从远端到水电站的方向逐渐上升,还包括一个打捞网,使用时,打捞网的四个角分别安装在上导轨、下导轨内,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绳索或者是导向杆拖动打捞网向水电站移动,并将水面的漂浮物全部打捞起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清污机清理杂物的方式而言,不仅增加了清理的面积,极大地提高了杂物的清除率,而且其本身的重量远远小于清污机的重量,减少了设备运行的功率,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0007]所述的打捞网包括展开后呈矩形的网,在网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设置有一排穿孔环,在上方的一排穿孔环内安装有一条牵引绳,在网的上方安装有沿网的上边缘分布的气囊带。本实用新型打捞网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在矩形的网上方安装一条气囊带,在网的上方和下方边缘处设置穿孔环,通过在上方的穿孔环内安装牵引绳,使用时,在网下方边缘的穿孔环内穿入导向杆或者是导向绳,将网散开在所要清理的区域边缘,然后向气囊内充入气体,气囊充气后迅速涨大并浮出水面,气囊在水面形成一定的围栏高度,将网向水电站移动,最后收起牵引绳和导向杆,将水面的杂物包裹在网内,利用起重机械进行提升和转移就可以完成清理工作,本实用新型的打捞清理装置,对现有的网进行了改进,解决了现有的清污机工作范围狭窄、清理不干净的问题。
[0008]所述的气囊带包括多个独立的气囊,任意两个相邻的气囊之间通过最小压力阀连接。气囊带是由多个独立的气囊构成的,如此的结构可以使得气囊带的长度可以通过增减气囊的数量而调节,提高了其整体的实用性,相邻两个气囊之间采用最小压力阀连接,当向开口端的气囊内充入气体时,气囊内的空气压强达到最小压力阀的最小值时,最小压力阀导通,气体进入到相邻的气囊内,从而实现气囊的逐个充气、上浮,具有明显的上浮动作,便于观察和操作,而且多个气囊构成气囊带的方式也便于围合成不同的形状,增加了实用性。
[0009]所述气囊包括一个横截面呈矩形的顶部,顶部的下方连接一个宽度逐渐缩小的锥部,所述的网连接在锥部的下方。为了使得气囊在使用时漂浮在水面形成围栏,围栏应当具有一定的高度形成拦截能力,采用横截面上宽下窄的结构,上方的顶部横截面呈矩形,下方的锥部逐渐缩小,在使用时,锥体状的下部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气囊保持一个方向,避免翻动,而且锥形的底部安装网,也使得网的重力为气囊的定向提供了外力,避免其转动。
[0010]所述锥部全部没入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网的重力。
[0011]所述顶部的高度H为2(T40cm。本实用新型顶部的高度H为2(T40cm,使用时,锥部基本上没入水中,而顶部浮于水面,2(T40cm的高度可以保证形成围栏。高度过低不易形成拦截能力,高度太高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增加了翻转的可能性。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3]I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打捞网的四个角分别安装在上导轨、下导轨内,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绳索或者是导向杆拖动打捞网向水电站移动,并将水面的漂浮物全部打捞起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清污机清理杂物的方式而言,不仅增加了清理的面积,极大地提高了杂物的清除率,而且其本身的重量远远小于清污机的重量,减少了设备运行的功率,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0014]2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气囊带是由多个独立的气囊构成的,如此的结构可以使得气囊带的长度可以通过增减气囊的数量而调节,提高了其整体的实用性,相邻两个气囊之间采用最小压力阀连接,当向开口端的气囊内充入气体时,气囊内的空气压强达到最小压力阀的最小值时,最小压力阀导通,气体进入到相邻的气囊内,从而实现气囊的逐个充气、上浮,具有明显的上浮动作,便于观察和操作,而且多个气囊构成气囊带的方式也便于围合成不同的形状,增加了实用性;
[0015]3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采用横截面上宽下窄的结构,上方的顶部横截面呈矩形,下方的锥部逐渐缩小,在使用时,锥体状的下部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气囊保持一个方向,避免翻动,而且锥形的底部安装网,也使得网的重力为气囊的定向提供了外力,避免其转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电站导轨的安装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捞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囊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1]1-网,2-穿孔环,3-水电站,4-牵引绳,5-气囊带,51-顶部,52-锥部,6-最小压力阀,7-堤坝,8-下导轨,9-上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0023]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是安装在水电站3的堤坝7上的,水电站3的堤坝7 —般呈平行的结构或者是呈八字形,水流经过水电站发电,水面的漂浮物聚集在水道的上方,在堤坝7的相对侧面上安装两个条导轨即:上导轨9和下导轨8,上导轨9和下导轨8均采用倾斜的安装方式,从远端到水电站3的方向逐渐上升,还包括一个打捞网,使用时,打捞网的四个角分别安装在上导轨9、下导轨8内,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绳索或者是导向杆拖动打捞网向水电站移动,并将水面的漂浮物全部打捞起来;其中打捞网包括网1,网I的结构与现有的网结构相同,对其强度要求能够承受一定的重力和拉力,在展开后呈矩形的网I上方安装一条气囊带5,在网I的上方和下方边缘处分别设置一排穿孔环2,在上方的穿孔环2内安装牵引绳4,气囊带5包括多个独立的气囊,任意两个相邻的气囊之间通过最小压力阀6连接,每个气囊包括一个横截面呈矩形的顶部51,顶部51的下方连接一个宽度逐渐缩小的锥部52,网I连接在锥部52的下方,顶部51的高度H为2(T40cm,锥部52全部没入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网I的重力;使用时,在网下方边缘的穿孔环2内穿入导向杆或者是导向绳,将网I散开在所要清理的区域边缘,网I的四个角固定在绳索上,然后向气囊带5内充入气体,气囊充气后迅速涨大并浮出水面,气囊在水面形成一定的围栏高度,绳索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牵引网I的角落沿上导轨9、下导轨8移动,最后收起牵引绳和导向杆,将水面的杂物包裹在网内,利用起重机械进行提升和转移就可以完成清理工作。[0024]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包括水电站(3)两侧的堤坝(7),两侧的堤坝(7)相互平行或者逐渐靠近,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堤坝(7)上均设置有一条下导轨(8)、以及上导轨(9),下导轨(8)和上导轨(9)均是从堤坝(7)的远端向水电站(3)逐渐上升分布,还包括一个打捞网、以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绳索将打捞网在下导轨(8)和上导轨(9)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捞网包括展开后呈矩形的网(1),在网(I)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设置有一排穿孔环(2),在上方的一排穿孔环(3)内安装有一条牵引绳(4),在网(I)的上方安装有沿网(I)的上边缘分布的气囊带(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带(5)包括多个独立的气囊,任意两个相邻的气囊之间通过最小压力阀(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一个横截面呈矩形的顶部(51),顶部(51)的下方连接一个宽度逐渐缩小的锥部(52),所述的网(I)连接在锥部(52)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部(52)全部没入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网(I)的重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水电站的水面杂物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51)的高度H为2(T40cm。
【文档编号】E02B15/10GK203583449SQ20132080001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王瑛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