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透水的混凝土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881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透水的混凝土井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盖,具体是一种能透水的混凝土井盖。包括井盖和与其配合的井圈;所述的井盖和与其配合的井圈均为能够透水的透水混凝土井盖和井圈;所述的井圈的截面为∟形,所述的在所述的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在井盖本体中设有钢筋网片,在所述的井盖本体上设有4个安装孔;安装孔的圆心距井盖本体圆心距离为300-350毫米,对称布置;井盖本体能盖合在透水混凝土井圈下端向内伸出的台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等地面水可以通过透水混凝土流进雨水井、污水井中。耐候性强:耐酸碱腐蚀,不生锈,电绝缘,耐磨;使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一种能透水的混凝土井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盖,具体是一种能透水的混凝土井盖。
【背景技术】
[0002]现有雨水井、污水井的井盖主要是由铸铁制成,铸铁井盖回收利用价值高,因此被盗严重。井盖被盗后,路面留下陷阱,当有车辆包括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通过时,极容易出事故,即使行人行走也往往掉下陷阱,轻则受伤,重则死亡,这方面报导的实例很多。
[0003]另一方面,铸铁井盖与普通预制混凝土井盖均不能透水,雨水难以收集。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透水的混凝土井盖。
[0005]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能透水的混凝土井盖,包括井盖和与其配合的井圈;所述的井盖和与其配合的井圈均为能够透水的透水混凝土井盖和井圈;所述的井圈的截面为L形,所述的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在井盖本体中设有钢筋网片,在所述的井盖本体上设有4个安装孔;安装孔的圆心距井盖本体圆心距离为300-350毫米,对称布置;井盖本体能盖合在透水混凝土井圈下端向内伸出的台上。
[0006]优选的,所述的井盖本体是放置在透水混凝土井圈向内伸出的台上的圆柱形盖体,其井盖直径为700毫米和800毫米两种,厚度为100-120毫米。
[0007]优选的,所述的井盖本体的抗折强度> 240kN ;残余变形≤0.92mm ;最大干容重为
2.0kN/m3。
[0008]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孔的直径为50毫米。
[0009]所述的井圈由井圈壁和与其连体的向内伸出的台组成,优选的,其抗折强度≥240kN ;残余变形..( 0.92mm ;最大干容重:2.0kN/m3。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等地面水可以通过透水混凝土流进雨水井、污水井中。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安全:优异的抗压、抗折、耐候性能,不易损坏;②防盗:材料无回收价值,自然防盗,能彻底杜绝“城市黑洞”事故的发生;③美化环境:多彩的颜色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适合多种场合,配合景观环境;④生态环保:能使雨水等地面水充分回收,变废为宝产品规格齐全:可根据需要定制任意规格低噪音:稳定性好,车辆行驶不产生噪音;且具有优良的吸声特性,降低地面噪声;⑦耐候性强:耐酸碱腐蚀,不生锈,电绝缘,耐磨;使用寿命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0014]图3井圈结构示意图;[0015]图4是图3的剖面图;
[0016]图5是井盖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图5的剖面图。
[0018]图中:1-井盖;1.1-井盖本体;1.2_安装孔;1.3、钢筋网片,2-井圈;2.1-井圈壁;2.2-井圈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能透水的混凝土井盖由井盖I和与其配合的井圈2组成;所述的井盖I和与其配合的井圈2均为能够透水的透水混凝土井盖和井圈。
[0021]如图3和图4所示,井圈2的截面为L形。由井圈壁2.1和与其连体的向内伸出的台2.2组成,透水混凝土井圈壁与透水混凝土井圈台联成整体,密不可分,且整体制作而成;其抗折强度≥240kN ;残余变形:≥0.92mm ;最大干容重:2.0kN/m3。
[0022]如图5和图6所示,井盖I包括井盖本体1.1,在井盖本体1.1中设有钢筋网片
1.3,在所述的井盖本体1.1上设有4个安装孔1.2 ;安装孔1.2的圆心距井盖本体圆心距离为300-350毫米,对称布置;井盖本体1.1能盖合在透水混凝土井圈2下端向内伸出的台上。所述的井盖本体1.1是放置在透水混凝土井圈向内伸出的台上的圆柱形盖体,其井盖直径为700毫米和800毫米 两种,厚度为100-120毫米。井盖本体1.1的抗折强度> 240kN ;残余变形< 0.92mm ;最大干容重为2.0kN/m3。其上的安装孔1.2的直径为50毫米。
[0023]本实施例透水混凝土是不用细骨料的混凝土,混凝土骨料的最小粒径为5毫米,最大粒径为32.5毫米,是由水泥浆直接粘接粗骨料而成的,混凝土中留下很多孔隙通道,形成透水混凝土。
【权利要求】
1.一种能透水的混凝土井盖,其特征是,包括井盖(1)和与其配合的井圈(2);所述的井盖(1)和与其配合的井圈(2)均为能够透水的透水混凝土井盖和井圈;所述的井圈(2)的截面为L形,所述的井盖(1)包括井盖本体(1.1),在井盖本体(1.1)中设有钢筋网片(1.3),在所述的井盖本体(1.1)上设有4个安装孔(1.2);安装孔(1.2)的圆心距井盖本体圆心距离为300-350毫米,对称布置;井盖本体(1.1)能盖合在透水混凝土井圈(2)下端向内伸出的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透水的混凝土井盖,其特征是,所述的井盖本体(1.0是放置在透水混凝土井圈向内伸出的台上的圆柱形盖体,其井盖直径为700毫米和800毫米两种,厚度为100-12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透水的混凝土井盖,其特征是,所述的井盖本体(1.0的抗折强度≥240kN ;残余变形≤0.92mm ;最大干容重为2.0kN/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混凝土井盖,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孔(1.2)的直径为5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透水的混凝土井盖,其特征是,所述的井圈(2)由井圈壁(2.1)和与其连体的向内伸出的台(2.2)组成,其抗折强度≥240kN;残余变形:≤0.92mm ;最大干容重:2.0kN/m3。
【文档编号】E03F5/04GK203701257SQ201420066682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4日
【发明者】宋功业 申请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