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口除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14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雨水口除污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雨水口除污架,其设置于雨水口,所述除污架包括粗孔罩、细孔罩和拉杆,所述粗孔罩上端对应雨水口设有向外扩展的沿边,所述粗孔罩架设于细孔罩上,所述拉杆穿过粗孔罩和细孔罩底部设有的通孔后,将粗孔罩和细孔罩固定为一体,所述粗孔罩和细孔罩的底部和侧壁分别设有网孔,所述粗孔罩上网孔的面积大于细孔罩上网孔的面积。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雨水口设置雨水口除污架,粗孔罩能够截留较大的污染物如果皮、树叶、纸片等,细孔罩能够截留较小的污染物如泥沙、金属屑末,最后污染物较少的雨水流入排水管道,能够去除雨水口固体污染物,消除或减少水污染,避免固体污染物堆积在井身堵塞排水管道。
【专利说明】雨水口除污架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外道路排水工程领域,特别涉及雨水口除污架。

【背景技术】
[0003]雨水口指的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水的设施,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由进水箅、井身及支管等组成。雨水口是雨水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道路、广场草地,甚至一些建筑的屋面雨水首先通过篦子汇入雨水口,再经过连接管道流入河流或湖泊。雨水口是雨水进入城市地下的入口,收集地面雨水的重要设施,把天降的雨水直接送往城市河湖水系的通道,既是城市排水管系汇集雨水径流的瓶颈,又是城市非点源污染物进入水环境的首要通道。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在设置除污装置,能够去除雨水口固体污染物,消除或减少水污染,避免固体污染物堆积在井身堵塞排水管道的雨水口除污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雨水口除污架,其设置于雨水口,所述除污架包括粗孔罩、细孔罩和拉杆,所述粗孔罩上端对应雨水口设有向外扩展的沿边,所述粗孔罩架设于细孔罩上,所述拉杆穿过粗孔罩和细孔罩底部设有的通孔后,将粗孔罩和细孔罩固定为一体,所述粗孔罩和细孔罩的底部和侧壁分别设有网孔,所述粗孔罩上网孔的面积大于细孔罩上网孔的面积。
[0007]采用以上结构,除污架安装在雨水口时,粗孔罩的沿边搭在雨水口的肩台上,支撑起整个除污架。所述粗孔罩上网孔的面积大于细孔罩上网孔的面积,能够将较大体积的污染物留在粗孔罩内,泥沙、金属屑末等微小体积的污染物通过粗孔罩后留在细孔罩,污染物较少的雨水流入排水管道。拉杆将粗孔罩和细孔罩固定为一体,方便取出除污架进行污染物清理。
[0008]所述拉杆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上端设有拉把,第二拉杆下端设有挡板,所述第二拉杆穿过细孔罩底部通孔后,挡板与细孔罩底部通孔配合固定,所述第一拉杆穿过粗孔罩底部通孔后与第二拉杆通过螺纹连接,粗孔罩底部通孔周侧卡压于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之间。拉把方便对拉杆进行操作,拉杆结构简单,方便拆卸,能够将除污架固定为一体。
[0009]所述粗孔罩的竖截面为梯形槽,细孔罩的竖截面为矩形槽。采用此种结构,粗孔罩的侧壁与细孔罩的侧壁不贴合,方便雨水从粗孔罩流入细孔罩。
[0010]所述拉杆的高度小于细孔罩的高度。既能实现拉杆的功能,又能保证拉杆的高度不超出雨水口,造成不便。
[0011]所述粗孔罩的网孔为矩形网孔,细孔罩的网孔为圆形网孔。
[0012]所述细孔罩底部的通孔为沉孔,沉孔与拉杆下端的挡板配合后,整个细孔罩的底面是平整的,在去除污染物时,将除污架提出来后,可以平正地放在地面,方便操作。
[0013]所述细孔罩的上部设有溢流口。雨水量大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溢流口流入排水管,而不会造成雨水来不及流入排水管,滞留在雨水口附近。
[001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雨水口设置雨水口除污架,粗孔罩能够截留较大的污染物如果皮、树叶、纸片等,细孔罩能够截留较小的污染物如泥沙、金属屑末,最后污染物较少的雨水流入排水管道,能够去除雨水口固体污染物,消除或减少水污染,避免固体污染物堆积在井身堵塞排水管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将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雨水口除污架的粗孔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雨水口除污架的细孔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雨水口除污架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雨水口除污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4中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雨水口除污架的粗孔罩1,所述粗孔罩I的竖截面为梯形槽,粗孔罩I底部设有的通孔11,所述粗孔罩I上端对应雨水口设有向外扩展的沿边12,粗孔罩I底部和侧壁分别设有网孔13,所述网孔13为矩形网孔。
[002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雨水口除污架的细孔罩2,所述细孔罩2的竖截面为矩形槽,细孔罩2底部设有的通孔21,所述通孔21为沉孔,沉孔与拉杆3下端的挡板321配合后,整个细孔罩2的底面是平整的,在去除污染物时,将除污架提出来后,可以平正地放在地面,方便操作,细孔罩2底部和侧壁分别设有网孔22,所述细孔罩2的上部设有溢流口23,雨水量大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溢流口 23流入排水管,而不会造成雨水来不及流入排水管,滞留在雨水口附近。
[0023]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雨水口除污架的拉杆3包括第一拉杆31和第二拉杆32,所述第一拉杆31上端设有拉把311,第二拉杆32下端设有挡板321,所述第二拉杆32穿过细孔罩2底部通孔21后,挡板321与细孔罩2底部通孔21配合固定,所述第一拉杆31穿过粗孔罩I底部通孔11后与第二拉杆32通过螺纹连接,粗孔罩I底部通孔11周侧卡压于第一拉杆31与第二拉杆32之间。拉把311方便对拉杆3进行操作,拉杆3结构简单,方便拆卸,能够将除污架固定为一体。所述拉杆3的高度小于细孔罩2的高度。既能实现拉杆3的功能,又能保证拉杆3的高度不超出雨水口,造成不便。
[0024]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雨水口除污架,所述粗孔罩I架设于细孔罩2上,所述拉杆3的第一拉杆31穿过细孔罩2底部的通孔21后,挡板321固定于通孔21内,第二拉杆32从粗孔罩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与第一拉杆31连接,粗孔罩I底部通孔11的周侧卡压于第一拉杆31和第二拉杆32之间,使粗孔罩I和细孔罩2固定为一体,则除污架组装完成,将组装好后,将除污架安装在雨水口,粗孔罩I的沿边12搭在雨水口的肩台上,支撑起整个除污架。粗孔罩I上网孔13的面积大于细孔罩2上网孔22的面积,能够将较大体积的污染物留在粗孔罩I内,泥沙、金属屑末等微小体积的污染物通过粗孔罩I后留在细孔罩2,污染物较少的雨水流入排水管道。拉杆3将粗孔罩I和细孔罩2固定为一体,方便取出除污架进行污染物清理。采用粗孔罩I为梯形槽,细孔罩2为矩形槽的结构,使粗孔罩I的侧壁与细孔罩2的侧壁不贴合,方便雨水从粗孔罩I流入细孔罩2。
[0025]清理污染物时,打开雨水口的箅子,用手抓住第一拉杆31上的拉把311,将除污架从雨水口取出。取出除污架后,将除污架平放在地面上,用手抓住拉把311逆时针旋转,将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拉杆31和第二拉杆32分离。随后便可单独取出粗孔罩I和细孔罩2,清除掉上面的固体污染物。清理干净后,将除污架重新组装好,安装回雨水口。
[0026]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雨水口设置雨水口除污架,粗孔罩I能够截留较大的污染物如果皮、树叶、纸片等,细孔罩2能够截留较小的污染物如泥沙、金属屑末,最后污染物较少的雨水流入排水管道,能够去除雨水口固体污染物,消除或减少水污染,避免固体污染物堆积在井身堵塞排水管道。
【权利要求】
1.雨水口除污架,其设置于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污架包括粗孔罩、细孔罩和拉杆,所述粗孔罩上端对应雨水口设有向外扩展的沿边,所述粗孔罩架设于细孔罩上,所述拉杆穿过粗孔罩和细孔罩底部设有的通孔后,将粗孔罩和细孔罩固定为一体,所述粗孔罩和细孔罩的底部和侧壁分别设有网孔,所述粗孔罩上网孔的面积大于细孔罩上网孔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除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上端设有拉把,第二拉杆下端设有挡板,所述第二拉杆穿过细孔罩底部通孔后,挡板与细孔罩底部通孔配合固定,所述第一拉杆穿过粗孔罩底部通孔后与第二拉杆通过螺纹连接,粗孔罩底部通孔周侧卡压于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除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孔罩的竖截面为梯形槽,细孔罩的竖截面为矩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除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高度小于细孔罩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除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孔罩的网孔为矩形网孔,细孔罩的网孔为圆形网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除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孔罩底部的通孔为沉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除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孔罩的上部设有溢流口。
【文档编号】E03F5/14GK204139303SQ201420099634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6日
【发明者】陈源喜, 阙文豪 申请人:福建博大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