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27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公共的总给水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供水系统,包括蓄水箱和设于蓄水箱上的可向用户输水的输送管,所述蓄水箱内设有一可向蓄水箱内加水并使蓄水箱内的水沿同一方向流动的布水装置;所述输送管上设有进水口和可使进水口始终位于水面下方的漂浮装置。布水装置,在向蓄水箱内加水的同时可充分带动蓄水箱内的水沿同一方向运动,避免死水的产生,进而可提供给居民卫生的水源,输水管可避免漂浮在水面上的杂质进入输水管,同时也可避免沉于蓄水箱底部的杂质进入输水管内,保证居民用水的清洁。
【专利说明】供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公共的总给水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供水系统是分布在居民住宅楼顶的一种调蓄构筑物,为三层以上的用户供水,解决了三层以上居民用水高峰时,水压偏低而导致供水能力差的用水问题,缓解了管网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在地震、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供居民使用。
[0003]供水系统一般包括包括蓄水箱,蓄水箱上设有与市政供水管连接的进水管和向用户输水的出水管,但靠近蓄水箱边缘处总一部分水始终滞留,无法运动,尤其是一些多边形的蓄水箱,其犄角处的水很难排出,一段时间后,无法排出的水会变成死水,滋生细菌,严重破坏了供水箱内的水质。且蓄水箱内容易落入杂质,杂质会漂浮在水面,随水进入出水管,而将出水管设在蓄水箱底部,则会导致箱底的杂质进入出水管,而将水安置在蓄水箱的中部,则当水位低于出水管时就无法实现出水,过大的杂质还会堵住出水管,清理起来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产生死水,能为居民提供卫生水源的供水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供水系统,包括蓄水箱和设于蓄水箱上用于向用户输水的输送管,所述蓄水箱内设有一可向蓄水箱内加水并使蓄水箱内的水沿同一方向流动的布水装置;所述输送管上设有进水口和可使进水口始终位于水面下方的漂浮装置。设置该布水装置,在加水的同时可带动蓄水箱内的水沿同一方向运动,即使是犄角处的水也会随着水的运动而充分运动,进而避免蓄水箱内产生死角,保证蓄水箱内的水质;而该结构的输水管可使进入输水管内的水均为蓄水箱内中间部分的水,可避免蓄水箱底部和浮于水面的杂质进入输水管内保证了所输送的水的卫生状况。
[0006]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管具有进水段和将蓄水箱内的水输送至蓄水箱外的出水段,所述进水口设于进水段上,所述漂浮装置设于进水段的上端。该设置的输水管可方便对输送管进行清洁,同时安装拆卸更加容易,所输送的水更加清洁卫生。
[0007]作为优选,所述进水段为能随漂浮装置上下移动的柔性软管。该柔性软管的材质柔软,随漂浮物运动更加自然,输水的效果更好。
[0008]作为优选,所述漂浮装置为可浮于水面的浮球。该设置的漂浮装置结构简单,容易生产,且浮动力好。
[0009]作为优选,所述布水装置为沿蓄水箱周向分布的直管,直管上设有沿同一方向倾斜的直管出水孔。该直管布及蓄水箱长度方向上的个个角落,充分带动蓄水箱内的水运动,而其沿同一方向上的倾斜的直管出水孔,增大了水冲出时的冲击力,加快了蓄水箱内水的运动速度,进一步增强了输水效果。
[0010]作为优选,沿所述蓄水箱内壁一圈设有一主管,所述直管与主管相连通。设置主管只需一个进水口就可实现对所有直管的供水,更加方便。
[0011]作为优选,所述布水装置为沿蓄水箱周向分布的立管,立管顶部设有出水喷头。该结构可水在蓄水箱上部和下部之间进行来回运动,保证了蓄水箱的水质,同时设置了立管可避免喷头位置过低而带动蓄水箱底部的杂质运动。
[0012]作为优选,所述布水装置为沿蓄水箱周向分布的倾斜管,倾斜管的末端设有倾斜出水孔;沿所述蓄水箱内壁一圈设有一底管,所述倾斜管与底管相连通。该设置可使蓄水箱内的水运动形成漩涡,而逐渐带动蓄水箱内所有的水运动,而设置底管只需在底管上设置一进水口就可实现对倾斜管进行供水,十分方便。
[0013]作为优选,所述蓄水箱的底部设有一容纳杂质的凹部,该凹部连接一排污管。设置该凹部有利于对蓄水箱内杂质的收集,而设置排污管可快速排出凹部内的杂质,更加方便清洁蓄水箱。
[0014]作为优选,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泵。设置该排污泵只需打开排污泵就能进行排污,加快了排污的速度。
[00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布水装置在向蓄水箱内加水的同时可充分带动蓄水箱内的水沿同一方向运动,避免死水的产生,进而可提供给居民卫生的水源,输水管可避免漂浮在水面上的杂质进入输水管,同时也可避免沉于蓄水箱底部的杂质进入输水管内,保证居民用水的清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不,一种供水系统,包括蓄水箱I和输送管2,输送管2设于蓄水箱I上,输送管2用于向用户输水,所述蓄水箱I为矩形箱,当然蓄水箱I也可以是圆形或除矩形以外的多边形水箱;所述蓄水箱I内设有一布水装置,布水装置可向蓄水箱I内加水,并在加水的过程中使蓄水箱I内的水沿同一方向流动,设置该布水装置,在向蓄水箱I内加水的同时可充分带动蓄水箱I内的水沿同一方向运动,而水朝一个方向运动会产生漩涡,漩涡会随水运动而越来越大,进而带动整个蓄水箱内的水运动,避免蓄水箱内死水的产生,保证蓄水箱内水质卫生,进而可提供给居民卫生的水源。所述布水装置进水处连接一进水泵。设置该进水泵可增大水压,进水时的力度更大,更加有利于带动蓄水箱内的水运动;所述布水装置为沿蓄水箱I周向分布的直管3,每一直管上设有沿同一方向倾斜的直管出水孔31,每一直管上还设有连接进水管的直管加水口,进水管连接市政供水管网,且进水管穿设于蓄水箱I的侧壁,而直管3竖直置于蓄水箱I的犄角处;输水时,水从市政管网进入进水管,然后进入直管3内,再从直管3上的直管出水孔排出,排出过程中产生强大冲击力推动蓄水箱I内的水一起运动,而全部直管3上的出水孔都沿同一方向倾斜,进而能充分带动蓄水箱内全部的水朝同一方向运动,进而避免死水的产生,保证了居民的用水安全,同时倾斜设置的出水孔出水更加顺畅,减小了在出水过程中因冲击直管内壁产生的冲力损耗,进而增大了出水时的冲击力,能有足够的动力带动一些角落里的水运动。
[0021]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2上设有进水口 24和可使进水口 24始终位于水面下方的漂浮装置23,所述漂浮装置23为漂浮球,该漂浮球由泡沫材料制成,并可浮于水面,当然还可以是空心塑料球,或者是其他形状的可浮于水面的漂浮物,该设置可使进入输水管2内的水为蓄水箱I内水的中间部分,既可避免漂浮在水面上的杂质进入输水管,同时也可避免沉于蓄水箱I底部的杂质进入输水管内,保证居民用水的清洁;具体的,所述输送管2具有出水段21和进水段22,所述出水段21穿设于蓄水箱I的下部,出水段21的一端连入居民家中的供水管,另一端与进水段22下端连接,所述进水口 24设于进水段22的侧面,所述漂浮装置23设于进水段22的上端,且出水段21为硬质的钢管,而进水段22为柔性软管,具体为薄橡胶管,进水段22可随漂浮装置上下移动,即漂浮装置随水位高低而上下浮动,进而使进水段22随水位高低而上下移动,保证任何水位下进水段都能进水,且该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0022]优选的,所述蓄水箱I的底部设有一容纳杂质的凹部11,该凹部11连接一排污管6,且容纳杂质的凹部11由蓄水箱I底部中间下凹形成,在水旋转过程中会形成漩涡,将杂质带至该凹部内,更加容易集中处理,而设置排污管可将杂质从排污管中排出,更加方便清理。为了进一步加快清理速度和增强清理效果,所述排污管6上设有排污泵,在排水时,打开排污泵,强大的吸力作用可将凹部11内的杂质吸出蓄水箱I外,清理更加容易。
[0023]实施例2
[002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布水装置还包括一主管4,主管4绕蓄水箱I内壁一圈设置,该主管4位于蓄水箱I的底部,所述直管3的底部与主管4相连通;主管4上设有连接进水管的主管加水口,水从主管加水口进入主管4内,然后分至各直管3上,再从直管3上的直管出水孔沿同一方向排出,而强大的出水冲力带动蓄水箱I内所有的水沿同一方向运动,该设置只需一个进水管就可实现对蓄水箱内加水,同时带动蓄水箱内的水运动,避免死水的产生。
[0025]实施例3
[0026]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布水装置为沿蓄水箱I周向分布的立管,具体的,立管位于蓄水箱I的犄角处,且立管顶部设有出水喷头,立管的侧面连通进水管,设置该喷头可在喷水时带动蓄水箱下部的水向上运动,而蓄水箱上部的水又回至蓄水箱下部,形成回流;立管的长度为水箱长度的十分之一,即避免长度过长无法充分带动蓄水箱内的水进行运动,又可避免立管长度过短而将蓄水箱底部的杂质带出。
[0027]实施例4
[0028]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布水装置为沿蓄水箱I周向分布的倾斜管,且倾斜管均贴紧蓄水箱I内壁设置,每一倾斜管上设有与进水管连接的入水口,每一倾斜管的顶部末端设有倾斜出水孔,而倾斜管的长度为4-8CM,倾斜的角度的50° ,该设置的倾斜管出水量大,在出水时可充分带动水沿同一方向运动,还可避免将蓄水箱底部的杂质带出。
[0029]实施例5
[0030]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布水装置还包括一底管,所述底管绕蓄水箱I内壁一圈设置,而所述倾斜管设于底管上,所有的倾斜管均朝同一方向倾斜,倾斜管的底端与底管连通,所述底管上设有一连接进水管的底管加水口,该布水管制的出水量大,且只需连接一个进水管就可实现对蓄水箱加水,使用时水从进水管进入底管,然后分至各倾斜管上,再从倾斜出水孔中向同一方向排出,充分带动了蓄水箱内的水运动,避免死水的产生。
[0031]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供水系统,包括蓄水箱(I)和设于蓄水箱(I)上的用于向用户输水的输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I)内设有一可向蓄水箱(I)内加水并使蓄水箱(I)内的水沿同一方向流动的布水装置;所述输送管(2)上设有进水口(24)和可使进水口(24)始终位于水面下方的漂浮装置(2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2)具有进水段(22)和将蓄水箱(I)内的水输送至蓄水箱外的出水段(21),所述进水口( 24 )设于进水段(22 )上,所述漂浮装置(23)设于进水段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段(22)为能随漂浮装置(23)上下移动的柔性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装置(23)为可浮于水面的浮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装置为沿蓄水箱(I)周向分布的直管(3),直管(3)上设有沿同一方向倾斜的直管出水孔(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蓄水箱(I)内壁一圈设有一主管(4),所述直管(3)与主管(4)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装置为沿蓄水箱(I)周向分布的立管,立管顶部设有出水喷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装置为沿蓄水箱(I)周向分布的倾斜管,倾斜管的末端设有倾斜出水孔;沿所述蓄水箱(I)内壁一圈设有一底管,所述倾斜管与底管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I)的底部设有一容纳杂质的凹部(11),该凹部(11)连接一排污管(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6)上设有排污泵。
【文档编号】E03B11/12GK203924229SQ201420270624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6日
【发明者】池万青 申请人:池万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