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底式海上升压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坐底式海上升压站,包括底部支撑结构和固定在底部支撑结构上面的平台结构,所述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可充放液体的沉垫,所述沉垫上部连接有用于固定支撑所述平台结构的多个支撑柱。本实用新型的坐底式海上升压站结构,易于海上施工,不需要采用打桩方式等固定平台结构,受海床沙砾影响不大,节省海上施工时间,节约成本,在我国海洋施工装备短缺的情况下,具有很大优势。
【专利说明】一种坐底式海上升压站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力发电及潮流能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坐底式海 上升压站。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阶段,我国海上风电尚处于起步阶段,已建成海上风电场包括江苏如东潮间 带风电场和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由于距离陆地较近,此两处风电场升压站按照传统的方 式建在岸边陆地上,而对于未来海上风电向深水发展,远离陆地,建设海上升压站势在必 行。
[0003] 现有海上升压站结构型式,基本借鉴海洋平台结构型式,采用导管架基础结构,上 部采用三层或者多层海洋平台组块结构形式。由于导管架结构体型较大,结构复杂,结构较 重,不易于建造和海上施工安装,而且由于体积大、结构重对海上运输和吊装船要求较高, 增加了建造和施工成本。因此,这在我国目前海上风电施工设备短缺的情况下带来了挑战。
[0004] 另一方面,对于导管架结构来说,适用于相对较深水域,而对于浅水水域及潮间带 风场来说目前仍缺少合适的升压站结构形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坐底式海上升压站,使其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受海床沙砾影响小,对施工设备要求低,节省海上作业时间,节省成本等优点,从而克服现 有的升压站结构体型较大,结构复杂,结构较重,不易于建造和海上施工安装等不足。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种坐底式海上升压站,包括底部支撑结构和固定在底部支撑结构上面的平台结 构,所述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可充放液体的沉垫,所述沉垫上部连接有用于固定支撑所述平 台结构的多个支撑柱。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沉垫为箱型结构。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包括坚直向支撑柱以及斜向支撑柱。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沉垫的外侧还设有固定于海底、用于支撑所述平台结构的立柱。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结构包括一位于海面之上的平台甲板,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 在所述平台甲板底部。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甲板侧方设有靠船件及可通向平台甲板的爬梯。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甲板上设有变电站设备、生活楼和控制室。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甲板上还设有防雷设备和吊装设备。
[0015]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6] (1)由于采用可充放液体的沉垫,本实用新型的坐底式海上升压站整体结构简单, 受海床沙砾影响不大,不需要采用打桩方式等固定平台结构,施工方便,对施工设备要求 低,节省海上作业时间,节省成本。当升压站平台更换位置及拆除时,还可以通过把沉垫内 的水排出,平台甲板又可以浮起,用动力驳船拖走,方便快捷。
[0017] (2)由于只设置了一层平台夹板,变电设备、生活楼、控制室等结构布局紧凑,在建 造和施工时,变电设备、生活楼等安装可在陆地完成,而且不需要海上吊装作业,在我国海 洋施工装备短缺的情况下,此种坐底式结构对施工吊装船舶等要求较低,具有很大优势。
[0018] (3)本实用新型的坐底式海上升压站结构形式也适合于浅水水域及潮间带风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 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坐底式海上升压站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平台夹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坐底式海上升压站,包括底部支撑结构和固 定在底部支撑结构上面的平台结构,所述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可充放液体的沉垫1,所述沉垫 1上部连接有用于固定支撑所述平台结构的多个支撑柱。
[0023] 所述支撑柱包括坚直向支撑柱11以及斜向支撑柱12。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支撑柱的规格、数量及排布,以形成简化稳固的支撑基础。
[0024] 为进一步加强支撑,所述沉垫1的外侧还可以增设固定于海底、用于支撑所述平 台结构的立柱2。
[0025] 如图1所示,所述沉垫为箱型结构,所述平台结构包括一位于海面之上的平台甲 板3,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平台甲板3底部。所述坚直向支撑柱11位于箱型沉垫的 中间部位,斜向支撑柱12连接箱型沉垫1与平台甲板3的端部。
[0026]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甲板3侧向设有靠船件及可通向平台甲板3的爬梯(图中未 示出),以满足维护人员和技术人员上下平台甲板的需要。
[0027] 请配合参阅图2,平台甲板3上设有生活楼6和控制室5以及变电站设备4,所述 变电站设备4包括变压器及配电设备,具体包括两台主变压器、高压配电设备、中压配电设 备、低压配电设备及站用变压器设备等。平台甲板3上还设有防雷设备7和吊装设备8,用 于保证平台安全及满足设备维护与更换的需要。生活楼6和控制室5可以满足维护人员生 活和工作需要。此外,平台甲板3的四周还设有护栏31,用于进一步保证安全。
[002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底式海上升压站结构平台,结构简单、易于建造,方便施工、 易于安装。具体实施施工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0029] 在规划好安装升压站平台的场址位置,预先平整海床,保证海床表面平缓;对于坐 底式升压站平台在岸边码头组装完成后,同步完成变电设备4、控制室5、生活楼6、避雷设 备7及吊装设备8的安装,然后通过动力驳船拖运到风电场现场后,通过往沉垫1内灌水, 使沉垫1坐到海底,通过基础结构自身重量以及沉垫1内的水重量固定升压站平台。沉垫 1坐到海底后平台甲板3仍能露出海面,不受海水侵蚀。
[0030] 平台坐底完毕后,可以进行电缆布线、设备调试等。
[0031] 当升压站平台需要更换位置及拆除时,此种坐底式结构可以通过把沉垫1内的水 排出,平台甲板3又可以浮起,用动力驳船拖走,方便快捷。
[0032]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坐底式海上升压站结构,易于海上施工, 不需要采用打桩方式等固定平台结构,受海床沙砾影响不大,节省海上施工时间,节约成 本;而且所有变电设备、生活楼等安装可在陆地完成,不需要海上吊装作业,此外,本实用新 型的坐底式海上升压站结构形式也适合于浅水水域及潮间带风场。在我国海洋施工装备短 缺的情况下,此种坐底式结构对施工吊装船舶等要求较低,具有很大优势。
[003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 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坐底式海上升压站,包括底部支撑结构和固定在底部支撑结构上面的平台结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可充放液体的沉垫,所述沉垫上部连接有用于固定 支撑所述平台结构的多个支撑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底式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垫为箱型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底式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坚直向支 撑柱以及斜向支撑柱。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底式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垫的外侧还设有固 定于海底、用于支撑所述平台结构的立柱。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坐底式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结构包 括一位于海面之上的平台甲板,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平台甲板底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底式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甲板侧方设有靠 船件及可通向平台甲板的爬梯。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底式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甲板上设有变电 站设备、生活楼和控制室。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坐底式海上升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甲板上还设有防 雷设备和吊装设备。
【文档编号】E02B17/00GK203866804SQ201420287301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吴永祥, 贾法勇 申请人: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