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871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包括服务区雨水管网末端、前期雨水弃流装置、雨水收集池、雨水处理池、清洁水池、雨水回用系统;所述服务区雨水管网末端为服务区地下雨水收集管网的最终排放口;所述前期雨水弃流装置为手动式三通阀弃流装置;所述雨水收集池包括池体和鼓风通气系统;所述雨水处理池包括2个格栅、排污管、过滤器、MBR膜生物反应器、紫外消毒系统;所述雨水回用系统包括雨水回用泵和回用管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可避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资源直接外排、白白浪费的问题,将雨水资源收集起来回用于服务区绿化或冲厕,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收集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高速公路沿线设施是指高速公路沿线的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工区、停车区等。其中服务区规模最大、车流量和人流量也最大,这导致服务区存在耗水量大的问题,同时,由于当前服务区雨水均通过服务区雨水管网排出场外,也存在水资源大量浪费的现象。然而,资料显示,我国现在高速公路已建成6万5千多公里,在汛期能积累大量水量,同时水质较好。但通过高速公路现有的排水系统并连接集水系统,将收集的雨水再利用的却比较少。
[0003]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大动脉,目前,高速公路的大部分路段都是建设在远离城市或乡镇的郊外,高速公路中间常常种植有绿化带。对于远离城市或乡镇的某些高速公路的绿化带,由于不能及时进行灌溉而出现枯萎的情况。由于远离城市或乡镇,用水罐车进行灌溉会增加养护成本,同时,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我国高速公路雨水收集工作还没有得到重视,离规模化具有巨大的距离。因此,采取措施减少服务区新水用量以及提高回用水量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高效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服务区雨水管网末端1、前期雨水弃流装置2、雨水收集池3、雨水处理池4、清洁水池5、雨水回用系统6 ;所述服务区雨水管网末端I为服务区地下雨水收集管网的最终排放口 ;所述前期雨水弃流装置2为手动式三通阀弃流装置;所述雨水收集池3包括池体和鼓风通气系统;所述雨水处理池4包括2个格栅41、排污管45、过滤器42、MBR膜生物反应器43、紫外消毒系统44 ;所述雨水回用系统6包括雨水回用泵62和回用管网61。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所述鼓风通气系统包括位于池体底部的鼓风机31和位于池体顶部的排气管32。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所述格栅41位于雨水处理池4的前段,所述排污管45位于2个格栅41之间,所述过滤器42、MBR膜生物反应器43依次设于雨水处理池4的出水管前端;所述紫外消毒系统44位于雨水处理池4的后段顶部。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所述回用管网61采用镀锌钢管制成。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所述池体由多个镂空的PP聚丙烯塑料模块组成池体骨架。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所述塑料模块尺寸为长 100mmX 宽 500mmX 高 400mm。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所述池体骨架的外层包着不透水的土工布。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所述池体的进水孔尺寸和出水孔尺寸均为DN150。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可避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资源直接外排、白白浪费的问题,将雨水资源收集起来回用于服务区绿化或冲厕,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示意图;服务区雨水管网末端1、前期雨水弃流装置2、雨水收集池3、鼓风机31、排气管32、雨水处理池4、格栅41、过滤器42、MBR膜生物反应器43、紫外消毒系统44、排污管45、清洁水池5、雨水回用系统6、回用管网61、雨水回用泵62。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做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16]实施例1
[0017]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服务区雨水管网末端1、前期雨水弃流装置2、雨水收集池3、雨水处理池4、清洁水池5、雨水回用系统6 ;所述服务区雨水管网末端I为服务区地下雨水收集管网的最终排放口 ;所述前期雨水弃流装置2为手动式三通阀弃流装置;所述雨水收集池3包括池体和鼓风通气系统;所述雨水处理池4包括2个格栅41、排污管45、过滤器42、MBR膜生物反应器43、紫外消毒系统44 ;所述雨水回用系统6包括雨水回用泵62和回用管网61 ;所述鼓风通气系统包括位于池体底部的鼓风机31和位于池体顶部的排气管32 ;所述格栅41位于雨水处理池4的前段,所述排污管45位于2个格栅41之间,所述过滤器42、MBR膜生物反应器43依次设于雨水处理池4的水出管前端;所述紫外消毒系统44位于雨水处理池4的后段顶部;所述回用管网61采用镀锌钢管制成;所述池体由多个镂空的PP聚丙烯塑料模块组成池体骨架;所述塑料模块尺寸为长100mmX宽500mmX高400mm ;所述池体骨架的外层包着不透水的土工布;所述池体的进水孔尺寸和出水孔尺寸均为DN150。
[0018]由于初期雨水中夹杂着大量的颗粒物以及地表沉积污染物,为了降低后期处理成本,前期降雨量2?3_均进行弃流排放。前期雨水弃流装置为手动式三通阀弃流装置,当雨水达到弃流要求时,手动扭动三通阀,弃流口关闭,雨水不再流入废水池,而是进入收集池。雨水收集池中鼓风排气系统目的为了保持雨水水质。雨水处理池中,格栅和过滤组件均为了去除雨水中悬浮物和颗粒物;MBR膜生物反应器主要对雨水进行深度处理;紫外系统目的为杀灭雨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出水达到冲厕用水标准。雨水回用系统中,回用泵的功率根据雨水回用量大小决定;回用管网采用镀锌钢管,尺寸根据回用量确定。例如,服务区有绿化面积20000m2,按照绿化用水2L/m2.d计算,绿化用水量为40m3/d ;该地区年降雨量为439mm-477.2mm,服务区道路和屋面总面积为146674m2,可收集的总雨水量为28710m3 ;排除初期雨水弃流量,年可处理回用的雨水原水量约为20000m3,根据雨水回用工程设计经验以及交通量、人流量预测结果,综合考虑确定服务区区雨水储存总容积均为150m3/d。其中雨水收集池最大收集体积200m3、雨水处理池按10m3/h设计、清洁水池体积为150m3。服务区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冲厕用水标准,设备运行稳定,由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维护两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可避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资源直接外排、白白浪费的问题,将雨水资源收集起来回用于服务区绿化或冲厕,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服务区雨水管网末端(I)、前期雨水弃流装置(2)、雨水收集池(3)、雨水处理池(4)、清洁水池(5)、雨水回用系统¢);所述服务区雨水管网末端(I)为服务区地下雨水收集管网的最终排放口 ;所述前期雨水弃流装置(2)为手动式三通阀弃流装置;所述雨水收集池(3)包括池体和鼓风通气系统;所述雨水处理池(4)包括2个格栅(41)、排污管(45)、过滤器(42)、MBR膜生物反应器(43)、紫外消毒系统(44);所述雨水回用系统(6)包括雨水回用泵(62)和回用管网(61) 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通气系统包括位于池体底部的鼓风机(31)和位于池体顶部的排气管(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41)位于雨水处理池(4)的前段,所述排污管(45)位于2个格栅(41)之间,所述过滤器(42)、MBR膜生物反应器(43)依次设于雨水处理池(4)的出水管前端;所述紫外消毒系统(44)位于雨水处理池(4)的后段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用管网(61)采用镀锌钢管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由多个镂空的PP聚丙烯塑料模块组成池体骨架。
6.根据权利要求5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模块尺寸为长10CtamX宽50CtamX高400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骨架的外层包着不透水的土工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进水孔尺寸和出水孔尺寸均为DN150。
【文档编号】E03F5/14GK203924206SQ201420347982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李沛沛, 赵兵, 王建辉, 贾春峰, 贾凡, 朱二刚, 贺胜义, 高伟, 王振 申请人: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