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夹脚蹲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62231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防夹脚蹲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夹脚蹲厕,特别是一种用于防止蹲厕夹住儿童脚的防夹脚蹲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蹲厕,常有儿童的脚踩在蹲厕弯曲管的入口内不能拔出,由于蹲厕与水泥地板凝固在一起,很难将蹲厕打烂,同时打烂蹲厕也会造成儿童的脚损伤,造成消防队也难以施救的困局,一种防夹脚蹲厕已成为防止蹲厕弯曲管夹住儿童脚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夹脚蹲厕,用于防止蹲厕弯曲管入口夹住或者夹伤儿童的脚。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夹脚蹲厕包括有厕座、厕座设有蹲坑、排便口、弯曲管以及排污接口,蹲坑与排便口连通,排便口与弯曲管连通,弯曲管与排污接口连通;弯曲管的上弯曲部位设有导向孔,导向孔设有活动塞,活动塞与导向孔密封连接;导向孔与活动塞间隙配合连接,使活动塞可以沿导向孔向上移动,导向孔与活动塞之间设有密封件。防夹脚蹲厕的工作原理是:于厕座弯曲管上方设置一导向孔,于导向孔密封连接一活动塞,利用活动塞与弯曲管以及管内的水构成一个水过滤装置,防止或者减少排污接口内的臭气排出,当儿童的脚由排便口踩入弯曲管被夹住时,用手将活动塞于导向孔拉出,增加脚在弯曲管的活动空间,使脚可以于弯曲管提起,防止儿童的脚被夹住在弯曲管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防夹脚蹲厕的弯曲管设有导向孔,导向孔设有活动塞,万一儿童的脚踩入排便口内的弯曲管,可以将活动塞拉起,增加弯曲管的空间,防止弯曲管夹住或者夹伤儿童的脚。附图说明图1是防夹脚蹲厕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1所示的防夹脚蹲厕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所示图1的俯视图,防夹脚蹲厕包括有厕座1、厕座1设有蹲坑2、排便口21、弯曲管3以及排污接口4,蹲坑2与排便口21连通,排便口21与弯曲管3连通,弯曲管3与排污接口4连通;弯曲管3的上弯曲部位5设有导向孔6,导向孔6设有活动塞7,活动塞7与导向孔6密封连接;导向孔6与活动塞7间隙配合连接,活动塞7与导向孔6之间设有密封件8,活动塞7的外圈与导向孔6密封连接,活动塞7的内圈与活动塞7密封连接,减少抽气排出。为了使弯曲管3具有防夹脚的功能,使弯曲管3的上部具有向上移动的功能,弯曲管3的导向孔6位于蹲坑2的后方,导向孔6包括有上沉孔9以及下沉孔10,上沉孔9在下沉孔10上方,上沉孔9的截面积比下沉孔10的截面积大;活动塞7由上塞盖11与下防夹柱12构成,上塞盖11的截面积比下防夹柱12的截面积大,使活动塞7可以于导向孔6内拉起。为了减少臭气于弯曲管溢出,导向孔6由厕座1的后上部13直通到弯曲管3,导向孔6与弯曲管3连通,上沉孔9位于后上部13的位置,下防夹柱12的下端与弯曲管3的管上部连通;活动塞7的上塞盖11位于上沉孔9的位置,下防夹柱12位于下沉孔10,下防夹柱12的尾部14突出于下沉孔10的下孔口15;密封件8安装于导向孔6的上沉孔9,密封件8的外环圈与上沉孔9固定密封连接,密封件8的内环圈与上塞盖11的下防夹柱12密封连接,密封件8上塞盖11的下方;下沉孔10的下孔口15的位置比排污接口4的底部19低,下孔口15位于弯曲管3的水平面20的下方,用于减少排污接口4的臭气由弯曲管3直接排出。为了方便将活动塞7于导向孔6拉出,上沉孔9在靠近蹲坑2一侧设有一缺口16,上塞盖11的前侧边17位于缺口16的位置,前侧边17设有凹槽18;当儿童的脚踩入弯曲管3被夹住时,可以方便用手勾住凹槽18将活动塞7拉起,防止儿童的脚夹住在弯曲管3内;活动塞7的上塞盖11以及下防夹柱12由一体的陶瓷材料构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