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翻转挡片的下水道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4299发布日期:2018-11-07 20:16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具有翻转挡片的下水道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市政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翻转挡片的下水道盖。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建设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关注,市政建设中的一些人性化的小细节,也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

目前,很多的道路两旁还设有用于雨水、污水排放的下水道,这些下水道上盖有栅栏式的下水道盖,下雨时雨水可以通过栅栏通孔进入下水道中,用于道路排水。但这类形式的下水道盖常常发生物品掉落到下水道中的情况发生,例如行人在路边走路时,手机、钥匙、钱包等物品从手中掉落时,穿过栅栏孔进入下水道中,这是往往需要提起下水道盖将物品取出,一旦下水道中有积水时,还会引起手机的损坏,十分麻烦。

因此,本发明在此方向上进行了研究,研发了一种具有防物件掉落功能的下水道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翻转挡片的下水道盖,能在受到压力时自动翻起挡片挡住栅栏孔,防止物品掉落到下水道中。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具有翻转挡片的下水道盖,包括设有栅栏孔的盖体,所述盖体两侧设有基座,所述盖体可在该基座中上下运动,所述盖体与基座下沿之间设有垂直复位弹簧;所述盖体的下侧设有与栅栏孔相对应的翻转挡片,所述翻转挡片的一端连接在翻转轴上,所述翻转轴的两端架设在设于基座下沿上的固定块上,且翻转轴的两端固定有齿轮,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有凸块,凸块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盖体下移时带动凸块下移,并使齿轮转动,使翻转挡片翻转后挡住栅栏孔的下侧。

现有技术中的下水道盖结构简单,没有防漏功能,物品容易掉落到下水道中。本发明中,当行人走路时脚踩在盖体上之后,盖体受力压缩垂直复位弹簧并稍微下移,该过程中凸块也随之下移,其上的齿条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转动,使得翻转轴随之转动,并带动其上的翻转挡片转动使翻转挡片挡住栅栏孔,起到防漏的效果,小物件不会掉落到下水道中。行人的脚离开后,盖体在垂直复位弹簧作用下上移,同时凸块随之上移,齿条上移并使齿轮反向转动,翻转挡片复位后打开栅栏孔不影响正常的排水。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上设有槽孔或通孔,所述翻转轴的两端置于该槽孔或通孔中,起到固定、限位翻转轴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均匀设置有五条栅栏孔,所述盖体的下侧设有五片翻转挡片,盖体不受力时所述的五片翻转挡片处于竖直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在行人行走过程中,自动关闭行人脚下的下水道盖的栅栏孔,防止小物件不小心掉落到下水道中;且在行人走过后,栅栏孔能自动打开,不影响正常的排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下水道盖安装于路边的示意图。

图2为盖体与基座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下水道盖的下表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栅栏孔被关住后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盖体下压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见图1至图7,具有翻转挡片的下水道盖,包括设有栅栏孔11的盖体1,所述盖体1两侧设有基座2,所述盖体1可在该基座2中上下运动,所述盖体1与基座下沿22之间设有垂直复位弹簧121;所述盖体1的下侧设有与栅栏孔11相对应的翻转挡片3,所述翻转挡片3的一端连接在翻转轴31上,所述翻转轴31的两端架设在设于基座下沿22上的固定块32上,且翻转轴31的两端固定有齿轮33,所述盖体1的下表面设有凸块12,凸块1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轮33啮合的齿条13;所述盖体1下移时带动凸块12下移,并使齿轮33转动,使翻转挡片3翻转后挡住栅栏孔11的下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块32上设有槽孔或通孔,所述翻转轴31的两端置于该槽孔或通孔中;所述盖体1均匀设置有五条栅栏孔11,所述盖体1的下侧设有五片翻转挡片3,盖体1不受力时所述的五片翻转挡片3处于竖直状态。

本发明中的下水道盖,当行人走路时脚踩在盖体1上之后,盖体1受力压缩垂直复位弹簧121并稍微下移,该过程中凸块12也随之下移,其上的齿条13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33转动,使得翻转轴31随之转动,并带动其上的翻转挡片3转动使翻转挡片3挡住栅栏孔11,起到防漏的效果,小物件不会掉落到下水道中。行人的脚离开后,盖体1在垂直复位弹簧作用下上移,同时凸块12随之上移,齿条13上移并使齿轮33反向转动,翻转挡片3复位后打开栅栏孔11不影响正常的排水,十分方便。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