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弃流式雨水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9801发布日期:2018-07-06 20:3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雨水综合应用领域,具体涉及雨水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各种资源的迅速消耗,如:石油、天然气、淡水等。而资源过度消耗又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主题。在节能环保的理念下,雨水的综合应用无疑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利用雨水的各种设备中,雨水收集设备不仅起到收集储存雨水的作用,也是其他应用方式实现的先决条件。其中雨水罐作为一种重要的雨水收集设备,可以安放在地面上,收集自屋面或其他急流场的雨水,在罐内经过简单处理后,通过罐内自动化设备将贮水用于浇灌绿地、洗车、补充景观水、道路冲洗等多种用途。罐内通常设有水位计量装置,达到低水位时提示引入其他水源。该设备广泛应用于小型建筑、别墅、洗车场及住宅小区等区域,可就地收集就地利用雨水。但是现有的雨水罐收集到的雨水大多为初期雨水,由于初期雨水杂质含量高,不能直接用于浇灌、洗车或景观补水等,使用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著提高收集的雨水品质的塑料弃流式雨水罐。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弃流式雨水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部设置雨水进口,下部设置弃流口和人工控制出水口,所述弃流口与污水管网连接。所述雨水进口的口径大于弃流口的口径,所述弃流口处设置浮球阀。所述浮球阀呈罐体内水位低于一定高度时打开,达到一定高度时关闭的状态。优选的,所述罐体上部设置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与雨水管网连接。优选的,所述雨水进口呈竖向设置在罐体顶部,所述雨水进口处的罐体内部设置浮体堵块,所述浮体堵块与雨水进口相互配合,浮体堵块可沿导向组件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雨水进口位于罐体外的部分侧面设置第二溢流口,所述第二溢流口与雨水管网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呈竖向设置在罐体内部,所述导向柱上设置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设置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连杆与浮体堵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雨水进口侧面的罐体内壁上设置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罐体内壁的竖向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下端与限位条的一端铰接,所述限位条的另一端与浮体堵块相对。所述安装柱中部与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条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中空的金属浮球,所述金属浮球与拉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限位条远离安装柱的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雨水进口上部与离心过滤机构连接,所述离心过滤机构包括圆弧形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空腔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分隔为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三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三出口与污水管网连接,所述第二出口与雨水进口连接。优选的,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检查口,所述检查口处设置可启闭的密封盖。优选的,所述罐体由SMC材料制成,所述SMC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80份,聚苯乙烯23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7份,多孔粉石英85份,长玻纤120份,硬脂酸钡6.5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3份,N-苯基马来酰亚胺2.5份,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4.5份,二硫化钼2.5份,氧化钙2份。优选的,所述金属浮球由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合金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组成:铁80份;铬9份;镍8.5份;锰2份;硅5份;钴2;铱0.8份;钛0.5份;铌0.5份;钪0.3份;锶0.2份;钡0.2份;含钒量大于40%的钒铁二元合金8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显著的提高收集到的雨水的品质,从而提升了雨水应用的水平。具体体现在,在降雨的初期,雨水通过雨水进口进入罐体。此时由于罐体内部水位较低,浮球阀处于打开的状态,雨水直接从弃流口排出。随着降雨的进行,雨水携带的杂质也越来越少。此时由于雨水进口的口径小于弃流口,罐体内的水位逐渐上升,当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浮球阀关闭,罐体内开始收集干净的雨水并储存起来。在需要使用时,可以直接通过人工控制出水口放出使用。和传统的直接收集储存雨水的装置相比,本发明能够将初期雨水合理的弃置。大大的提高了收集到的雨水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为滑块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图4中所示结构的B-B向视图;图6为离心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7所示的一种塑料弃流式雨水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可以为多种形状,如圆柱形、长方体形等,也就是纵向截面呈圆形、方形等形状,其中优选罐体1呈圆柱形,这样的罐体1在底部淤积的杂质更少,更加便于清理。所述罐体1上部设置雨水进口2,所述的罐体1上部设置雨水进口2并不局限于罐体1上表面,例如当罐体1呈圆柱形时,所述的罐体1上部设置雨水进口2既可以是罐体1两侧端头的上部设置雨水进口2,也可以是罐体1位于上方的周面上设置雨水进口2,结合图1所示,是在罐体1位于上方的表面设置雨水进口2,实际上罐体1左右两侧端面的上部也可以设置雨水进口2。当然,如果罐体1为长方体形,则雨水进口2可以设置在罐体1上表面或罐体1前后左右侧面的上部。所述罐体1下部设置弃流口4和人工控制出水口6,当罐体1呈圆柱形时,所述的下部也就是罐体1两侧端头的下部或罐体1位于下方的周面上与上部相反的位置。当罐体1呈长方体形时,所述的下部也就是罐体1的下表面或侧面的下部。所述弃流口4与污水管网连接。所述雨水进口2的口径大于弃流口4的口径,所述弃流口4处设置浮球阀5。所述浮球阀5呈罐体1内水位低于一定高度时打开,达到一定高度时关闭的状态。也就是罐体1内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浮球阀5的浮球上浮使浮球阀5关闭,而水位低于该高度时,浮球阀5的浮球下落使浮球阀5打开。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在降雨的初期,雨水通过雨水进口2进入罐体1。此时由于初期汇水量较少,罐体1内部水位较低,浮球阀5始终处于打开的状态,雨水直接从弃流口4排出。随着降雨的进行,雨水携带的杂质也越来越少,汇水量也越来越大。通过雨水进口2进入罐体1内的雨水多于从弃流口4排出的雨水,此时罐体1内的水位逐渐上升,当水位到达设定高度时,浮球阀5关闭,罐体1内就能将干净的雨水收集并储存起来。和传统的直接收集雨水的收集装置相比,本发明能够将初期雨水合理的弃置。大大的提高了收集到的雨水的品质。在罐体1内的水使用后,罐体1内水位降低,浮球阀5打开,罐体1内剩余的雨水从弃流口4排出,进入下一个循环。为了进一步提高发明的通用性,所述罐体1上部设置第一溢流口3,所述第一溢流口3与雨水管网连接,这样一来第一溢流口3就可以将过多的雨水导入雨水管网或者其他的储存设备当中。降雨中后期的雨水虽然品质较高可以直接利用,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携带有一定的杂质。为了避免中后期雨水中的杂质在罐体1内淤积,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雨水进口2呈竖向设置在罐体1顶部,所述雨水进口2处的罐体1内部设置浮体堵块7,所述浮体堵块7与雨水进口2相互配合。所述的浮体堵块7采用轻质材料制成,能够在水中浮起,如:木制、塑料制等。浮体堵块7形状和尺寸与雨水进口2相吻合,结合图2、3所示,雨水进口2下部呈锥形,则浮体堵块7的上部呈与其大小一致的锥形。当然,浮体堵块7也不仅限上述的形状,只要能够在罐体1内水位到达峰值时堵住雨水进口2即可。所述雨水进口2位于罐体1外的部分侧面设置第二溢流口8,所述第二溢流口8与雨水管网连接,当罐体1内水位处于峰值时,浮体堵块7将雨水进口2堵住。雨水可沿第二溢流口8直接进入雨水管网。这样就显著减少了雨水中的杂质在罐体1内淤积。为了提高浮体堵块7运动的稳定性,罐体1内还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浮体堵块7可沿导向组件上下往复运动,优选的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柱9,结合图2、3、4所示所述导向柱9呈竖向设置在罐体1内部,所述导向柱9上设置燕尾槽10,所述燕尾槽10内设置滑块11,所述滑块11通过连杆12与浮体堵块7固定连接,这样一来,浮体堵块7就能沿着导向柱9上下往复运动,稳定性更高。罐体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应当对其内部进行清洗,避免在长期使用后杂质积少成多淤积堵塞弃流口4和人工控制出水口6。当然,还可以将本发明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雨水进口2侧面的罐体1内壁上设置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罐体1内壁的竖向的安装柱13,所述安装柱13下端与限位条14的一端铰接,所述限位条14的另一端与浮体堵块7相对。所述安装柱13中部与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条14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通常采用螺旋弹簧,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相似功能的部件。所述罐体1内还设置有中空的金属浮球16,所述金属浮球16与拉绳17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绳17的另一端与限位条14远离安装柱13的一端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浮体堵块7在罐体1内水位回落的过程中不会直接随着水位下降,而是被限位条14托住。只有当罐体1内的水位下降到最低时,由于金属浮球16未受到浮力的作用,其重力较大,将限位条14下拉,此时浮体堵块7不再堵住雨水进口2。这样一来,浮体堵块7就更加的稳定,不易产生晃动,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本发明的维护成本,同时这样的设置还避免了弃流口4在罐体1内水位较高时丧失弃流功能的情况发生,例如在第一次降雨时,罐体1内收集的雨水达到峰值,当降雨停止后罐体1内的水未完全使用,浮球阀5仍然处于关闭的状态,在第二次降雨时,降雨初期的雨水就会直接被罐体1收集,从而造成二次污染。当设置限位组件后,第二次降雨的初期雨水将被浮体堵块7封堵在罐体1外。当然,如果罐体1内的雨水使用较快较频繁,则可以不用设置限位组件。更好的做法是,结合图6、7所示,所述雨水进口2上部与离心过滤机构连接,所述离心过滤机构包括圆弧形的空腔18,所述空腔18内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空腔18由外侧至内侧依次分隔为第一出口19、第二出口20、第三出口21,所述第一出口19和第三出口21与污水管网连接,所述第二出口20与雨水进口2连接。雨水在进入雨水进口2之前,先经过离心过滤机构的过滤,将沉淀物和漂浮物大大的减少。具体的工作流程是,在暴雨天气,带有杂质的雨水在进入空腔18后,沿着空腔18的圆弧壁前进,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较重的沉淀物混合着一部分雨水从第一出口19排出,较轻的漂浮物混合着部分雨水从第三出口21排出。而较干净的雨水通过第二出口20进入雨水进口2。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少雨水中的杂质含量,从而提高雨水品质。在降雨较少时,雨水杂质含量高,不宜利用,此时由于雨水量少,惯性小,雨水就会沿着第三出口21直接排出。在常规情况下,降雨量适中,雨水正好通过第二出口20进入雨水进口2。为了便于检修及观察罐体1内部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最好是在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检查口30,所述检查口30处设置可启闭的密封盖。例如采用密封盖与检查口30处的罐体1铰接,然后再锁紧的方式实现可启闭。也可以是直接在检查口30和密封盖30上设置相互配合的螺纹,在开启或关闭时旋紧或旋松即可。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如果罐体1体积较大,还可以在检查口30处设置通往罐体1内部的爬梯。工作人员可以打开检查口30观察罐体1内部的情况或通过检查口30进入罐体1内部。当罐体1呈圆柱形时,由于罐体1顶面为弧面,这种情况下检查口30一般会向罐体1外延伸出一段呈直立圆柱形的颈部。当然所述的罐体1顶部也不是检查口30唯一的设置位置,还可以在罐体1两侧的端头设置检查口30,这样一来由于检查口30所在的罐体1端面为平整面,这样就更加的便于加工和密封。在此基础上罐体1上还可以设置透明的观察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窗观察罐体1内部的情况,无需打开检查口30。所述的罐体1可以由合金、塑料等制成,为了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罐体1的重量,优选所述罐体1由SMC材料制成,所述的SMC材料即是片状模塑料。所述SMC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80份,聚苯乙烯23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7份,多孔粉石英85份,长玻纤120份,硬脂酸钡6.5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3份,N-苯基马来酰亚胺2.5份,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4.5份,二硫化钼2.5份,氧化钙2份。所述SMC材料按以下方法加工制成:a.按所述重量份将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以及二硫化钼加入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多孔粉石英、硬脂酸钡和氧化钙粉末,混合均匀,得到树脂糊。b.将步骤a所得树脂糊均匀的涂敷在上下两层聚乙烯薄膜上,中间均匀沉降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长玻纤,经过挤压,使树脂糊和长玻纤充分浸润后收卷;c.将步骤b收卷好的片材,在35-45℃下增稠48小时。经过上述方法得到SMC材料性能指标如下表:测试项目单位测试标准数值弯曲强度MPaISO178-2001E190冲击强度KJ/m2ISO179-2000E93成型收缩率%ISO2577-1984E0.15成品密度g/cm3ISO1183-2004E1.75结合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采用的SMC材料,其性能指标优异。由本发明的SMC材料制成的罐体1在保证高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其重量将大大的降低。由于金属浮球16长期浸泡在雨水中,容易锈蚀,为了提高其防锈性能,所述的所述金属浮球16由合金材料制成,最好是所述合金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组成:铁80份;铬9份;镍8.5份;锰2份;硅5份;钴2;铱0.8份;钛0.5份;铌0.5份;钪0.3份;锶0.2份;钡0.2份;含钒量大于40%的钒铁二元合金8份。所述合金材料按以下方法加工制成:a.按所述重量份将铁、铬、镍、锰、硅、铌、钪、锶、钡等纯金属或金属合金进行熔炼,在炉温升高到1600℃时加入钒铁二元合金进行熔炼,接着升高炉温,在炉温升高到1800℃时加入钛、铱、钴,最后所有材料均熔炼成液态钢水。b.将上述步骤熔炼制得的钢水在熔炼炉中镇静3分钟,然后浇筑,浇筑温度维持在1800℃,浇筑在1分30秒内完成。c.浇筑完成后,冷却2小时以上出炉。经过上述步骤得到的合金材料按ISO9227的中性盐雾试验标准检测到的耐蚀性能结果如下:牌号铬含量24h48h72h本合金7.8%√√×30418.5%√√√综合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所采用的合金材料制成的金属浮球16,其耐蚀性优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生锈。所述合金的铬含量,大大低于传统304不锈钢18%-20%铬含量,不足304不锈钢铬含量的一半,但是其耐蚀性能达到了304不锈钢的水准。在传统的理解中,一般铬含量小于11%的合金钢不具备防锈性能,但是本合金在铬含量远远低于常规水平的基础上,其防锈性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