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边坡吊篮移动平台施工技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83690阅读:122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吊篮移动平台领域,尤其是一种高边坡吊篮移动平台施工技术。

背景技术:
常规高边坡加固工程的施工,如施工高边坡锚索、锚杆等通常采用脚手架来搭设施工平台。当地势险峻、坡脚施工面狭窄、岩体较破碎的高边坡加固时,搭设脚手架的施工方法不但不经济而且随坡面高度的增加脚手架的安全风险也会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此提供一种高边坡吊篮移动平台施工技术;本发明适用于高边坡作业以及不宜搭设脚手架的立面高处作业;吊篮移动平台是针对高处施工作业而搭设的可移动施工平台,它是一种锚固于高处的悬挂结构,特别是高边坡锚索、锚杆等坡面加固工程施工时,吊篮利用钢绳、坡顶锚固点悬吊并利用提升机和滚轮移动至指定施工位置,形成安全的施工平台,是一种高处施工作业中代替脚手架功能的应用技术创新。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高边坡吊篮移动平台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式进行;(1)、锚固点设置:根据坡顶实际情况选择锚固点位置,钻孔、放入钢绳锚杆、注浆,待锚杆强度达到70%以上,再垂放钢绳;(2)、安装工作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分别将工作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绕过锚杆头后安装三个钢丝绳夹,绳夹间距12-14cm,绳夹滑鞍压在工作段上,非工作段长度10-12cm;检查确认钢丝绳绳夹紧固可靠,钢丝绳绳夹螺栓拧紧的扭力矩应达到60~65N·m;分别将提升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沿坡面缓慢放下;若坡面凹凸情况严重,工作钢绳和安全钢绳从坡顶锚固点延伸到坡脚过程中,钢绳与坡面接触的地方都需要用多层土工布进行支垫处理,防止钢绳被割伤,影响钢绳质量;(3)、组装悬吊平台:按所需尺寸用钢管下料组装,组装时必须选择平整的地面安装,连接采用帮条焊连接,滚轮安装牢靠,整个平台框架必须平直,平台组件不应有歪斜、扭曲及严重锈蚀等缺陷,组装好后运至施工坡脚处;(4)、将安全锁及提升机安装就位:在吊篮悬挂处增设三根与工作钢丝绳相同型号的安全钢丝绳,每根安全钢丝绳上必须安装有不能自动复位的安全锁;安全钢丝绳得以自由通过安全锁,当吊篮发生倾斜或工作钢丝绳断裂时,吊篮框的倾斜角度达到锁绳角度时,安全锁自动夹紧安全钢丝绳确保安全,安全锁的动力要灵敏,工作可靠并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实验;在工作钢绳上装好提升机定位销,拧紧全部连接螺栓;(5)、设置独立救生绳:救生绳固定在坡顶安全绳的锚固点上,从吊篮内侧沿坡面放下,用于作业人员挂安全带;(6)、施工机具的安装:施工机具安装于悬吊平台中间部位,用钢管将其固定在平台上,并调试好,以便正常作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边坡吊篮移动平台施工技术,适用于高边坡作业以及不宜搭设脚手架的立面高处作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与搭设支架平台相比,吊篮移动平台施工快速,工、料耗费少,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源,施工安全、环保,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手动吊篮组装工艺流程图图2吊篮移动平台结构立面图图3吊篮移动平台结构侧面图图4吊篮移动平台俯视图图5吊篮移动平台高处施工断面示意图(有凹腔断面吊篮施工示意图)图6吊篮移动平台高处施工断面示意图(普通断面吊篮施工示意图)。其中:工作钢绳锚杆1和安全钢绳锚杆2;木跳板3,滚轮4;工作钢绳5,手动提升机6;安全钢丝绳7、防摆动钢绳8,安全锁9,固定锚杆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边坡吊篮移动平台施工技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所涉及的吊篮移动平台结构设计如下:吊篮移动平台主要由四部分组成,①锚固点、②悬吊平台、③提升装置、④安全装置。其一、锚固点:施作于坡顶内侧3米以外,视现场情况而定,选择岩体完整的位置设置锚固点,锚固点共有6个,3个工作钢绳锚固点(工作钢绳锚杆1),3个安全钢绳锚固点(安全钢绳锚2)。锚固点用6米长Φ16钢绳锚杆制作,钢丝绳为吊篮专用镀锌钢丝绳,强度高,耐锈蚀性能好。型号为钢丝绳Φ12,破断拉力不小于80.1KN。钢丝绳使用过程中,按《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5972的有关规定,对钢丝绳的磨损、锈蚀、短丝、异常变形等进行检验,达到报废标准即更新钢丝绳。下述计算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按极限状态下单根钢丝绳独立承载考虑):作用在钢丝绳上的拉力F=〔200kg(吊篮重)+100kg(钻机重)+300kg(3个作业人员)+360kg(6根600米的钢绳自重)〕*9.8=9408N安全系数=80100N÷9408N=8.51,达到安全要求。其二、悬吊平台:选用外径48mm,壁厚3.50mm,钢材强度等级Q235-A的钢管,采用帮条焊焊接,焊接成的长2米、宽1.4米、高1.2米的钢管结构吊篮,中间铺设木跳板3,并用铁丝捆好,用以承载作业人员及小型施工机具。吊篮内侧(靠坡壁侧)装有两个滚轮4(实心胶轮),方便吊篮在凹凸不平的坡面上升降。其三、提升装置:悬吊平台提升装置由三根工作钢绳3组成、平台靠坡壁侧由两根钢绳悬吊,外端由一根钢绳悬吊,三根工作钢绳分别装有手动提升机6,提升机采用1.6T手板葫芦。其四、安全装置:包括三根安全钢丝绳7、两根下拉防摆动钢绳8和安全锁9。三根安全钢绳锚固于坡顶锚固点,且分别装有防倾安全锁,若工作钢丝绳断裂或平台一端倾坠时,能自动锁住安全钢丝绳防止平台下降。悬吊平台外端下部对称设置两根向下的钢绳,通过固定锚杆10锚固于坡面上,防止平台左右摆动。吊篮移动平台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1):所涉及吊篮安装1、安装流程:转运材料→锚固点设置→垂放安全钢绳并安装安全锁→安装并垂放工作钢绳至地面→组装平台→自检并确认部件安装正确完整→试运行→提升机运行正常→验收合格,投入使用。2、吊篮悬挂系统的安装,手动吊篮组装工艺流程图1:(1)、锚固点设置:根据坡顶实际情况选择锚固点位置,钻孔、放入钢绳锚杆、注浆,待锚杆强度达到70%以上,再垂放钢绳。(2)、安装工作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分别将工作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绕过锚杆头后安装三个钢丝绳夹,绳夹间距12-14cm,绳夹滑鞍压在工作段上,非工作段长度10-12cm。检查确认钢丝绳绳夹紧固可靠,钢丝绳绳夹螺栓拧紧的扭力矩应达到60~65N·m。分别将提升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沿坡面缓慢放下。若坡面凹凸情况严重,工作钢绳和安全钢绳从坡顶锚固点延伸到坡脚过程中,钢绳与坡面接触的地方都需要用多层土工布进行支垫处理,防止钢绳被割伤,影响钢绳质量。(3)、组装悬吊平台:按所需尺寸用钢管下料组装,组装时必须选择平整的地面安装,连接采用帮条焊连接,滚轮安装牢靠,整个平台框架必须平直,平台组件不应有歪斜、扭曲及严重锈蚀等缺陷,组装好后运至施工坡脚处。(4)、将安全锁及提升机安装就位:在吊篮悬挂处增设三根与工作钢丝绳相同型号的安全钢丝绳,每根安全钢丝绳上必须安装有不能自动复位的安全锁。安全钢丝绳得以自由通过安全锁,当吊篮发生倾斜或工作钢丝绳断裂时,吊篮框的倾斜角度达到锁绳角度时,安全锁自动夹紧安全钢丝绳确保安全,安全锁的动力要灵敏,工作可靠并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实验。在工作钢绳上装好提升机定位销,拧紧全部连接螺栓。(5)、设置独立救生绳:救生绳固定在坡顶安全绳的锚固点上,从吊篮内侧沿坡面放下,用于作业人员挂安全带。(6)、施工机具的安装:施工机具安装于悬吊平台中间部位,用钢管将其固定在平台上,并调试好,以便正常作业。工程实例:由四川路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施工的雅泸高速公路C28合同段地灾处治工程项目,该项目重点处治K98+140-K99+270段高边坡,该边坡位于高速公路左侧,施工坡面高于已建高速公路路面5-200米,该坡面原为花岗岩人工开采坡面,坡陡且坡面岩石较破碎,裂隙发育,需要施工锚杆来加固稳定岩体。在高边坡上施工岩体锚杆需要搭设施工平台,而施工岩面的坡脚大多位于山腰,且坡脚工作面较窄,高处作业常用的方法是搭设脚手架,该段高边坡最高施工点距坡脚约100米,如果选择搭设脚手架,则属于超高脚手架,施工起来较困难,而且费工、费时、费材料、安全风险极大。经比较,创新采用吊篮移动平台施工高边坡锚索(杆),采用该技术确保了施工安全,加快了工程进度,降低了工程费用。采用吊篮移动平台施工高边坡锚索(杆)方法介绍拟定的吊篮沿坡面分区布置,实际安装时,吊篮的具体安装位置需结合锚索(杆)施工位置和坡面地势地形确定。当吊篮调试到指定位置时,锁紧限位器和安全锁,并施作两根下拉防摆钢绳,吊篮固定好后,在吊篮平台上开始钻孔、清孔、安装锚杆、注浆;施工完成后解开下拉防摆钢绳,用手板葫芦提升吊篮,移篮至下一施工点。一个锚固点对应一个竖向施工区域,当这个区域施工完成后将吊篮放到坡脚,横向移动到下一施工区域的坡脚,重新施工该区域对应坡顶锚固点,再从下而上施工该区域,以此次循环施工。K99+050-K99+110段吊篮移动平台高处施工断面示意图图5-6。经济效益分析:该段边坡随机锚杆施工区域长约80米、平均高约75米,大约需要搭设6000平方米脚手架。同搭设脚手架方案相比,吊篮移动平台施工方案投入人工、材料少,节约了成本(见表2)。两种方案成本对比表表2由上表可见,吊篮移动平台方案成本为94000元,比用脚手架方案节约成本83700元,成本节约率为47.1%,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分析:吊篮移动平台适用于高边坡作业以及不宜搭设脚手架的立面高处作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与搭设支架平台相比,吊篮移动平台施工快速,工、料耗费少,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源,施工安全、环保,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