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9534阅读:1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按照图集要求节点选用《10J301地下筑防水构造》顶板节点常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存在局限性:⑴如果在浇筑混凝土前将外贴止水带固定,止水带下部混凝土不容易振捣密实,质量难控制;而且,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容易造成止水带偏位,密封膏嵌填质量难保证;⑵如果在浇筑混凝土后安装外贴止水带,密封膏嵌填后,混凝土终凝时间不容易掌控,导致混凝土凝固硬化,无法将外贴止水带表面面棱压人混凝土中形成整体,产生缝隙,容易造成渗漏;⑶变形缝施工完毕不能立即进行防水保护层及回填土施工,需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变形完毕后才能施工,其他工序施工期间极易造成外贴止水带破坏,且止水带暴露时间长,成品保护费用较大,由于外贴止水带面棱与混凝土形成整体,止水带一旦破坏,很难进行修复,且修复后的质量难以保证。⑷地下室顶板变形缝上表面部位混凝土如果不做上返台,平整度不易控制,容易在该部位积水,渗漏概率增加;常规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的施工方法存在的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的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地下室顶板变形缝处沿变形缝长度方向设置止水钢板;

止水钢板固定在同一个水平面;施工中止水钢板开口端向上;

将挤塑聚苯板按照变形缝高度和宽度分别镶嵌在止水钢板上、下变形缝内;

设置在上变形缝内的挤塑聚苯板为上挤塑聚苯板;

设置在下变形缝内的挤塑聚苯板为下挤塑聚苯板;

浇筑混凝土顶板,上部做混凝土返台按1%找坡;

将挤塑聚苯板表面混凝土浆清理干净,上挤塑聚苯板的上表面采用防水密封膏沿变形缝嵌填密实;

下挤塑聚苯板的下表面用刮刀嵌填密封膏后在密封膏外侧设置镀锌封堵板;

变形缝两侧镀锌封堵板采用膨胀螺栓将1.0mm厚镀锌封堵板与混凝土顶板固定连接;

上部防水密封膏嵌填后,在上部防水密封膏外侧粘贴橡胶止水带;并用膨胀螺栓固定;止水带面棱向上;

橡胶止水带外侧设置防水卷材加强层;

防水卷材加强层外侧设置防水层;

防水层外侧设置防水保护层。

所述构成混凝土顶板的混凝土初凝后,停止振捣;在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找平、压光时按1%坡度向两侧找坡;

待混凝土浇筑后达到规范要求强度后,先将挤塑聚苯板表面混凝土浆清理干净,低于混凝土表面1-2cm;在挤塑聚苯板上表面采用油性密封膏沿变形缝嵌填密实,间隔3h后再次嵌填密封膏,这样反复2-3次。

上部密封膏嵌填后,将变形缝两侧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坑洼部位采用1:2水泥砂浆抹平,在变形缝上返台上部按照图纸位置要求弹墨线;

将400mmX8mm厚外贴橡胶止水带沿一端刷专用防水胶向前粘贴,紧接着边刷胶边铺贴;

用橡皮锤均匀敲打保证止水带粘接牢固,并且在距离止水带端部50mm处用M6膨胀螺栓沿变形缝方向间隔300mm固定外贴止水带,止水带面棱向上,在止水带与混凝土相交缝隙处用聚氨酯嵌缝膏封闭。

防水卷材加强层采用4mm厚高聚物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热熔法施工,按变形缝形状将卷材剪成1000mm宽卷材附加层,在变形缝中部位置处将卷材弯曲形成凹形槽,做伸缩弯处理,凹槽开口向上。

防水层包括两层;

防水层第一层采用4mm厚高聚物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防水层第二层采用3mm厚高聚物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防水层采用热熔法施工,在变形缝中部位置处将卷材弯曲形成凹形槽,做伸缩弯处理,凹槽开口向上。

防水保护层采用70mm厚C20商品细石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施工前,先采用塑料胶带及专用胶将φ50mm的泡沫塑料棒粘贴在防水卷材伸缩弯凹槽内,后混凝土面层按照混凝土返台按照1%找平、抹面。

变形缝下侧挤塑聚苯板的下表面用刮刀嵌填密封膏后在密封膏外侧设置镀锌封堵板;镀锌封堵板采用膨胀螺栓将1.0mm厚镀锌封堵板与混凝土顶板固定连接;镀锌封堵板在变形缝中部做成弯折做成伸缩弯构造以防止结构变形造成的封堵板破坏。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施工方法,规避了混凝土顶板与外贴止水带同时施工时外贴止水带容易偏位、止水带下侧部位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外贴止水带及密封膏成品保护成本高、外贴止水带和密封膏破坏后修复难的问题;密封膏嵌填施工完毕后,再将外贴止水带将面棱朝上,用专用胶粘接后并且用膨胀螺栓固定牢固,双重保证;顶板下侧用镀锌封堵板将密封膏封堵;顶板上部做成坡度混凝土返台,有利于表面排水,减少渗漏概率;避免主体结构与顶板防水工序交叉作业而影响主体结构施工,没有施工时间限制;便于成品保护,如果外贴止水带一旦破坏可以及时更换,更换方法简便,周期短,降低成本,且能够保证整体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施工方法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图中:

1、止水钢板

2、挤塑聚苯板

3、防水密封膏

4、C30商品混凝土浇筑

5、镀锌封堵板

6、橡胶止水带

71、膨胀螺栓

72、膨胀螺栓

8.防水卷材加强层

9.防水层

10、泡沫塑料棒

11.防水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1可知,一种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地下室顶板变形缝处沿变形缝长度方向设置止水钢板;

止水钢板固定在同一个水平面;施工中止水钢板1开口端向上;

将50mm厚挤塑聚苯板2按照变形缝高度和宽度分别镶嵌在止水钢板上、下变形缝内;

设置在上变形缝内的挤塑聚苯板2为上挤塑聚苯板21;

设置在下变形缝内的挤塑聚苯板2为下挤塑聚苯板22;

浇筑混凝土顶板;

混凝土顶板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看护,必须从变形缝侧面对称缓缓放灰,保证变形缝部位混凝土振捣密实;

构成混凝土顶板的混凝土初凝后,不允许再振捣;在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找平、压光时按1%坡度向两侧找坡;

防止后期顶板变形缝部位长期聚水,减少渗漏概率。

待混凝土浇筑后达到规范要求强度后,先将挤塑聚苯板2表面混凝土浆清理干净,低于混凝土表面1-2cm;在挤塑聚苯板2上表面采用油性密封膏沿变形缝嵌填密实,间隔3h后再次嵌填密封膏,这样反复2-3次;

保证嵌填均匀密实;下部一边用刮刀嵌填一边在变形缝两侧用M6膨胀螺栓将1.0mm厚镀锌封堵板固定牢固,防止密封膏在重力作用下下坠,镀锌封堵板在变形缝中部做成弯折做成伸缩弯构造以防止结构变形造成的封堵板破坏。

将挤塑聚苯板表面混凝土浆清理干净,上挤塑聚苯板的上表面采用防水密封膏(3)沿变形缝嵌填密实;

下挤塑聚苯板的下表面用刮刀嵌填密封膏后在密封膏外侧设置镀锌封堵板;

变形缝两侧镀锌封堵板采用M6膨胀螺栓71将1.0mm厚镀锌封堵板5与混凝土顶板固定连接;

上部防水密封膏3嵌填后,在上部防水密封膏3外侧粘贴橡胶止水带6;用膨胀螺栓固定;止水带面棱向上;

上部密封膏嵌填后,将变形缝两侧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坑洼部位采用1:2水泥砂浆抹平,在变形缝上返台上部按照图纸位置要求弹墨线;

将400mmX8mm厚外贴橡胶止水带6沿一端刷专用防水胶向前粘贴,紧接着边刷胶边铺贴;

用橡皮锤均匀敲打保证止水带粘接牢固,并且在距离止水带端部50mm处用M6膨胀螺栓72沿变形缝方向间隔300mm固定外贴橡胶止水带6,橡胶止水带6面棱向上,在止水带与混凝土相交缝隙处用聚氨酯嵌缝膏封闭。

橡胶止水带6外侧设置防水卷材加强层8;

防水卷材加强层8采用4mm厚高聚物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热熔法施工,按变形缝形状将卷材剪成1000mm宽卷材附加层,在变形缝中部位置处将卷材弯曲形成凹形槽,做伸缩弯处理,凹槽开口向上。

防水卷材加强层8外侧设置防水层9;

防水层9包括两层;

防水层9第一层采用4mm厚高聚物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防水层9第二层采用3mm厚高聚物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防水层9采用热熔法施工,在变形缝中部位置处将卷材弯曲形成凹形槽,做伸缩弯处理,凹槽开口向上。

防水卷材加强层:施工前认真检查外贴止水带是否有破损现象,将破损的止水带部位进行更换;接着将基层清理干净,保证基层干燥,用长柄滚刷将基层处理剂涂刷在基层表面,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露底。

基层处理剂涂刷完毕后须经过6h以上达到干燥程度方可施行热熔法施工。方法是先按变形缝形状将卷材剪成1000mm宽卷材附加层,变形缝两侧平面上各铺400mm宽,视尺寸、形状合适后,再将卷材的底面(有热熔胶的一面),用手持汽油喷灯烘烤,待其底面呈熔融状态,即可立即粘贴在已涂刷1道密封材料的基层上,并压实铺牢,重点在变形缝部位中部做成伸缩弯防止沉降引起的破坏。

防水层施工:防水加强层验收合格后在已处理好并干燥的基层表面,按照所选卷材的宽度留出搭接缝尺寸,将铺贴卷材的基准线弹好,以便按此基准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将整卷卷材置于铺贴起始端,对准基层上已弹好的粉线,滚展卷材约1m,由1人站在卷材正面将这1m卷材拉起,另1人站在卷材底面(有热熔胶)手持液化气火焰喷枪,使火焰对准卷材与基面交接处同时加热卷材底面与基层面,待卷材底面胶呈熔融状即进行粘铺,再由一人以手持压辊对铺贴的卷材进行排气压实,这样铺到卷材端头剩下约30cm时,将卷材端头翻放在隔热板上再行熔烤,最后将端部卷材铺牢压实,重点注意在第一、二遍防水层铺贴施工中,在变形缝中部位置处将卷材弯曲形成凹形槽,做伸缩弯处理,后采用塑料胶带将φ50mm的塑料棒粘贴在防水卷材凹槽内,凹槽开口必须向上,在进行防水保护层施工时将塑料棒浇筑混凝土内,防止后期结构变形造成防水层破坏。

防水层9外侧设置防水保护层11;

防水保护层11采用70mm厚C20商品细石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施工前,先采用塑料胶带及专用胶将φ50mm的泡沫塑料棒10粘贴在防水卷材伸缩弯凹槽内,后混凝土面层按照混凝土返台按照1%找平、抹面。

蓄水试验:施工完毕后仔细检查防水层表面是否有破损现象,观感验收合格后在该部位进行蓄水试验,蓄水高度超出最高点50mm,蓄水时长24小时,百分之百无漏点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