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复合地漏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81525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渗复合地漏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一种地漏防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渗复合地漏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卫生间渗漏是个难点。楼面的建筑做法工序一般为:1.结构楼板上用砂浆找平;2.接着是聚氨酯等其他防水材料施工;3.防水上边是一层防水保护层;4.最上边开始用砂浆铺贴地砖。以往的普通地漏,安装时,为了保证卫生间楼面完成面的顺水坡度不致过大及卫生间楼面的美观,一般地漏顶往往比防水层高起3~5cm,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个蓄水的空间,一旦防水层局部有漏点,就会不停的往下层滴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渗复合地漏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大面积的推广,成本低廉,在防水层局部有漏点时,防渗效果更好,下水更快,深化加工后,可与市面现有大部分地漏组合配套使用的地漏产品,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成本更低、可有效防止漏水的预埋地漏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渗复合地漏,包括地漏外层和地漏内层,所述地漏外层与地漏内层之间为水流槽空间,所述地漏内层的中心设有地漏内芯,所述地漏内芯的上部设置有水封盖,所述水封盖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地漏外层的底部中心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地漏外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出水管、水流槽空间、地漏内芯相连通,所述地漏外层的中部设置一圈外挑防水压圈板,在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的上侧沿地漏外层周边设置有多个泄水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泄水孔设计成方形或圆形,且泄水孔等间距的排列在所述地漏外层的周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漏外层底部与地漏内层底部之间的水流槽空间的高度为5~1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的宽度为30~4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设置在距离地漏外层顶部5~6cm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封盖与地漏内芯之间设置杂物过滤网。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水管设计成外接式或内接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漏外层与地漏内层设计成整体式结构或分离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该防渗复合地漏采用UPVC材料。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漏外层内底部增设防臭浮板。

一种防渗复合地漏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1)在施工部位采用抗渗混凝土施工,板面预留洞留置尺寸,卫生间洗手盆、大便器支管及排水竖向立管使用止水套环;卫生间周边设置与结构面现浇混凝土反沿,与墙体同厚;门口处二次浇筑比卫生间施工完成面高20mm的混凝土反坎,与墙体同厚;

2)按设计地漏位置在卫生间结构模板上用非金属自攻丝预埋固定支座,定位固定完成后,将防渗复合地漏预埋部分用UPVC胶水与底座粘结牢固,并进行混凝土板面压光;

3)墙面抹灰时,混凝土反坎、反沿、结构板面不进行抹灰找平;沿风道周边浇筑比卫生间施工完成面高10~20mm,宽为50mm宽的挡水台,台顶部压光,二次浇筑防水台底部用堵漏灵进行根部涂刷;

4)清理基层,涂刷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涂刷至预埋部分防水压圈板上,局部低洼处用水泥浆掺1093胶水或堵漏灵刮平;

5)保护层施工前,沿顺水坡方向粘贴20*20mm海绵条,延伸至预埋部分防水压圈板处;将预埋部分与上部可调节承插式可调节高度套件,地漏上部可调节承插式可调节高度套件和泄水孔周边用海绵条包裹,形成泄水通道;

6)干硬后即可进行二次蓄水试验,确认无渗漏后,采用20~30mm厚水泥砂浆进行楼面镶贴;当地砖镶贴完成48小时后即可进行第三次蓄水实验,蓄水前需将内部结构取出用啤酒袋盛水封堵主下水口后,方能进行蓄水实验。

防渗复合地漏主要是借助底部固定支座在模板上定位,并借助支座上的止水环增加外层周边的抗渗效果,并与混凝土一次现浇成型;利用地漏隔层上设置的泄水孔排除自地砖渗到防水层上的积水,由于地漏增加的泄水孔,设置在建筑楼面以下,因而不影响地漏的防臭效果;泄水孔周边用海绵等易渗水材料包裹,并按顺水坡度用海绵条设置排水通道,因而也不会造成主管道堵塞或者泛水,地漏为上下组合式结构设置,固定支座与预埋部分采用胶接,预埋部分与上部可调节高度套件采用承插式,外层与内部地漏采用防水胶垫链接;地漏外层内底部增设防臭浮板,当外层内积水达到一定深度,防臭浮板自动上浮泄水,污水排除后防臭浮板自动下降复位,封闭主排水口。由于地漏面板高于地漏顶部,即使室内精装修,因地砖镶贴在地漏外层上,也不会因此影响精装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大面积的推广,成本低廉。

(2)本发明在普通地漏外部增加地漏外层,使地漏外层与地漏内层之间形成5~10mm的渗水空间,在防水层局部有漏点时,防渗效果更好,下水更快。

(3)本发明可将地漏外层与地漏内层设计成分离式结构,这样设计可以将地漏内层的构建更换成普通地漏,可与普通地漏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渗复合外接整体式地漏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渗复合外接整体式地漏侧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渗复合内接整体式地漏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防渗复合内接整体式地漏侧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防渗复合外接分离式地漏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防渗复合外接分离式地漏侧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防渗复合内接分离式地漏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防渗复合内接分离式地漏侧面图;

图9为本发明的防渗复合分离式地漏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漏外层;2、地漏内层;3、水封盖;4、地漏内芯;5、出水管;6、外挑防水压圈板;7、泄水孔;8、承插式可调节高度套件;9、悬浮防臭板;10、装饰层;11、楼面镶贴;12、钢筋混凝土楼板;13、预埋固定支座;14、止水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如图1-2,一种防渗复合地漏,包括地漏外层1和地漏内层2,所述地漏外层1与地漏内层2之间为水流槽空间,所述地漏内层2的中心设有地漏内芯4,所述地漏内芯4的上部设置有水封盖3,所述水封盖3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地漏外层1的底部中心设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与地漏外层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出水管5、水流槽空间、地漏内芯4相连通,所述地漏外层1的中部设置一圈外挑防水压圈板6,在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6的上侧沿地漏外层1周边设置有多个泄水孔7。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泄水孔7设计成方形,且泄水孔7等间距的排列在所述地漏外层1的周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漏外层1底部与地漏内层2底部之间的水流槽空间的高度为5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6的宽度为3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6设置在距离地漏外层1顶部5cm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封盖3与地漏内芯4之间设置杂物过滤网。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水管5设计成外接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漏外层1与地漏内层2设计成整体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漏外层1内底部增设防臭浮板。

如图9,一种防渗复合地漏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1)在施工部位采用抗渗混凝土施工,板面预留洞留置尺寸,卫生间洗手盆、大便器支管及排水竖向立管使用止水套环14;卫生间周边设置与结构面现浇混凝土反沿,与墙体同厚;门口处二次浇筑比卫生间施工完成面高20mm的混凝土反坎,与墙体同厚;

2)按设计地漏位置在卫生间结构模板上用非金属自攻丝预埋固定支座13,定位固定完成后,将防渗复合地漏预埋部分用UPVC胶水与底座粘结牢固,并进行混凝土板面压光;

3)墙面抹灰时,混凝土反坎、反沿、结构板面不进行抹灰找平;沿风道周边浇筑比卫生间施工完成面高10mm,宽为50mm宽的挡水台,台顶部压光,二次浇筑防水台底部用堵漏灵进行根部涂刷;

4)清理基层,涂刷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涂刷至预埋部分防水压圈板6上,局部低洼处用水泥浆掺1093胶水或堵漏灵刮平;

5)保护层施工前,沿顺水坡方向粘贴20*20mm海绵条,延伸至预埋部分防水压圈板6处;将预埋部分与上部可调节承插式可调节高度套件8,地漏上部可调节承插式可调节高度套件8和泄水孔7周边用海绵条包裹,形成泄水通道;

6)干硬后即可进行二次蓄水试验,确认无渗漏后,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进行楼面镶贴7;当地砖镶贴完成48小时后即可进行第三次蓄水实验,蓄水前需将内部结构取出用啤酒袋盛水封堵主下水口后,方能进行蓄水实验。

实施例2,如图3-4,一种防渗复合地漏,包括地漏外层1和地漏内层2,所述地漏外层1与地漏内层2之间为水流槽空间,所述地漏内层2的中心设有地漏内芯4,所述地漏内芯4的上部设置有水封盖3,所述水封盖3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地漏外层1的底部中心设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与地漏外层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出水管5、水流槽空间、地漏内芯4相连通,所述地漏外层1的中部设置一圈外挑防水压圈板6,在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6的上侧沿地漏外层1周边设置有多个泄水孔7。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泄水孔7设计成圆形,且泄水孔7等间距的排列在所述地漏外层1的周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漏外层1底部与地漏内层2底部之间的水流槽空间的高度为1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6的宽度为4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6设置在距离地漏外层1顶部6cm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封盖3与地漏内芯4之间设置杂物过滤网。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水管5设计成内接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漏外层1与地漏内层2设计成整体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漏外层1内底部增设防臭浮板。

如图9,一种防渗复合地漏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1)在施工部位采用抗渗混凝土施工,板面预留洞留置尺寸,卫生间洗手盆、大便器支管及排水竖向立管使用止水套环14;卫生间周边设置与结构面现浇混凝土反沿,与墙体同厚;门口处二次浇筑比卫生间施工完成面高20mm的混凝土反坎,与墙体同厚;

2)按设计地漏位置在卫生间结构模板上用非金属自攻丝预埋固定支座13,定位固定完成后,将防渗复合地漏预埋部分用UPVC胶水与底座粘结牢固,并进行混凝土板面压光;

3)墙面抹灰时,混凝土反坎、反沿、结构板面不进行抹灰找平;沿风道周边浇筑比卫生间施工完成面高20mm,宽为50mm宽的挡水台,台顶部压光,二次浇筑防水台底部用堵漏灵进行根部涂刷;

4)清理基层,涂刷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涂刷至预埋部分防水压圈板6上,局部低洼处用水泥浆掺1093胶水或堵漏灵刮平;

5)保护层施工前,沿顺水坡方向粘贴20*20mm海绵条,延伸至预埋部分防水压圈板6处;将预埋部分与上部可调节承插式可调节高度套件8,地漏上部可调节承插式可调节高度套件8和泄水孔7周边用海绵条包裹,形成泄水通道;

6)干硬后即可进行二次蓄水试验,确认无渗漏后,采用30mm厚水泥砂浆进行楼面镶贴7;当地砖镶贴完成48小时后即可进行第三次蓄水实验,蓄水前需将内部结构取出用啤酒袋盛水封堵主下水口后,方能进行蓄水实验。

实施例3,如图5-6,一种防渗复合地漏,包括地漏外层1和地漏内层2,所述地漏外层1与地漏内层2之间为水流槽空间,所述地漏内层2的中心设有地漏内芯4,所述地漏内芯4的上部设置有水封盖3,所述水封盖3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地漏外层1的底部中心设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与地漏外层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出水管5、水流槽空间、地漏内芯4相连通,所述地漏外层1的中部设置一圈外挑防水压圈板6,在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6的上侧沿地漏外层1周边设置有多个泄水孔7。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泄水孔7设计成方形,且泄水孔7等间距的排列在所述地漏外层1的周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漏外层1底部与地漏内层2底部之间的水流槽空间的高度为8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6的宽度为35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6设置在距离地漏外层1顶部5cm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封盖3与地漏内芯4之间设置杂物过滤网。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水管5设计成外接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漏外层1与地漏内层2设计成分离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漏外层1内底部增设防臭浮板。

如图9,一种防渗复合地漏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1)在施工部位采用抗渗混凝土施工,板面预留洞留置尺寸,卫生间洗手盆、大便器支管及排水竖向立管使用止水套环14;卫生间周边设置与结构面现浇混凝土反沿,与墙体同厚;门口处二次浇筑比卫生间施工完成面高20mm的混凝土反坎,与墙体同厚;

2)按设计地漏位置在卫生间结构模板上用非金属自攻丝预埋固定支座13,定位固定完成后,将防渗复合地漏预埋部分用UPVC胶水与底座粘结牢固,并进行混凝土板面压光;

3)墙面抹灰时,混凝土反坎、反沿、结构板面不进行抹灰找平;沿风道周边浇筑比卫生间施工完成面高15mm,宽为50mm宽的挡水台,台顶部压光,二次浇筑防水台底部用堵漏灵进行根部涂刷;

4)清理基层,涂刷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涂刷至预埋部分防水压圈板6上,局部低洼处用水泥浆掺1093胶水或堵漏灵刮平;

5)保护层施工前,沿顺水坡方向粘贴20*20mm海绵条,延伸至预埋部分防水压圈板6处;将预埋部分与上部可调节承插式可调节高度套件8,地漏上部可调节承插式可调节高度套件8和泄水孔7周边用海绵条包裹,形成泄水通道;

6)干硬后即可进行二次蓄水试验,确认无渗漏后,采用25mm厚水泥砂浆进行楼面镶贴7;当地砖镶贴完成48小时后即可进行第三次蓄水实验,蓄水前需将内部结构取出用啤酒袋盛水封堵主下水口后,方能进行蓄水实验。

实施例4,如图7-8,一种防渗复合地漏,包括地漏外层1和地漏内层2,所述地漏外层1与地漏内层2之间为水流槽空间,所述地漏内层2的中心设有地漏内芯4,所述地漏内芯4的上部设置有水封盖3,所述水封盖3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地漏外层1的底部中心设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与地漏外层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出水管5、水流槽空间、地漏内芯4相连通,所述地漏外层1的中部设置一圈外挑防水压圈板6,在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6的上侧沿地漏外层1周边设置有多个泄水孔7。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泄水孔7设计成圆形,且泄水孔7等间距的排列在所述地漏外层1的周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漏外层1底部与地漏内层2底部之间的水流槽空间的高度为1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6的宽度为4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挑防水压圈板6设置在距离地漏外层1顶部6cm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封盖3与地漏内芯4之间设置杂物过滤网。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水管5设计成内接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漏外层1与地漏内层2设计成分离式结构。

如图9,一种防渗复合地漏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1)在施工部位采用抗渗混凝土施工,板面预留洞留置尺寸,卫生间洗手盆、大便器支管及排水竖向立管使用止水套环14;卫生间周边设置与结构面现浇混凝土反沿,与墙体同厚;门口处二次浇筑比卫生间施工完成面高20mm的混凝土反坎,与墙体同厚;

2)按设计地漏位置在卫生间结构模板上用非金属自攻丝预埋固定支座13,定位固定完成后,将防渗复合地漏预埋部分用UPVC胶水与底座粘结牢固,并进行混凝土板面压光;

3)墙面抹灰时,混凝土反坎、反沿、结构板面不进行抹灰找平;沿风道周边浇筑比卫生间施工完成面高20mm,宽为50mm宽的挡水台,台顶部压光,二次浇筑防水台底部用堵漏灵进行根部涂刷;

4)清理基层,涂刷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涂刷至预埋部分防水压圈板6上,局部低洼处用水泥浆掺1093胶水或堵漏灵刮平;

5)保护层施工前,沿顺水坡方向粘贴20*20mm海绵条,延伸至预埋部分防水压圈板6处;将预埋部分与上部可调节承插式可调节高度套件8,地漏上部可调节承插式可调节高度套件8和泄水孔7周边用海绵条包裹,形成泄水通道;

6)干硬后即可进行二次蓄水试验,确认无渗漏后,采用30mm厚水泥砂浆进行楼面镶贴7;当地砖镶贴完成48小时后即可进行第三次蓄水实验,蓄水前需将内部结构取出用啤酒袋盛水封堵主下水口后,方能进行蓄水实验。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