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锚固段的防护结构及其防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05700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索锚固段的防护结构及其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建规模的不断扩大,锚索工程结构在滑坡、高边坡、隧道洞室、大坝基础、深基坑加固等永久性土木加固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

如图1所示,锚索工程的施工过程大致如下:

1、在需锚固的边(滑)坡相应位置钻设锚孔;

2、用钢绞线编制锚索;

3、将锚索安置于锚孔中,锚孔孔口123预留的钢绞线122(也称张拉段,如图1中的c段)外露于锚孔孔口123外,在锚索工程质量检测中利用该段外露部分进行检测,图1中a段即自由段12(钢绞线121+钢绞线122)外设套管13,余下至孔底部分称为锚固段11即图中的b段;锚固段11位于边(滑)坡滑动面(图1中虚线部分)以下,自由段12(钢绞线121+钢绞线122)的长度确定锚固段11的锚固起始位置,自由段12(钢绞线121+钢绞线122)与锚固段11的交界处14即为锚索锚固起始位置。

4、将砂浆注入锚孔内,由孔底返浆直至溢满,锚固段11钢绞线被砂浆全部包裹密实,而自由段12钢绞线(即钢绞线121+钢绞线122)由于外设套管13而不与砂浆直接接触,因此相对自由。

5、注浆完毕,对钢绞线进行张拉,使自由段12伸长而产生预应力,待钢绞线张拉至设定的载荷时,在锚孔孔口123锁定钢绞线122,使钢绞线122对岩土体施加预应力,提高边(滑)坡抗滑力。

然而目前边(滑)坡预应力锚索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锚索沿钻孔安装时,因为抖动、扭转等,有时难免造成锚孔的锚固段孔壁出现局部塌孔或掉块情况,造成锚固段注浆不密实,注浆体强度降低,导致预应力锚索结构锚固性能下降,耐久性降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锚索工程结构的隐蔽性,使得这些质量隐患不能被人们及时发现,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锚固段承载力降低或不足的危害,病患不断累积发展恶化,最终可能会造成锚索工程结构的突然性失效破坏,给线路的运营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锚索锚固段的防护结构及其防护方法,以解决锚索安装时可能由锚孔锚固段局部塌孔或掉块而引起的注浆不密实、不饱满问题,造成锚固强度不足的质量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锚索锚固段的防护结构,包括承载体、至少一架线环和防护筒。承载体固定在所述锚索锚固段的端头;至少一架线环固定在所述锚索锚固段并与所述承载体相间隔;防护筒呈两端开口的筒状,所述防护筒套设在所述承载体和所述架线环的外部,并与所述承载体和所述架线环绑扎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溢浆孔。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筒为镀锌铁皮筒或硬质塑料筒。

进一步地,所述架线环呈板状,其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架线环通过所述安装孔穿设在所述锚索的钢绞线上。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锚索锚固段的防护方法,包括:在预锚固锚索的位置钻设锚孔;预先将上述的防护结构安装在所述锚索锚固段;将所述锚索锚固段放至所述锚孔的底部,对所述锚孔进行注浆,使浆液由孔底返浆及防护筒筒壁溢浆而充满防护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通过在锚索锚固段安装防护结构,有效避免了在锚索安设过程中可能因锚孔扰动而出现锚固段孔壁塌孔或掉块,造成锚索锚固段注浆不密实、不饱满,降低了锚索工程锚固性能,防护筒能够有效保护锚固段免受孔壁塌孔或掉块影响,防护筒溢浆孔能够使浆液在承载体前部防护筒内充填密实,保证注浆体强度,使锚索锚固段注浆效果和质量更佳,进而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锚索工程锚固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锚索锚固段防护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锚索锚固段的锚固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21、钢绞线;122、钢绞线;123、孔口;11、锚固段;12、自由段;13、套管;14、交界处;1、锚孔;2、锚索;3、防护筒;4、承载体;5、架线环。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锚索锚固段的防护结构,特别是荷载分散型预应力锚索锚固段的防护结构,该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筒3、承载体4和至少一架线环5。

承载体4固定在锚索2的锚固段,承载体4上设有安装孔(图中未画出),承载体4通过该安装孔穿设在锚索2的钢绞线上。

至少一架线环5固定在锚索2上并与承载体4相间隔,架线环5呈板状,其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图中未画出),架线环5通过其自身上安装孔穿设在锚索2的钢绞线上。

防护筒3呈两端开口的筒状,防护筒3套设在锚索2上的承载体4和架线环5的外部,并与承载体4和架线环5绑扎固定,以免在沿锚孔1安置锚固段防护筒3发生滑动。防护筒3的厚度在0.3~0.4mm之间,长度约为400mm,直径为110mm。

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护筒3的长度、厚度和直径还可以是其他尺寸,防护筒3的长度与锚固段的长度有关,防护筒3的直径与锚孔1的孔径有关,此处不作限定。

防护筒3套设锚索2的位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架线环5。防护筒3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溢浆孔(图中未画出),溢浆孔在防护筒3的筒壁上排列成多排,每排溢浆孔在平面上呈梅花状,相邻两排溢浆孔沿渗水方向相互错位;每个溢浆孔的孔径为10mm,每相邻两排溢浆孔的间距为100mm,该溢浆孔在防护筒3的筒壁上全长分布,以便注浆时浆液通过小孔流入防护筒3填充筒中的空间,起到注浆密实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的溢浆孔形状大小、间距、数量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排列和组合,具备便于浆液流通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防护筒3绑扎的位置在防护筒3的两端。

参见图3,本发明还包括一种锚索锚固段的防护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在预锚固锚索的位置钻设锚孔。

步骤200:预先将上述的防护结构安装在锚索锚固段;

步骤300:将锚索安放至锚孔中,对锚孔进行注浆,使浆液由孔底返浆及防护结构溢浆而充满防护筒。

锚索安装至锚孔后,注浆过程中浆液由孔底返浆,经由防护筒周围空隙进入防护筒内外,不断充填,同时从防护筒上溢浆孔双方向溢浆,最终达到防护筒内外充满浆液。

本发明通过在锚索锚固段安装防护结构,有效避免了沿锚孔安设过程中因锚孔扰动出现塌孔或掉块而造成锚固段注浆不密实及不饱满的情况,防护筒溢浆孔能够使浆液在防护筒内充填更密实,能够有效保证注浆体强度,使锚索锚固段注浆效果和质量更佳,进而消除安全隐患。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