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袋堵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65389发布日期:2018-06-01 19:3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防水抗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膨胀袋堵漏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渗漏是国内软土地基较大的问题。由于混凝土质量不好或者施工存在不合格的地方,导致地连墙自身产生裂缝而导致基坑形成渗漏。或者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原因,地连墙的墙体中或者接缝处存在大量的夹泥或其他的淤积物,在基坑内外的水头压力的作用下,这些夹泥或者淤积物与墙体的稳定性被破坏,在地连墙的墙体或接缝处形成渗漏的通道。严重的情况下施工工地周边的其他建筑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基坑自身也会发生较大的位移而形变。当前城市地下建筑十分密集,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各种管线密集分布,此举将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目前,存在很多种基坑堵漏方法,传统的这些方法工程量大,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膨胀袋堵漏方法,易于实施,工程量小。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膨胀袋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渗漏电点的上方打孔;

步骤二、制作塑料薄膜筒,将塑料薄膜筒的下方封死,上端开口;

步骤四、将制作完成的塑料薄膜筒下入到孔中;

步骤五、向孔中的塑料薄膜筒中注入高压水,高压水使塑料薄膜膨胀将露点堵死。

优选地,所述孔的直径为10-15cm。

优选地,所述塑料薄膜筒的下方用固定环封死。

优选地,在步骤四中通过钎杆或长杆的前端连接在固定环上将制作完成的塑料薄膜筒下入到孔中。

优选地,所述钎杆或长杆位于塑料薄膜筒的外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奔放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对渗漏区域的封堵,节约作业时间,减少工期浪费;作业环境简单,只需在施工地面进行操作,便于作业;使用设备较少,堵漏材料消耗少,从根本上一步完成堵漏,堵漏效果好。堵漏时,将塑料薄膜筒放入渗漏区域内,再向塑料薄膜筒内充入水使塑料薄膜筒内压增大而迅速膨胀;由于塑料薄膜筒在膨胀过程中在有限空间内受到挤压,进而其形状会适应对其产生挤压力的渗漏区域的形状,使其能够逐渐充满该渗漏区域,进而完成堵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膨胀袋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渗漏电点的上方打孔;所述孔的直径为10-15cm。

步骤二、制作塑料薄膜筒,将塑料薄膜筒的下方封死,上端开口;所述塑料薄膜筒的下方用固定环封死。

步骤四、将制作完成的塑料薄膜筒下入到孔中;通过钎杆或长杆的前端连接在固定环上将制作完成的塑料薄膜筒下入到孔中。所述钎杆或长杆位于塑料薄膜筒的外部。

步骤五、向孔中的塑料薄膜筒中注入高压水,高压水使塑料薄膜膨胀将露点堵死。

本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对渗漏区域的封堵,节约作业时间,减少工期浪费;作业环境简单,只需在施工地面进行操作,便于作业;使用设备较少,堵漏材料消耗少,从根本上一步完成堵漏,堵漏效果好。堵漏时,将塑料薄膜筒放入渗漏区域内,再向塑料薄膜筒内充入水使塑料薄膜筒内压增大而迅速膨胀;由于塑料薄膜筒在膨胀过程中在有限空间内受到挤压,进而其形状会适应对其产生挤压力的渗漏区域的形状,使其能够逐渐充满该渗漏区域,进而完成堵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