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溶地区止水加固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118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岩溶地区止水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溶洞的大小,确定灌注聚氨酯发泡材料的方法:

S1-1对洞高小于1m的无填充溶洞,或是洞高小于1.5m且空腹高度小于0.8m的溶洞,现场喷射聚氨酯发泡材料A,聚氨酯发泡材料A迅速发泡膨胀封堵住溶洞;

S1-2对于洞高大于等于1m的无填充溶洞,或是洞高大于等于1.5m且空腹高度大于等于0.8m的溶洞,先根据溶洞大小确定弹性膜袋的大小,然后在弹性膜袋中喷射砂浆,砂浆填充至膜袋的部分容积,从溶洞入口放入弹性膜袋,弹性膜袋随砂浆的重力深入至溶洞底部,从弹性膜袋的袋口喷射聚氨酯发泡材料B,聚氨酯发泡材料B迅速发泡膨胀封堵住溶洞,封堵完成后封住弹性膜袋的袋口;

S2.在膨胀成型后的聚氨酯表面及周边岩石表面铺设至少0.5m的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区止水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2中,弹性膜袋深入至溶洞底部后,在贴于溶洞入口处的弹性膜袋部分开设5~20个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区止水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铺设混凝土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膨胀成型后的聚氨酯表面及周边岩石表面铺设一层防水卷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区止水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发泡材料A由下列基料成分按重量份制成:聚醚多元醇50~80份,异氰酸酯15~24份,泡沫稳定剂2~5份,发泡剂5~20份,钙皂1~2份,膨胀蛭石12~22份,硅酸盐水泥10~20份,地质聚合物干粉10~20份,木质纤维素5~12份,轻质碳酸钙硅藻土1~2份,催化剂1.5~5份;基料成分与水的质量比为1:0.3~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区止水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发泡材料B由下列基料成分按重量份制成:聚醚多元醇50~80份,异氰酸酯15~24份,泡沫稳定剂2~3份,发泡剂5~20份,钙皂1~2份,膨胀蛭石12~22份,硅酸盐水泥5~10份,木质纤维素5~12份,地质聚合物干粉2~8份,硅藻土1~2份,催化剂1.5~5份;基料成分与水的质量比为1:0.6~0.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岩溶地区止水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发泡材料A由下列基料成分按重量份制成:聚醚多元醇60份,异氰酸酯18份,泡沫稳定剂3份,发泡剂15份,钙皂1.5份,膨胀蛭石18份,硅酸盐水泥15份,木质纤维素10份,地质聚合物干粉8份,硅藻土1.5份,催化剂3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岩溶地区止水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发泡材料B由下列基料成分按重量份制成:聚醚多元醇60份,异氰酸酯18份,泡沫稳定剂2.5份,发泡剂15份,膨胀蛭石18份,硅酸盐水泥8份,木质纤维素10份,地质聚合物干粉6份,硅藻土1.5份,催化剂2份。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岩溶地区止水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泡沫稳定剂为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酸酯和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区止水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2中,弹性膜袋深入至溶洞底部后,在贴于溶洞入口处的弹性膜袋部分通过胶黏剂粘贴于溶洞入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区止水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膜袋是采用天然橡胶或聚亚安酯制成的一端开口的袋状结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