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流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9254阅读:1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流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二次加压供水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稳流罐。



背景技术:

稳流罐在二次加压供水中应用广泛,其主要包括罐体,在罐体上设置有进水管、负压抑制器等设施。

现有技术中,水从进水管进入罐体内后,会有水锤现象,对罐体的冲击导致罐体在支架上晃动,加速了罐体与支架的损坏。同样,因罐体内水的晃动过大,进入负压器内的水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负压器渗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稳流罐进水时,水锤现象严重,且负压抑制器易渗水的缺陷,提供一种稳流罐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稳流罐,包括罐体,在所述罐体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负压抑制器;所述进水管包括上半管和下半管;所述上半管处于罐体外,下半管处于罐体内;在所述下半管的低端为封闭结构,且在下半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漏水孔;所述负压抑制器通过连接管与罐体内部连通;所述连接管底板封闭,且在连接管管壁上开设有第二漏水孔。

优选的,所述下半管壁厚为0.5~1cm。

优选的,在所述下半管上开设多个规则排列的第一漏水孔;所述第一漏水孔自下半管内壁至外壁向下倾斜,且第一漏水孔轴线与进水管的轴线不同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漏水孔的轴线与水平线夹角为15~30°,与垂直线的夹角为15~30°。

优选的,所述第一漏水孔的轴线与水平线夹角为25°,与垂直线的夹角为25°。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壁厚为0.5~1cm。

优选的,在所述连接管上开设多个规则排列的第二漏水;所述第二漏水孔自连接管外壁至内壁向下倾斜,且第二漏水孔轴线与连接管的轴线不同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漏水孔的轴线与水平线夹角为15~30°,与垂直线的夹角为15~30°。

优选的,所述第二漏水孔的轴线与水平线夹角为20°,与垂直线的夹角为2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进水管和和连接管处于罐体内的一端设置为盲端,并通过在下半管和连接管的管壁上开设多个漏水孔,使水缓慢进入罐体和负压抑制器内,消除水锤现象,减小对罐体的冲击力,也减小负压抑制器的渗水现象。

进水管和连接管采用具有一定壁厚的管材,可以将其上的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设置成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结构,切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的倾斜方向相反,使从进水管进入罐体内的水形成漩涡,第一漏水孔的其由于倾斜角度较小,形成的漩涡较平缓,通过罐体侧壁的缓冲,水锤现象基本消除;第二漏水孔的倾斜角度向内,使进入连接管内的水形成的漩涡向下,减少对上部负压抑制器的冲击力度,且由于倾斜角度较小,使进入连接管内的水流顺着管内壁平缓过渡,在管内壁的缓冲作用下,从四面八方进入连接管内的水交汇时,冲击力小,对负压抑制器的影响小。如果在连接管管壁圆周上设置水平的漏水孔,那水从四面八方同时进入连接管内,在管内汇流而产生撞击力,对负压抑制器造成冲击,而导致其渗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稳流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稳流罐中进水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稳流罐中连接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水平剖面机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的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水平剖面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稳流罐,包括罐体,在所述罐体1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2、负压抑制器3,在罐体1的下方有清污口、出水法兰。负压抑制器3通过连接管4与罐体1内部连通。本发明提供的进水管2和连接管4均具有一定壁厚,一般为0.5~1cm。通常情况下采用0.8cm壁厚的管材。

如图2、图4、图5所示进水管2包括上半管和下半管21;上半管处于罐体1外,下半管21处于罐体1内;在下半管21的低端为封闭结构,且在下半管21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漏水孔211;同样,连接管4底板封闭,且在连接管4管壁上开设有第二漏水孔41。

在下半管21和连接管4上分别开设有多个规则排列的第一漏水孔211和第二漏水孔41。第一漏水孔211自下半管21内壁至外壁向下螺旋倾斜,且第一漏水孔211轴线与进水管2的轴线不在一个平面上,也就是说,第一漏水孔211不仅自内向外倾斜,而且还在沿管壁圆周方向上具有一定倾斜角度,以便于从进水管2内流出的水成一定倾斜角度流出,从而形成漩涡。

为了使漩涡平缓,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漏水孔211的轴线与水平线夹角为15~30°,与垂直线的夹角为15~30°。一般情况下,第一漏水孔211的轴线与水平线夹角为25°,与垂直线的夹角为25°最佳。

如图3、图6、图7所示,第二漏水孔41自连接管4外壁至内壁向下倾斜,且第二漏水孔41轴线与连接管4的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与第一漏水孔211一样,第二漏水孔41除了从内向外倾斜,还沿管壁圆周方向上具有一定倾斜角度,以便于形成漩涡。

为了使漩涡平缓,本发明提供的第二漏水孔41的轴线与水平线夹角为15~30°,与垂直线的夹角为15~30°。一般情况下,第二漏水孔41的轴线与水平线夹角为20°,与垂直线的夹角为20°。以使进入连接管4内的水流顺着管内壁平缓过渡,在管内壁的缓冲作用下,从四面八方进入连接管4内的水交汇时,冲击力小,对负压抑制器3的影响小。如果在连接管4管壁圆周上设置水平的漏水孔,那水从四面八方同时进入连接管4内,在管内汇流而产生撞击力,对负压抑制器3造成冲击,而导致其渗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