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下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7642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堵下水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管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堵下水管。



背景技术:

现有管道内的污物容易在单点聚集,从而堵塞管道,但疏通十分麻烦,且疏通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快速疏通易堵塞部位,且操作方便的防堵下水管。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堵下水管,包括圆管状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管体内的疏通机构,疏通机构包括两个相同的齿轮,齿轮轴线位置固定有转杆,转杆沿管体径向设置,齿轮位于管体轴线位置,两个齿轮轴线平行,转杆伸出管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旋钮,还包括皮带,皮带传动设在两个齿轮之间,且皮带和齿轮分别具有相互啮合的内齿和外齿,所述的皮带外侧固定有若干刀片。

当管体内堵塞时,捏住旋钮,转动转杆,转杆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使皮带在管体内上下移动,即可利用刀片切割堵塞物,使堵塞物变小,从而能快速疏通管体,且操作十分简单。

在上述的一种防堵下水管中,所述的管体上具有穿孔,转杆穿出穿孔设置,且转杆上套有与穿孔孔壁密封贴合的密封圈。

密封圈起到密封污水的作用,避免污水从穿孔渗出。

在上述的一种防堵下水管中,所述的转杆靠近齿轮的杆壁上设有环形槽,还包括具有两个套孔的防污片,防污片的两个套孔分别套在两个转杆的环形槽上,防污片与齿轮一侧相抵,且齿轮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的防污片,且两个防污片与两个齿轮之间形成防污腔,内齿和外齿位于防污腔内。

利用防污片形成封闭的防污腔,避免堵塞物卡住内齿和外齿,因此能提高疏通机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一种防堵下水管中,所述的齿轮和管体内壁之间的转杆呈条形薄片状,且两边具有锋利结构的刀刃。

能利用刀刃切割绕在转杆上的毛发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当管体内堵塞时,捏住旋钮,转动转杆,转杆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使皮带在管体内上下移动,即可利用刀片切割堵塞物,使堵塞物变小,从而能快速疏通管体,且操作十分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下水管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下水管拆卸皮带后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防污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管体;11、穿孔;

2、齿轮;21、皮带;22、刀片;

3、转杆;31、旋钮;32、密封圈;33、环形槽;34、刀刃;

4、防污片;41、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一种防堵下水管,包括圆管状管体1,还包括设在管体1内的疏通机构,疏通机构包括两个相同的齿轮2,齿轮2轴线位置固定有转杆3,转杆3沿管体1径向设置,齿轮2位于管体1轴线位置,两个齿轮2轴线平行,转杆3伸出管体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旋钮31,还包括皮带21,皮带21传动设在两个齿轮2之间,且皮带21和齿轮2分别具有相互啮合的内齿和外齿,皮带21外侧固定有若干刀片22。

进一步的,管体1上具有穿孔11,转杆3穿出穿孔11设置,且转杆3上套有与穿孔11孔壁密封贴合的密封圈32。转杆3靠近齿轮2的杆壁上设有环形槽33,还包括具有两个套孔41的防污片4,防污片4的两个套孔41分别套在两个转杆3的环形槽33上,防污片4与齿轮2一侧相抵,且齿轮2两侧各设有一个防污片4,且两个防污片4与两个齿轮2之间形成防污腔,内齿和外齿位于防污腔内。齿轮2和管体1内壁之间的转杆3呈条形薄片状,且两边具有锋利结构的刀刃34。

当管体1内堵塞时,捏住旋钮31,转动转杆3,转杆3带动齿轮2转动,从而使皮带21在管体1内上下移动,即可利用刀片22切割堵塞物,使堵塞物变小,从而能快速疏通管体1,且操作十分简单。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管体1、穿孔11、齿轮2、皮带21、刀片22、转杆3、旋钮31、密封圈32、环形槽33、刀刃34、防污片4、套孔4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