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狭窄河道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2598阅读:1294来源:国知局
城市狭窄河道护岸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河道整治工程技术领域,为一种用于城市狭窄河道整治的护岸结构形式。



背景技术:

为防洪、排涝、航运、给排水、改善水质及周边环境、河岸洲滩的合理利用,河道整治一直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中河道整治主要以防洪、排涝、改善河道水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为主,进一步与生态绿化相结合建设和谐生态城市,让河流成为城市的风景线。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大中型河道整治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城市主体的防洪、排涝问题得以解决,水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城市中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型河道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排涝难和水污染。相关单位需要加强对这些星罗密布,流域面积广的城市狭窄河道进行整治。目前外部大中型河道整治给小型狭窄河道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在这些狭窄河道整治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困难。随着城市建设日益加快,城市用地愈发紧张,很多城市狭窄河道两岸设有临河建筑,沿河市政管线密布,从经济和安全两方面综合考虑,护岸结构大部分采用挡土墙形式,少部分采用板桩形式,由于施工条件限制,城市狭窄河道整治中,上述结构难以有效实施。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现有水利工程河道整治采用的挡墙结构形式,包括挡墙墙身10、底板20、墙后开挖30、墙前开挖40、压顶50、墙后绿化60。挡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墙后开挖30,而建筑房屋紧邻规划河口线,若实施墙后开挖30,则需要增加临时支护结构,不但费用增加,而且不能保证现有临时设施的安全使用。图中给出部分水利工程所采用的板桩墙形式,见图2,包括钢筋砼导梁70、预应力钢筋砼方桩80、挡土板90、挡土板91、挡土板92、挡土板93、墙后绿化61。虽然板桩墙解决了城市狭窄河道墙后无法放坡开挖的问题,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板桩80与挡土板90、91、92、93之间无法紧密贴合;挡土板90、91、92、93之间存在缝隙。漏土问题严重。压顶50和钢筋砼导梁70都将墙后绿化与河道隔离,突兀的砼顶既影响了景观效果,又破坏了生态连接。

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实用新型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城市狭窄河道整治,河道两侧征地困难,无法放坡开挖的情况下,提供一种简单易行,投资较小,而效益较高,可得到显著的性价比护岸结构形式,即一种城市狭窄河道整治护岸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如图3、4):工字型方桩12、13之间插入挡土板51,工字型方桩12、13的凹槽作为导轨,有效的固定了挡土板51的位置,两根桩之间的挡土板51为一块整板,挡土效果更佳,也解决漏土问题。工字型方桩12、13与挡土板51结合处(即挡土板后侧如图4)打入临时钢管41、42,钢管内经过高压水冲孔后填入袋装砂后再拔出钢管,由于墙后土压力作用,袋装砂紧贴挡土板,可封闭挡土板51的板间空隙,可有效解决墙后漏土和排水问题。另外工字型方桩11的压顶增加矮墙成为U型槽,槽内填土兼作花槽21(如图3),花槽21后侧预埋PVC管31,使得花槽21中土与墙后侧回填土沟通,绿化植株根系可植入墙后大土体中,可降低植物养护成本和难度,解决了砼顶破坏景观生态的问题。为了植物生长良好,墙后可预先回填营养土6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挡墙结构形式不适用于城市狭窄河道整治,而现有板桩墙结构,挡土板与桩结合不紧密,在施工过程中,板的位置不能确定,板与板之间缝隙较大,漏土现象严重。本实用新型(如图3、4)一方面可增加方桩的抗弯强度和刚度,另一方面又可利用工字型方桩11的凹槽作为导轨,确定挡土板位置,还将挡土板作为整板,再利用袋装砂41、42有效填堵板间的空隙,解决墙后漏土和排水问题。另外压顶兼作花槽21,不仅可提高方桩的纵向整体刚度,又可作景观绿化,花槽21内土与墙后回填土62沟通,可使得绿化植株根系扎根于大土体从而减少养护难度和费用,解决了景观生态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挡墙结构图。

图2是现有板桩墙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字型方桩板墙结构立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字型方桩板墙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的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3,图中给出的是工字型方桩板墙结构立面图。参见图4,图中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工字型方桩板墙平面布置图。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城市狭窄河道整治护岸工程,由普通技术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预制工字型方桩11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设计工字桩凹槽长度,凹槽内压入挡土板51,要求板从上到下为整板,沿工字型方桩凹槽打入;工字型方桩11和挡土板51可采用静压打桩也可采用锤击打桩;可将工字型方桩11和挡土板51底部做成楔形或锥体,方便施工;施工时可在挡土板51板缝后侧打入临时钢管41,钢管41内高压水冲孔后填入袋装砂,再拔出钢管41,袋装砂受墙后土压力作用可紧贴挡土板51表面,从而填堵挡土板51之间缝隙,以解决墙后排水及漏土问题;可在工字型方桩11上设置花槽21代替普通压顶,花槽21与墙后回填土61之间预埋PVC管31,起到沟通花槽21与墙后回填土61的作用,降低养护难度,减少养护费用,解决景观生态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