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袋,具体来讲是一种弧形生态管袋。
背景技术:
目前,港口、码头的堤坝一般采用抛石堆填结构,由于施工时石块填料距离工地太远,导致运输困难,成本大幅增加,海外项目还要考虑当地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使块石供应受到很大制约,且在高震级高浪动水条件下,块石堆填结构的防波堤不够稳定,块石容易被冲刷丢失,存在安全隐患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弧形生态管袋,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强度,可以长时间有效的保护堤坝。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弧形生态管袋,所述弧形生态管袋由多个平铺呈梯形结构的组件管袋拼接而成,所述组件管袋内部相互贯通,且所述弧形生态管袋两端呈封闭状;在所述弧形生态管袋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注浆孔,所述弧形生态管袋两侧设有固定扎带;所述弧形生态管袋内充填满泥浆后横截面为底部呈直线的类椭圆形,所述类椭圆形具有位于上方的曲线和位于下方的连接所述曲线两端点的直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前述的注浆孔间隔分布设置在所述组件管袋的上表面,使注入泥浆更加的快捷方便。
前述的相邻两个组件管袋拼接处都设有所述固定扎带,使各个组件单元连接更加的稳定,也便于管袋铺设时与桩体进行连接固定,保持管袋充填泥浆时不易变形位移。
前述的弧形生态管袋由高韧性聚丙烯制成,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强度和延伸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弧形生态管袋采用高韧性聚丙烯具有很高的透水性、强度和延伸性,可以抵抗水流风浪的长时间反复冲击,在管袋内充填泥水并堆砌起来,能够形成一条高强度、高质量、高密度且不易坍塌的弧形堤坝,对水流和风浪都有优良的抵抗能力,同时注浆孔间隔分布设置在管袋的上表面,能够有效快捷的注入泥浆,所注入泥浆都是在河水中取料的,减少了投资的成本,相邻两个组件管袋拼接处都设有连接带,能够使管袋之间连接更加的稳定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弧形生态管袋,结构如图1所示,弧形生态管袋由多个平铺呈梯形结构的组件管袋拼接而成,且组件管袋内部相互贯通,弧形生态管袋由高韧性聚丙烯制成,且弧形生态管袋两端呈封闭状;在弧形生态管袋的上表面间接设有注浆孔1,相邻两个组件管袋拼接处都设设有固定扎带2;弧形生态管袋内充填满泥浆后横截面为底部呈直线的类椭圆形,类椭圆形具有位于上方的曲线和位于下方的连接曲线两端点的直线;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在路基边坡、挡土墙工程、山体开挖边坡复绿、桥墩护坡、涵洞进出口“八字”墙、膨胀土边坡、冻融地区边坡治理;生态河岸护坡、水库涨落带复绿、湿地治理工程;城市中心生态河岸、公园湖岸、矿山复绿;高尔夫球场、园艺景观墙、盐碱地边坡 等;人工景观河道、住宅区边坡、亲水挡土墙边坡等多个领域,比如在实施生态河岸护坡时,为了有效的保护好河岸及生态环境,先在离河岸100m的河床上铺设,管袋铺好后,通过管袋间的固定扎带与桩体连接固定好管袋,启动泥浆泵开始充填,充填过程中注意观察浆水的流向、流量和流速,及时调整输送管口的方向,避免管袋受力不均而导致变形位移,管袋填充高度应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管袋的填充高度控制在1m左右,当袋体逐步充满后,控制填充的速度防止袋布破裂,如果管袋一次充填没有达到填充高度,可采用复冲填的方法来完成,由此堆积成的不仅能够抵挡风浪的冲击,也可以有效保护河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利于生态植物的生长。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