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土拱和变形空间效应的软土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2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考虑土拱和变形空间效应的软土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排支护桩(1)、后排支护桩(2)及连接在前排支护桩(1)与后排支护桩(2)顶部的盖板(3),在所述前排支护桩(1)与后排支护桩(2)之间设有拱形搅拌桩止水帷幕(4)并间隔预定距离设有加筋水泥土墙(5),在所述前排支护桩(1)前还设有用于坑前加固的格栅式搅拌桩(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土拱和变形空间效应的软土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支护桩(1)、后排支护桩(2)均为灌注桩,所述前排支护桩(1)与后排支护桩(2)的排距为4~5倍桩径,且布置为梅花形或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土拱和变形空间效应的软土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支护桩(1)、后排支护桩(2)通过主筋锚入盖板(3)中形成空间共同承载结构,所述盖板(3)的厚度≥0.8倍桩径,所述前排支护桩(1)和后排支护桩(2)的桩顶伸入盖板(3)的厚度≥100mm,所述主筋锚入盖板(3)的长度≥40倍钢筋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土拱和变形空间效应的软土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搅拌桩止水帷幕(4)与前排支护桩(1)、后排支护桩(2)之间的侧向土压传递路径一致,所述拱形搅拌桩止水帷幕(4)采用三轴搅拌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土拱和变形空间效应的软土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支护桩(1)、后排支护桩(2)及桩间加筋水泥土墙(5)组成复合墙墩,所述复合墙墩沿基坑边间隔20m~40m或者6~8倍的桩排距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考虑土拱和变形空间效应的软土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搅拌桩止水帷幕(4)的拱脚与前排支护桩(1)相切,所述拱形搅拌桩止水帷幕(4)的轴线设为合理拱轴线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拱内土体的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考虑土拱和变形空间效应的软土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墙墩中加筋水泥土墙(5)嵌入坑底的深度为0.8~1倍基坑深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