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综合管廊内的污水检查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3472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综合管廊内的污水检查井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内的污水检查井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道路开挖、管线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越来越多。近年来,国务院制定的综合管廊建设指南建议尽量考虑将雨、污水管线均纳入综合管廊。

然而国内将重力流污水管纳入综合管廊的案例较少,将污水管纳入综合管廊时,为满足污水管支管的接入、管道清淤、通气等要求,应设置污水检查井。若按传统的室外排水检查井的设置方法,由于检查井尺寸较大,将其放入综合管廊内时,需扩大管廊断面,同时也给管廊的运行管理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内的污水检查井结构,其不仅结构简单,且安装简易方便,解决了污水管道纳入综合管廊的技术难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内的污水检查井结构,包括通气管、污水检查井、检修口和污水干管,所述检修口固定在污水检查井外圆周表面任意一侧、且与污水检查井相连通,所述通气管固定在污水检查井的上端部、且与污水检查井相连通,所述污水干管贯穿污水检查井、且与污水检查井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检查井和污水干管之间连接有三通管,所述污水检查井的一端还连通有污水支管。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支管与检修口相对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干管所处平面与污水支管所处的平面成45°角。

进一步的,通气管、污水检查井、检修口和污水干管均为塑料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内的污水检查井结构,其污水检查井可解决综合管廊内污水管的支管的接入、管道清淤、通气等问题,可采用塑料材质制造,安装简易方便,解决了污水管道纳入综合管廊的技术难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综合管廊内的污水检查井结构,包括通气管1、污水检查井2、检修口4和污水干管3,所述检修口4固定在污水检查井2外圆周表面任意一侧、且与污水检查井2相连通,所述通气管1固定在污水检查井2的上端部、且与污水检查井2相连通,所述污水干管3贯穿污水检查井2、且与污水检查井2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通气管1、污水检查井2、检修口4和污水干管3均为塑料材质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污水检查井2上部预留通气管1接口,便于接出通气支管,满足通气要求。

污水检查井2中部设检修口4,满足管道清淤需求。

污水检查井2下部预留污水干管3接入、接出口,可满足污水干管3转弯要求。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污水检查井2和污水干管3之间连接有三通管6,所述污水检查井2的一端还连通有污水支管5。

所述污水支管5与检修口4相对平行设置。

所述污水干管3所处平面与污水支管5所处的平面成45°角。

在本实施例中,污水检查井2上部预留通气管1接口,便于接出通气支管,满足通气要求。

污水检查井2中部设检修口4,满足管道清淤需求。

污水检查井2上部预留污水支管5接入口,接入口位置和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便于污水支管接入。

污水检查井2下部设接出的污水支管5接入综合管廊内污水干管3,支管与干管空间上呈45°斜角,使水流条件顺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