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69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地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修防水器材,尤其是一种防水地漏。



背景技术:

当前大部分建筑都采用同层排水的结构设计,地漏是在铺贴磁砖的时候进行安装,现有的施工工艺并不完善,容易造成地漏顶面高于防水基面,导致渗漏、门外返潮等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地漏,大部分采用竖直壁管,存在以下不足:1.防水能力不足,在施工的过程中,仅仅采取填塞的方式堵住地漏管口,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杂物进入造成堵塞,但防水能力得不到保障,后期进行闭水实验时易造成漏水误判;2.容易堵塞,虽然有填塞封堵,但是填塞物本身也是造成堵塞的因素之一,施工中使用的防水涂料容易流入地漏管道,凝固后造成堵塞;3.安装精细程度不高,因附加层与地漏密合度不高,容易出现渗漏点;4.施工工序繁多,其间容易破坏地漏器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地漏,旨在解决装修施工过程中地漏管道防水性能低,且易被杂物堵塞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水地漏,包括密封装置、阻挡装置、密贴装置、结合部、漏斗体。

进一步的,所述漏斗体分为广口端和小口端两部分,广口端向上为正确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阻挡装置为管状,位于漏斗体内部并与漏斗体的小口端同轴相连,二者内径相等;在保证阻挡装置与密封装置密封结合的情况下,阻挡装置上端口高度低于所述漏斗体广口端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装置呈片状或者盖状结构,其置于阻挡装置上端口处,二者连接处做密封处理,使得密封装置密封阻挡装置上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装置可以采用粘接或者旋转密封等方式密封阻挡装置的上端口,所采取的方式不影响二者在后期进行拆分。

进一步的,所述密贴装置为管状结构,其套在漏斗体小口端外侧,与漏斗体相连;密贴装置外径值小于漏斗体广口端内径值,其内径值大于漏斗体小口端外径值。

进一步的,所述结合部为管状结构,其套接在漏斗体广口端外侧,其外径值等于漏斗体广口端外径值。

优选地,所述阻挡装置、密贴装置、结合部、漏斗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装置和阻挡装置,并进行密封处理,后期可拆卸去除密封装置,将换装地漏装置与阻挡装置相连;设置了密贴装置,与地漏下方的预设管道密切贴合,将地漏正确固定在安装位置;还设置了结合部与施工材料紧密贴合,使地漏整体安装牢固。从而实现了施工过程中地漏的防水防堵塞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而且成本低廉、实现方便。

2.本实用新型采用密封装置与阻挡装置密封处理,设置密贴装置和结合部,与市场上现有的地漏结构完全不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漏容易在施工中被堵塞的问题,还解决了地漏装置与施工材料结合度不高造成渗漏点的技术问题,也避免了防水实验的漏水误判。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密封装置和阻挡装置可以拆卸分离,在施工后期完成防水实验后,拆除密封装置,再将换装的地漏装置连接在阻挡装置上端口组成日常使用的地漏,避免了施工对换装地漏装置造成破坏,保证地漏装置性能完好、结构完整。

4.本实用新型设置密贴装置,可套在预设管道上,与预设管道紧密贴合,防止排入预设管道的水从其上部溢出,防水性能好。

5.本实用新型设置密贴装置,内径值不唯一,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可与多种不同预设管道连接使用,使用兼容性好。

6.本实用新型采用阻挡装置低于漏斗体最高点的设计,保证了地漏管道口低于防水基面,可将整个防水基面的水排走,防止防水基面处于长期浸泡状态,导致渗漏和门外返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正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正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密封装置,2-阻挡装置,3-密贴装置,4-结合部,5-漏斗体,6-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防水地漏,包括密封装置1、阻挡装置2、密贴装置3、结合部4、漏斗体5。

优选地,漏斗体5由PVC材料制成,广口端外径为120mm,小口端外径为46mm,内径为42mm,小口端到广口端高度为40mm。

阻挡装置2为管状,位于漏斗体5且与与漏斗体5小口端同轴相连,其内径值等于漏斗体5小口端内径值;阻挡装置2上端口低于漏斗体5广口端20mm。

密封装置1为一光滑的圆形铝箔薄片,面积与阻挡装置2上端口截面圆相等,其覆盖于阻挡装置2上端口,接触处通过密封胶密封,将阻挡装置2上端口完全密闭。

密贴装置3为管状,其轴心线与漏斗体小口端轴心线重合,密贴装置3套在所述漏斗体5小口端外侧,并与漏斗体5相连,。

优选地,密贴装置3由PVC材料制成,其内径值为标准DN50塑料管外径值,高度为10mm,内壁光滑。

结合部4为管状,其轴心线与漏斗体5小口端轴心线重合,结合部4套接在漏斗体5广口端外侧,其外径值等于漏斗体5广口端外径值。

优选地,结合部4由PVC材料制成,高度为10mm,内壁光滑。

优选地,阻挡装置2、密贴装置3、结合部4、漏斗体5一体成型。

以上设置即可完成防水地漏,下面结合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用涉及的一种防水地漏使用在室内装修施工的阶段,将该防水地漏安装于预设管道上,密封装置1与阻挡装置2密封连接,封闭管口,防止杂物等进入;密贴装置3与预设管道紧密贴合,防止预设管道内部水溢出到施工材料层;结合部4和漏斗体5相连可与施工材料紧密结合,防止地漏与防水基面产生间隙,导致水直接由间隙进入防水基面下部,可有效避免渗漏。在施工后期,闭水实验合格后,去除密封装置1,将阻挡装置2与换装的地漏装置连接,并进行防水处理,可组成家庭日用的地漏使用。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防水地漏,包括密封装置1、阻挡装置2、密贴装置3、结合部4、漏斗体5、垫圈6。

优选地,漏斗体5由PVC材料制成,广口端外径为120mm,小口端外径为46mm,内径为42mm,小口端到广口端高度为40mm。

阻挡装置2为管状,位于漏斗体5内,且与漏斗体5小口端同轴相连,其内径值等于漏斗体5小口端内径值;阻挡装置2上端口高度低于漏斗体5广口端高度20mm;阻挡装置2上端口外侧设置有外螺纹。阻挡装置2上端口低于漏斗体5广口端20mm。

密封装置1为瓶盖形设计,其内顶部设置垫圈6,其内部侧面设置有与阻挡装置2相应的内螺纹,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密封装置1结合垫圈6,固定于阻挡装置2上端口处,其通过旋转密封将阻挡装置2上端口完全封闭。

优选地,密封装置采用PVC材料制成。

优选地,垫圈6采用PE材料制成。

密贴装置3为管状,其轴心线与漏斗体小口端轴心线重合,密贴装置3套在漏斗体5小口端外侧,与漏斗体5相连,。

优选地,密贴装置由PVC材料制成,其内径值为标准DN50塑料管外径值,高度为10mm,内壁光滑。

结合部4为管状,其轴心线与漏斗体5小口端轴心线重合,结合部4套接在漏斗体5广口端外侧,其外径值等于漏斗体5广口端外径值。

优选地,阻挡装置2、密贴装置3、结合部4、漏斗体5一体成型。

以上设置即可完成防水地漏,下面结合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用涉及的一种防水地漏使用在室内装修施工的阶段,将该防水地漏安装于预设管道上,密封装置1与阻挡装置2通过螺纹紧密连接,结合垫圈6可密封阻挡装置2上端口,防止水和其他杂物进入;密贴装置3与预设管道紧密贴合,防止管道内部水溢出到施工材料层;结合部4与漏斗体5可与施工材料紧密结合,防止与防水基面产生间隙,导致水直接由间隙进入防水基面下部,可有效避免渗漏。在施工后期,闭水实验合格后,去除密封装置1,将阻挡装置2与换装的地漏装置连接,可组成家庭日用的地漏使用。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