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组合景观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8026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板式组合景观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景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式组合景观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结构性挡土墙进行的景观化主要为纯绿化技术或者纯硬质雕塑技术,均采用统一的方式对整体挡土墙进行全部或者局部景观化,缺乏灵活性与可变性。纯绿化技术主要采用各种外挂花盆或者铺贴植物袋的形式,对结构性挡土墙进行绿化设计,使用的供植物生长的“容器”具有固定的外形与绿化形式;光照、灌溉方式、植物类型等对其绿化效果影响较大,后期养护要求较高,景观效果、形式单一,容易产生“景观死角”。纯硬质雕塑技术主要使用浮雕或挂壁的形式对结构性挡土墙进行景观化,效果、形式单一。

因此,就需要一种板式组合景观模块,通过模块式板材组合,可形成具有多样性的立体景观绿化,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挡土墙位置的不同组合出适合的景观绿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式组合景观模块,通过模块式板材组合,可形成具有多样性的立体景观绿化,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挡土墙位置的不同组合出适合的景观绿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板式组合景观模块,包括两块板材Ⅰ及两块设在两板材Ⅰ之间的板材Ⅱ,所述板材Ⅰ与板材Ⅱ连接形成一矩形框架;

所述板材Ⅱ呈矩形,板材Ⅱ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置有高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榫头Ⅱ,板材Ⅱ的下侧面设置有高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榫头Ⅱ,板材Ⅱ的上侧面设置有深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用于与第二榫头Ⅱ配合连接的卯槽Ⅱ;

所述板材Ⅰ呈矩形;板材Ⅰ的左侧面与右侧面分别设有左连接头与右连接头,所述右连接头设有用于与第一榫头Ⅱ配合连接的第一卯槽Ⅰ及高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榫头Ⅰ,所述左连接头设有用于与第一榫头Ⅱ配合连接的第一卯槽Ⅰ及用于与第一榫头Ⅰ配合连接的第二卯槽Ⅰ;板材Ⅰ的下侧面设置有高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榫头Ⅰ,板材Ⅱ的上侧面设置有深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用于与第二榫头Ⅰ配合连接的第三卯槽Ⅰ。

进一步,该模块还包括一板材Ⅲ,所述板材Ⅲ与板材Ⅰ及板材Ⅱ相连并设在矩形框架的底部;所述板材Ⅲ呈矩形,板材Ⅲ上设有用于与第二榫头Ⅱ配合连接的第一卯槽Ⅲ及用于与第二榫头Ⅰ配合连接的第二卯槽Ⅲ。

进一步,所述第一榫头Ⅱ及第二榫头Ⅱ均与板材Ⅱ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左连接头及右连接头均与板材Ⅰ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板材Ⅰ的两端在延伸形成左连接头及右连接头的过程中厚度逐渐增大。

进一步,所述板材Ⅰ的前侧面设有装饰层。

进一步,所述板材Ⅰ、板材Ⅱ采用高分子材料、塑料、钢材或者石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板式组合景观模块,板材Ⅰ与板材Ⅱ通过各卯榫结构连接形成矩形框架,多个矩形框架还可以垂直连接组合成不同高度的框架结构,这些框架结构均可通过结构性挡土墙外挂骨架搭接在挡土墙上;在矩形框架内可形成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池,在矩形框架外表面可根据景观要求进行图案、雕刻设计,从而将绿化软景与雕塑硬景相结合;通过模块式板材组合,可形成具有多样性的立体景观绿化,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挡土墙位置的不同组合出适合的景观绿化效果,景观效果统一,其形式多样,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材Ⅰ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材Ⅱ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材Ⅲ的主视图;

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形成的组合景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材Ⅰ的结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材Ⅱ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材Ⅲ的主视图,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形成的组合景观的示意图,以图1中虚构的坐标系为准,X方向为左右方向,与X方向垂直的Y方向为前后方向,垂直于X、Y所在平面的方向为上下方向;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板式组合景观模块,包括两块板材Ⅰ1及两块设在两板材Ⅰ1之间的板材Ⅱ2,所述板材Ⅰ1与板材Ⅱ2连接形成一矩形框架;所述板材Ⅰ1、板材Ⅱ2均可采用高分子材料、塑料、钢材或者石材制成。

所述板材Ⅱ2呈矩形,板材Ⅱ2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置有高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榫头Ⅱ21,板材Ⅱ2的下侧面设置有高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榫头Ⅱ22,板材Ⅱ2的上侧面设置有深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用于与第二榫头Ⅱ22配合连接的卯槽Ⅱ23;第二榫头Ⅱ22的高度可为20mm,卯槽Ⅱ23的深度可为20mm;第一榫头Ⅱ21、第二榫头Ⅱ22为凸起的结构,但其厚度小于板材Ⅱ2的厚度;所述第一榫头Ⅱ21及第二榫头Ⅱ22均与板材Ⅱ2一体成型,即由板材Ⅱ2直线延伸而成,以提高结构强度;在多个模块连接的情况下,第二榫头Ⅱ22可插入相邻板材Ⅱ2的卯槽Ⅱ23中,以实现卯榫结构的连接。

所述板材Ⅰ1呈矩形;板材Ⅰ1的左侧面与右侧面分别设有左连接头1a与右连接头1b,所述右连接头1b设有用于与第一榫头Ⅱ21配合连接的第一卯槽Ⅰ11及高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榫头Ⅰ12,所述左连接头1a设有用于与第一榫头Ⅱ21配合连接的第一卯槽Ⅰ11及用于与第一榫头Ⅰ12配合连接的第二卯槽Ⅰ13;板材Ⅰ1的下侧面设置有高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榫头Ⅰ14,板材Ⅱ2的上侧面设置有深度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用于与第二榫头Ⅰ14配合连接的第三卯槽Ⅰ15;配合连接均指通过卯榫结构实现连接;所述左连接头1a及右连接头1b均与板材Ⅰ1一体成型,即由板材Ⅰ1直线延伸而成,以提高结构强度;而且,所述板材Ⅰ1的两端在延伸形成左连接头1a及右连接头1b的过程中厚度逐渐增大,以防止第二卯槽Ⅰ13的设置降低了板材Ⅰ1的结构强度;所述板材Ⅰ1的前侧面设有装饰层,装饰层例如可为图案层,以提高模块的景观效果;第二榫头Ⅰ14、第三卯槽Ⅰ15的长度均小于板材Ⅰ1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该模块还包括一板材Ⅲ3,所述板材Ⅲ3与板材Ⅰ1及板材Ⅱ2相连并设在矩形框架的底部;所述板材Ⅲ3呈矩形,板材Ⅲ3上设有用于与第二榫头Ⅱ22配合连接的第一卯槽Ⅲ31及用于与第二榫头Ⅰ14配合连接的第二卯槽Ⅲ32;板材Ⅲ3使得矩形框架具有下底结构,从而形成适于种植绿化植物的种植池。

板材Ⅰ1与板材Ⅱ2通过各卯榫结构连接形成矩形框架,多个矩形框架还可以垂直连接组合成不同高度的框架结构,这些框架结构均可通过结构性挡土墙外挂骨架搭接在挡土墙上;在矩形框架内可形成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池,在矩形框架外表面可根据景观要求进行图案、雕刻设计,从而将绿化软景与雕塑硬景相结合;通过模块式板材组合,可形成具有多样性的立体景观绿化,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挡土墙位置的不同组合出适合的景观绿化效果,景观效果统一,其形式多样,操作方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