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及水洗便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04523发布日期:2018-08-31 20:4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及水洗便器。



背景技术:

随着追求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的消费者的增加,关于住宅内的用水设备,要求通过除菌来抑制粘液或霉菌的发生及细菌的繁殖。

以往,在这样的用水设备中,作为在水洗便器中进行除菌的手段,提出了使通过电解生成的含臭氧水(除菌水)流动而进行清洗的水洗便器(专利文献1、2)。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基于开始便器主体的便盆部的杀菌的指令,将存蓄在便盆部中的蓄水的水位比待机时降低后,在便盆部中使含臭氧水流到便器中而进行清洗。该水洗便器能够将在通常使用时或待机时由蓄水没过的便盆部的部分有效地除菌,能够抑制在便盆部的吃水线附近产生污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312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4878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单单仅通过使含臭氧水流到便盆部,在菌层叠附着的情况下,难以使含臭氧水的效果遍及到深处。

即,在菌以层状附着的情况下,对于这样的层状的菌,含臭氧水被从表面(最外层)侧供给。因此,即使对位于最外层的菌能得到除菌效果,也难以使含臭氧水的除菌效果遍及到层叠的菌的深处。

这样,从对层状的菌不仅在表面除菌而除菌到深处的观点出发,对于除菌效果还希望改善。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与单单供给除菌水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除菌效果的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与单单供给除菌水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除菌效果的水洗便器。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第1工序,将不含有除菌成分的普通水向用水设备的除菌对象部分进行供给;以及第2工序,将含有除菌成分的除菌水向上述除菌对象部分进行供给。

此外,本发明的水洗便器具备:便器主体,具有便盆部;喷嘴,能够对上述便盆部的除菌对象部分供给含有除菌成分的除菌水;给水路,能够对上述便盆部供给不含有除菌成分的普通水;排水路,能够将上述便盆部的蓄水排出;以及蓄水控制部,能够控制上述便盆部的蓄水的吃水线的高度。该水洗便器的特征在于,上述排水路具备存水弯部,上述存水弯部形成为,能够将从上述给水路供给的上述普通水存蓄在上述便盆部中,并且该存水弯部的至少一部分为可动式;上述除菌对象部分包括上述便盆部的蓄水的待机时的吃水线以下的部分;上述蓄水控制部通过使上述存水弯部驱动,能够控制上述便盆部的蓄水的吃水线的高度;在通过上述蓄水控制部的控制而上述便盆部的蓄水被向上述排水路排出且上述除菌对象部分露出的状态下,上述蓄水控制部能够进行在使上述普通水向上述除菌对象部分供给后、使从上述喷嘴向上述除菌对象部分供给上述除菌水的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与单单供给除菌水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除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设备结构图。

图2是将对水洗便器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按工序顺序表示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将对水洗便器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按工序顺序表示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将对水洗便器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按工序顺序表示的概略剖视图。

图5是将对水洗便器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第四实施方式按工序顺序表示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将对水洗便器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第五实施方式按工序顺序表示的概略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对水洗便器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4所示的对水洗便器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中,包括第1工序和第2工序,第1工序将不含有除菌成分的普通水向用水设备的除菌对象部分供给,第2工序在第1工序后将含有除菌成分的除菌水向除菌对象部分供给。

这里,以下还将含有除菌成分的除菌水简称作“除菌水”。以下还将喷水压比除菌水高的不含有除菌成分的普通水简称作“普通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水设备是具备给水功能、排水功能、或给排水功能等、要求保持卫生的设备。例如,可以举出水洗便器、餐具清洗机、洗衣机、厨房水槽、洗手器、洗面器、浴缸等。

在除菌水中溶解有除菌成分。本实施方式的除菌成分是指为了得到针对附着在用水设备的除菌对象部分上的菌的除菌效果而使水中含有的成分。因此,关于自来水中含有的残留氯等为了得到针对水中含有的物质的杀菌效果而含有的成分(以下,也称作“残留氯等”),不是本实施方式的除菌成分所指的成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除菌水中不包含残留氯等,也可以在除菌水中含有残留氯等。

作为除菌成分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臭氧、次氯酸等。除菌成分是臭氧的除菌水(以下,也称作“臭氧水”)例如能够通过将水进行电解而生成臭氧气体、使生成的臭氧气体溶解到水中来得到。除菌成分是次氯酸的除菌水例如能够通过将含有nacl的水进行电解而生成氯气、使生成的氯气与水反应来得到。

臭氧在水中的寿命较短,水质污染的可能性较小。此外,能够将自来水等水原样进行电解来生成臭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除菌成分为臭氧。

普通水不包含除菌水中包含的除菌成分。另外,容许在普通水中包含残留氯等。作为这样的不包含除菌成分的普通水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自来水。

为了得到由除菌水带来的除菌效果,除菌水直接与菌接触、除菌水在菌死灭所需时间的期间中起作用、以及除菌效果长期间持续(施加的频度、1次的效果)是必要的。但是,有菌以层状附着在用水设备的除菌对象部分处的情况。由于除菌水对于这样的层状的菌被从表面(最外层)侧供给,所以除菌水的除菌效果对位于最外层的菌较高,但难以使除菌水的效果遍及到层叠的菌的深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使得能够一直除菌到以层状附着的菌的深处从而提高除菌效果的手段,对于除菌对象部分的菌及污物事先施以普通水来进行清洗,然后施以除菌水。

即,本实施方式的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基于以下的认识。即,已判明以下情况:与单单向菌施以除菌水相比,通过首先施以普通水,从而除菌水中含有的除菌成分更有效地对菌进行作用。并且,基于以下的认识。即,即使施以除菌水的时间相同,在事先施加了不含有除菌成分的普通水的情况和没有施加的情况下也在除菌效果中能看到差别,如果在使除菌水作用于菌之前用普通水清洗(流过菌的表面),则除菌效果提高。此外,通过在供给普通水后将除菌水向用水设备的除菌对象部分供给,能够利用除菌成分的作用来减弱在除菌对象部分上附着的菌的附着力,并且能够抑制菌的繁殖。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这样的通过供给普通水带来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普通水的供给时间设为10秒~3分钟左右。此外,除菌水的供给时间优选的是设为5秒~3分钟左右。另外,也可以将普通水的供给和除菌水的供给作为1个循环,并将该循环反复多次。

用来供给普通水及除菌水的喷水口能够设为喷嘴的前端部等,并设置在能够向除菌对象部分供给的适当位置。此外,为了使普通水及除菌水流到或喷射到除菌对象部分的整体,也可以在喷水口处设置喷液器或设置能够调整喷水方向的可动式喷嘴。

用来供给普通水及除菌水的喷水口例如能够通过采用同一个喷嘴并设置对普通水和除菌水的流路进行切换的切换阀的方法等,来做成同一个喷水口。或者,例如也可以通过设置供给普通水的喷嘴和供给除菌水的另外的喷嘴的方法等,使供给普通水的喷水口和供给除菌水的喷水口分别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向除菌对象部分供给的普通水与除菌水相比喷水压更高。这里,所谓喷水压,是指喷水口处的给水压力。

当从喷嘴等的喷水口向除菌对象部分供给普通水时,通过使普通水的喷水压即给水压力比除菌水高,能够使普通水比除菌水势头更猛地喷出。

在使普通水的喷水压比除菌水的喷水压高的情况下,优选设定在例如除菌水的喷水压的1.2~5倍的范围内。通过设为1.2倍以上,能够从除菌对象部分更容易地将表面附近的菌及污物剥离。通过设为5倍以下,能够抑制除菌对象部分处的普通水的飞溅,抑制被剥离的菌及污物与普通水一起向周边飞散。

如果使普通水的喷水压比除菌水的喷水压高,则能够在由水势带来的物理性力的作用下将表面的菌及污物从除菌对象部分冲掉,或使表面的菌的附着力变弱,使除菌水的效果容易遍布到位于内侧的菌。然后,通过供给除菌水,从而使除菌成分更有效地作用于该内侧的菌,能够更加提高除菌效果。

这样,通过将比除菌水势头更猛的普通水在供给除菌水之前向除菌对象部分供给,与单单供给除菌水的情况、在供给普通水后供给除菌水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提高除菌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通过在供给除菌水之前将普通水向除菌对象部分供给,能够事先清洗菌及污物,使除菌水的效果遍布到层叠的菌的深处。由此,与单单供给除菌水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除菌效果。此外,在使普通水的喷水压比除菌水的喷水压高的情况下,当从喷嘴等的喷水口朝向除菌对象部分供给普通水时,能够使普通水势头较猛地喷出,能够进一步提高通过之后的除菌水的供给所带来的除菌效果。

图1是本发明的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设备结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来自水箱1的普通水w1和来自臭氧水生成装置2的臭氧水(除菌水w2)经由切换阀4从同一个喷嘴5向用水设备的除菌对象部分供给。

如图1所示,水箱1被连接到自来水管。在水箱1的槽内供给有来自自来水管的自来水,存蓄有普通水w1。

臭氧水生成装置2经由配管6a连接于水箱1。水箱1的槽内的自来水的一部分流入臭氧水生成装置2,通过电解生成臭氧气体。

在臭氧水生成装置2中,所生成的臭氧气体溶解到水中,生成臭氧水(除菌水w2)。水箱1中的普通水w1的生成的开始及停止、以及臭氧水生成装置2中的除菌水w2的生成的开始及停止,由分别电连接于水箱1及臭氧水生成装置2的喷嘴控制部3进行。

在水箱1及臭氧水生成装置2的下游,从上游侧起依次设置有切换阀4、喷嘴5。

切换阀4经由配管6b而与水箱1连接,此外经由配管6c而与臭氧水生成装置2连接。喷嘴5经由配管6d而与切换阀4连接。切换阀4是进行切换以将普通水w1及除菌水w2中的某一方的水向喷嘴5供给的阀。

即,切换阀4对是使配管6b与配管6d连通而使普通水w1流通、还是使配管6c与配管6d连通而使除菌水w2流通进行切换。切换阀4的动作由电连接于切换阀4的喷嘴控制部3进行。

喷嘴5具有喷水口。被供给到喷嘴5的水被从喷水口朝向用水设备的除菌对象部分喷出。在将普通水w1的喷水压设定得比除菌水w2高的情况下,普通水w1比除菌水w2势头更猛地被喷出。

普通水w1及除菌水w2向用水设备的供给例如能够如以下这样进行。首先,在水箱1及臭氧水生成装置2的各自中生成普通水w1及除菌水w2。

接着,使切换阀4动作以使配管6b与配管6d连通。接着,使普通水w1从喷嘴5的喷水口喷出,向用水设备的除菌对象部分供给普通水w1。

在经过规定时间后,使切换阀4动作以使配管6c与配管6d连通。由此,从喷嘴5的喷水口喷出的水从普通水w1切换为除菌水w2。

另外,喷嘴5的喷水口的喷水压能够根据切换阀4的开放程度、水箱1内的普通水w1和臭氧水生成装置2内的除菌水w2的压力等来调整。由此,能够调节向用水设备的除菌对象部分供给的普通水w1及除菌水w2的喷水压。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通过在供给除菌水之前向除菌对象部分供给普通水,将菌及污物事先清洗,能够使除菌水的效果遍及到层叠的菌的深处。由此,与单单供给除菌水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除菌效果。此外,在使普通水的喷水压比除菌水的喷水压高的情况下,当从喷嘴等的喷水口将普通水朝向除菌对象部分供给时,能够使普通水势头较猛地喷出,能够进一步提高之后的由除菌水的供给带来的除菌效果。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使供给普通水w1和除菌水w2的喷嘴为不同的喷嘴而使用一个喷嘴5,所以能够实现设备结构的小型化、低成本化。

接着,作为本发明的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具体例,对用水设备是水洗便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以下详细叙述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除菌对象部分包括水洗便器的便盆部的、蓄水的待机时的吃水线以下的部分。

图2的(a)~图的2(d)是将对水洗便器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按工序顺序表示的概略剖视图。图3的(a)~图3的(d)是将对水洗便器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按工序顺序表示的概略剖视图。图4的(a)~图4的(e)是将对水洗便器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按工序顺序表示的概略剖视图。图5的(a)~图5的(f)是将对水洗便器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第四实施方式按工序顺序表示的概略剖视图。图6的(a)~图6的(f)是将对水洗便器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第五实施方式按工序顺序表示的概略剖视图。另外,在图2~图6中,对于重复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以下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2~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水洗便器10是使用者就座而使用的椅子型的便器,是所谓的西式便器。水洗便器10具备具有便盆部11的便器主体10a、和能够载置在便盆部11的上方的便座及便盖(未图示)。此外,水洗便器10具备对便盆部11的蓄水的吃水线的高度进行控制的蓄水控制部(未图示)。

便器主体10a例如被固定在厕所等的地面上。此外,便座及便盖可转动地安装在便器主体10a上的一端部。

便器主体10a的便盆部11为上方开口的碗状。此外,便器主体10a在其内部具备向便盆部11供给普通水w1的给水路21、和将便盆部11的蓄水等排出的排水路22。

给水路21的上游端从便器主体10a的后部向外方突出。并且,该上游端被连接到外部的自来水管(未图示),在自来水管压的作用下,自来水从该自来水管向给水路21流入。给水路21的下游端配置在便盆部11的上端部,面向便盆部11内而设置。该下游端将从自来水管流入到给水路21中的自来水作为清洗水向便盆部11内喷出。因而,给水路21的下游端如图3的(c)所示那样,成为向便盆部11喷出普通水w1的喷水部21a。

喷水部21a例如在给水路21中设置有一个。喷水部21a对于便盆部11从上方侧(包括便盆部11的上部)向俯视中的便盆部11的周向(碗的周向)喷出普通水w1。因此,来自喷水部21a的普通水w1如在图3的(c)中用曲线状的箭头表示的那样,一边沿着便盆部11的碗状的内表面在周向上旋绕一边向下方流动。换言之,给水路21从便盆部11的上方侧以旋绕流供给普通水w1。

给水路21通过使给水阀(未图示)开放而成为通水状态,通过使该给水阀封闭而成为止水状态。换言之,给水路21通过给水阀的开闭,切换向便盆部11的普通水w1的喷水和喷水的停止。例如,该给水阀例如能够由其驱动被蓄水控制部控制的步进马达、和通过该步进马达的驱动而进行开闭的切换及开放时的开放量的切换的阀体构成。

排水路22具备筒部22a、设置在其下游端的存水弯部22b、以及与外部的排水管(未图示)连接的排出部(未图示)。并且,排水路22使便盆部11的蓄水及污物等从筒部22a经由存水弯部22b流到排出部,从该排出部向排水管排出。作为存水弯部22b,优选的是,借助存水弯筒22c的上下运动(上下的转动)、能够切换为封水状态(例如,图2的(a)所示的状态)和排水状态(例如,图4的(b)所示的状态)的成为所谓转动式的存水弯部。更具体地讲,如图2的(a)所示,存水弯筒22c成为将其后方侧的前端朝向上方的姿势(封水姿势),从而水洗便器10成为能够将来自给水路21(喷水部21a)的普通水w1存蓄在便盆部11中的封水状态。并且,如图4的(b)所示,存水弯筒22c的后方侧的前端成为转动到下方的姿势(排水姿势),从而水洗便器10成为能够将蓄水向排水路22排出的排水状态。此外,如图2的(b)所示,成为存水弯筒22c的后方侧的前端停止在封水姿势与排水姿势之间的位置的姿势(部分排水姿势),从而水洗便器10将封水状态下的蓄水的一部分向排水路22排出,成为能够在便盆部11中存蓄比封水状态少的量的蓄水的部分封水状态。

蓄水控制部通过使存水弯部22b驱动而控制便盆部11的蓄水的吃水线的高度,能够使便盆部11的蓄水的待机时的吃水线12a以下的除菌对象部分15露出。并且,蓄水控制部在除菌对象部分15露出的状态下,能够进行在使普通水w1供给到除菌对象部分15之后、从喷嘴13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除菌水w2的控制。

更具体地讲,蓄水控制部被与给水路21的给水阀电连接,进行给水阀的开闭及其开放量的控制、和存水弯部22b的驱动控制(存水弯筒22c的上下转动)。蓄水控制部检测作为存水弯筒22c的后方侧的前端的上下的位置信息的位置检测信号,基于它来进行存水弯筒22c的驱动及其停止、或该驱动中的存水弯筒22c的转动方向(上下的转动朝向)的切换等控制。由此,使存水弯筒22c切换封水姿势、排水姿势和部分排水姿势。

此外,水洗便器10具备将除菌水w2向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的喷嘴13。另外,喷嘴13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供给普通水w1。

喷嘴13能够设置在能够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的适当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置在便盆部11的后方上侧。喷嘴13从前端的喷水口14朝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除菌水w2或普通水w1。为了将除菌水w2及普通水w1向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供给,可以在喷水口14处设置喷液器、或设置能调整喷水方向的可动式喷嘴作为喷嘴13。例如,在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与图1同样,作为供给普通水w1及除菌水w2的部件而使用同一个喷嘴13。

除菌对象部分15包括水洗便器10的便盆部11在待机时的吃水线12a附近,而在如上述那样水洗便器10是封水状态的情况下,在便盆部11的下部存在作为封水的蓄水。因此,在封水状态下,即使将普通水w1从给水路21(喷水部21a)或喷水口14向便盆部11供给,在吃水线12a以下的便盆部11的部分,也有可能难以将除菌对象部分15的菌及污物事先清洗、使除菌水w2的效果遍及到层叠的菌的深处。此外,即使将除菌水w2从喷水口14供给到便盆部11,在吃水线12a以下的便盆部11的部分,除菌效果也有可能下降。即,由于作为将便盆部11清洗的水(清洗水)而被从给水路21(喷水部21a)适当喷水、且暂时作为封水被存蓄的蓄水,除菌水w2的浓度变稀,有可能无法将待机时的吃水线12a以下的部分除菌。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除菌水w2向便盆部11供给时,在将蓄水的水位降低到比待机时的吃水线12a靠下方的吃水线12b的状态下,使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露出。

这样的结构的水洗便器10如以下这样进行普通水w1及除菌水w2的供给。进行以下的各工序的时机及工序时间由蓄水控制部控制。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2,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2的(a)所示,在水洗便器10是封水状态的情况下,水洗便器10的便盆部11的蓄水的水位处于待机时的吃水线12a的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如图2的(b)所示,使存水弯筒22c成为部分排水姿势。由此,将蓄水的水位降低到比待机时的吃水线12a靠下方的吃水线12b,使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露出。

蓄水控制部,在封水状态下,当被输入指示通过普通水w1和之后的除菌水w2的供给来进行除菌操作的信号,则进行使存水弯部22b驱动的控制,使排出动作开始。通过该控制,使存水弯筒22c向下方少许转动而成为部分排水姿势,将存水弯部22b内的封水进行部分排水。这样,将蓄水的水位降低到比待机时的吃水线12a靠下方的吃水线12b,使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露出。

接着,如图2的(c)所示,在蓄水降低到吃水线12b、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露出的状态下,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从喷嘴13的喷水口14向该露出的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普通水w1。此时,除菌对象部分15从待机时的吃水线12a下降到吃水线12b而整体露出,所以能够将来自喷嘴13的喷水口14的普通水w1直接施加于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

这样,通过在后述的除菌水w2的供给前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普通水w1,能够将菌及污物事先清洗,使除菌水w2的效果遍及到层叠的菌的深处,与单单供给除菌水w2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除菌效果。此外,在使从喷嘴13的喷水口14喷出的普通水w1的喷水压比除菌水w2的喷水压高的情况下,普通水w1比除菌水w2势头更猛地被喷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由普通水w1得到的将菌及污物事先清洗的效果及由除菌水w2得到的除菌效果。

接着,如图2的(d)所示,在保持蓄水降低到吃水线12b的状态下,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从喷嘴13的喷水口14向露出的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除菌水w2。此时,由于除菌对象部分15从待机时的吃水线12a降低到吃水线12b而整体露出,所以能够将来自喷嘴13的喷水口14的除菌水w2直接施加于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

通过上述普通水w1的供给,除菌对象部分15的表面的菌及污物被预先冲掉,或者表面的菌的附着力被减弱。因此,通过将除菌水w2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除菌水的效果容易遍及到在普通水w1的清洗前位于内侧的菌,能够提高除菌效果。此外,在使从喷嘴13的喷水口14喷出的普通水w1的喷水压比除菌水w2的喷水压高的情况下,通过势头较猛的普通水w1,除菌对象部分15的表面的菌及污物在水势的物理性力的作用下被冲掉,或者表面的菌的附着力被减弱。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由除菌水w2带来的除菌效果。

在除菌水w2的供给后,如图2的(e)所示,使吃水线12b回到作为待机时的水位的吃水线12a。例如,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使存水弯筒22c向上方转动而成为封水姿势,将给水路21的给水阀开放,将给水路21从止水状态切换为通水状态而进行规定时间的来自给水路21的通水,由此,能够使作为封水的蓄水恢复水位到吃水线12a。

通过使蓄水从吃水线12b恢复水位到吃水线12a,被施加了除菌水w2的除菌对象部分15附近浸渍到蓄水中。因此,除菌水w2被蓄水稀释而浓度下降,还能够抑制除菌水w2中含有的除菌成分的挥发。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3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3的(c)所示,除了将普通水w1从给水路21供给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进行普通水w1及除菌水w2的供给。

更具体地讲,首先,如图3的(a)、图3的(b)所示,水洗便器10的便盆部11的蓄水的水位从处于待机时的吃水线12a的位置的状态降低到比吃水线12a靠下方的吃水线12b,使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露出。

接着,如图3的(c)所示,在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露出的状态下,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从给水路21的喷水部21a向该露出的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普通水w1。此时,从喷水部21a喷出的普通水w1一边沿着便盆部11的碗状的内表面在周向上旋绕一边向下方流动,所以能够将普通水w1直接施加于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

这样,通过在供给除菌水w2之前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普通水w1,将菌及污物事先清洗,能够使除菌水w2的效果遍及到层叠的菌的深处,与单单供给除菌水w2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除菌效果。此外,在使从给水路21的喷水部21a喷出的普通水w1的喷水压比除菌水w2的喷水压高的情况下,普通水w1比除菌水w2势头更猛地被喷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由普通水w1带来的将菌及污物事先清洗的效果以及由除菌水w2带来的除菌效果。

接着,如图3的(d)所示,在保持蓄水降低到吃水线12b的状态下,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从喷嘴13的喷水口14向露出的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除菌水w2。此时,除菌对象部分15从待机时的吃水线12a降低到吃水线12b而整体露出,所以能够将来自喷嘴13的喷水口14的除菌水w2直接施加于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

通过上述普通水w1的供给,除菌对象部分15的表面的菌及污物被预先冲掉,或者表面的菌的附着力被减弱。因此,通过将除菌水w2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除菌水的效果容易遍及到在普通水w1的清洗前位于内侧的菌,能够提高除菌效果。此外,在使从给水路21的喷水部21a喷出的普通水w1的喷水压比除菌水w2的喷水压高的情况下,通过势头较猛的普通水w1,除菌对象部分15的表面的菌及污物在水势的物理性力的作用下被冲掉,或者表面的菌的附着力被减弱。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由除菌水w2带来的除菌效果。

在除菌水w2的供给后,如图3的(e)所示,使吃水线12b回到作为待机时的水位的吃水线12a。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4,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a)所示,从给水路21向封水状态的水洗便器10的便盆部11供给普通水w1。作为该工序,例如可以举出在水洗便器10的使用后作为将便盆部11清洗的水(清洗水)而从给水路21的喷水部21a喷出普通水w1的情况。此时,从喷水部21a喷出的普通水w1一边沿着便盆部11的碗状的内表面在周向上旋绕一边向下方流动,与蓄水一起产生旋绕流,遍及到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

接着,在从供给来自给水路21的普通水w1起经过规定时间后,如图4的(b)所示,使存水弯筒22c成为排水姿势,使水洗便器10成为排水状态。例如,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使存水弯筒22c向下方转动而成为排水姿势,将存水弯部22b内的封水排水。这样,将便盆部11的蓄水向排水路22排出。

接着,如图4的(c)所示,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在使存水弯筒22c向上方转动而成为部分排水姿势的状态下,从给水路21供给普通水w1,在便盆部11中将蓄水一直存蓄到吃水线12b。此时,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成为其整体露出的状态。

接着,如图4的(d)所示,在蓄水一直存蓄到吃水线12b、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露出的状态下,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从喷嘴13的喷水口14向露出的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除菌水w2。此时,由于除菌对象部分15整体露出,所以能够将来自喷嘴13的喷水口14的除菌水w2直接施加于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

通过上述普通水w1的供给,除菌对象部分15的表面的菌及污物预先被冲掉,或者表面的菌的附着力被减弱。因此,通过将除菌水w2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除菌水的效果容易遍及到在普通水w1的清洗前位于内侧的菌,能够提高除菌效果。此外,在使从给水路21的喷水部21a喷出的普通水w1的喷水压比除菌水w2的喷水压高的情况下,通过势头较猛的普通水w1,除菌对象部分15的表面的菌及污物在水势的物理性力的作用下被冲掉,或者表面的菌的附着力被减弱。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由除菌水w2带来的除菌效果。

在除菌水w2的供给后,如图4的(e)所示,使吃水线12b回到作为待机时的水位的吃水线12a。例如,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使存水弯筒22c向上方转动而成为封水姿势,将给水路21的给水阀开放,将给水路21从止水状态切换为通水状态,将来自给水路21的通水进行规定时间,由此,能够使作为封水的蓄水恢复水位到吃水线12a。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5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5的(d)所示,在蓄水一直存蓄到吃水线12b、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露出的状态下,在将普通水w1从喷嘴13供给后,如图5的(e)所示,将除菌水w2从喷嘴13供给。在该工序以外,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同样,进行普通水w1及除菌水w2的供给。

更具体地讲,首先,如图5的(a)所示,对于封水状态的水洗便器10的便盆部11,从给水路21的喷水部21a供给普通水w1。此时,从喷水部21a喷出的普通水w1一边沿着便盆部11的碗状的内表面在周向上旋绕一边向下方流动,与蓄水一起产生旋绕流,遍及到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

接着,在从来自给水路21的普通水w1的供给起经过规定时间后,如图5的(b)所示,使存水弯筒22c成为排水姿势,使水洗便器10成为排水状态。例如,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使存水弯筒22c向下方转动而成为排水姿势,将存水弯部22b内的封水排水。这样,将便盆部11的蓄水向排水路22排出。

接着,如图5的(c)所示,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在使存水弯筒22c向上方转动而成为部分排水姿势的状态下,从给水路21供给普通水w1,在便盆部11中将蓄水一直存蓄到吃水线12b。此时,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成为其整体露出的状态。

接着,如图5的(d)所示,在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露出的状态下,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从喷嘴13的喷水口14向该露出的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普通水w1。此时,由于除菌对象部分15整体露出,所以能够将来自喷嘴13的喷水口14的普通水w1直接施加于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

这样,在将便盆部11清洗后、供给除菌水w2之前,再次将普通水w1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由普通水w1带来的将菌及污物事先清洗的效果及由除菌水w2带来的除菌效果。此外,在使从喷嘴13的喷水口14喷出的普通水w1的喷水压比除菌水w2的喷水压高的情况下,普通水w1与除菌水w2相比势头更猛地被喷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由普通水w1带来的将菌及污物事先清洗的效果及由除菌水w2带来的除菌效果。

接着,如图5的(e)所示,在蓄水一直被存蓄到吃水线12b、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露出的状态下,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对于露出的除菌对象部分15从喷嘴13的喷水口14供给除菌水w2。此时,由于除菌对象部分15整体露出,所以能够将来自喷嘴13的喷水口14的除菌水w2直接施加于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

通过上述普通水w1的供给,除菌对象部分15的表面的菌及污物被预先冲掉,或者表面的菌的附着力被减弱。因此,通过将除菌水w2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除菌水的效果容易遍及到在普通水w1的清洗前位于内侧的菌,能够提高除菌效果。此外,在使从喷嘴13的喷水口14喷出的普通水w1的喷水压比除菌水w2的喷水压高的情况下,通过势头较猛的普通水w1,除菌对象部分15的表面的菌及污物在水势的物理性力的作用下被冲掉,或者表面的菌的附着力被减弱。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由除菌水w2带来的除菌效果。

在除菌水w2的供给后,如图5的(f)所示,使吃水线12b回到作为待机时的水位的吃水线12a。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如图6的(d)所示,除了将普通水w1从给水路21供给以外,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同样,进行普通水w1及除菌水w2的供给。

更具体地讲,首先,如图6的(a)所示,对于封水状态的水洗便器10的便盆部11,从给水路21的喷水部21a供给普通水w1。此时,从喷水部21a喷出的普通水w1一边沿着便盆部11的碗状的内表面在周向上旋绕一边向下方流动,与蓄水一起产生旋绕流,遍及到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

接着,在从来自给水路21的普通水w1的供给起经过规定时间后,如图6的(b)所示,使存水弯筒22c成为排水姿势,使水洗便器10成为排水状态。例如,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使存水弯筒22c向下方转动而成为排水姿势,将存水弯部22b内的封水排水。这样,将便盆部11的蓄水向排水路22排出。

接着,如图6的(c)所示,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在使存水弯筒22c向上方转动而成为部分排水姿势的状态下,从给水路21供给普通水w1,在便盆部11中将蓄水一直存蓄到吃水线12b。此时,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成为其整体露出的状态。

接着,如图6的(d)所示,在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露出的状态下,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对于该露出的除菌对象部分15从给水路21的喷水部21a供给普通水w1。此时,从喷水部21a喷出的普通水w1一边沿着便盆部11的碗状的内表面在周向上旋绕一边向下方流动,所以能够将普通水w1直接施加于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

这样,在将便盆部11清洗后、供给除菌水w2之前,再次将普通水w1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由普通水w1带来的将菌及污物事先清洗的效果及由除菌水w2带来的除菌效果。此外,在使从给水路21的喷水部21a喷出的普通水w1的喷水压比除菌水w2的喷水压高的情况下,普通水w1比除菌水w2势头更猛地被喷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由普通水w1带来的将菌及污物事先清洗的效果及由除菌水w2带来的除菌效果。

接着,如图6的(e)所示,在蓄水一直存蓄到吃水线12b、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露出的状态下,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对于露出的除菌对象部分15从喷嘴13的喷水口14供给除菌水w2。此时,由于除菌对象部分15整体露出,所以能够将来自喷嘴13的喷水口14的除菌水w2直接施加于除菌对象部分15的整体。

通过上述普通水w1的供给,除菌对象部分15的表面的菌及污物被预先冲掉,或者表面的菌的附着力被减弱。因此,通过将除菌水w2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除菌水的效果容易遍及到在普通水w1的清洗前位于内侧的菌,能够提高除菌效果。此外,在使从给水路21的喷水部21a喷出的普通水w1的喷水压比除菌水w2的喷水压高的情况下,通过势头较猛的普通水w1,除菌对象部分15的表面的菌及污物在水势的物理性力的作用下被冲掉,或者表面的菌的附着力被减弱。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由除菌水w2带来的除菌效果。

在除菌水w2的供给后,如图6的(f)所示,使吃水线12b回到作为待机时的水位的吃水线12a。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通过在除菌水的供给前将普通水向除菌对象部分供给,能够事先清洗菌及污物,使除菌水的效果遍及到层叠的菌的深处。因此,与单单供给除菌水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除菌效果。此外,在使普通水的喷水压比除菌水的喷水压高的情况下,当从喷嘴等的喷水口将普通水朝向除菌对象部分供给时,能够使普通水势头较猛地喷出,能够进一步提高由之后的除菌水的供给带来的除菌效果。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普通水及除菌水直接作用于待机时的吃水线以下的除菌对象部分,所以能够将该除菌对象部分有效地除菌,能够使便盆部的清洁性及卫生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能够上下反转驱动的蛇腹式存水弯部的进行转动式排水的机械式排出机构便器,但也可以代之而使用所谓喷射虹吸(syphonjet)方式的便器等进行其他方式的排水的水洗便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具有固定式的排出机构的便器,还能够使用排出机构的一部分是可动式的水洗便器。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对水洗便器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7所示的水洗便器100具备具有便盆部110的便器主体100a。便器主体100a在其内部具有向便盆部110供给普通水w1的给水路210和将便盆部110的蓄水等排出的排水路220。

此外,水洗便器100具备将除菌水w2向便盆部110的除菌对象部分150供给的喷嘴130。另外,喷嘴13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供给普通水w1。

此外,水洗便器100具备对便盆部110的蓄水的吃水线的高度进行控制的蓄水控制部(未图示)。另外,作为给水路210、喷嘴130及蓄水控制部,能够做成与在图2中说明过的结构同样的结构,以下省略其说明。

排水路220具备排出部220a、存水弯部220b、和从便盆部110的底面110a向斜上方延伸的存水弯部件220c。排出部220a连接到外部的排水管(未图示)。存水弯部件220c由从便盆部110的底面110a延伸的第一存水弯部件220c1、和从第一存水弯部件220c1的上端延伸的第二存水弯部件220c2构成。此外,第二存水弯部件220c2以与第一存水弯部件220c1的接头部分220b3为支点,能够如图7的(b)所示那样向排出部220a侧转动。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7的(a)所示,通过使第二存水弯部件220c2的上端成为朝向斜上方的姿势(封水姿势),在存水弯部220b形成存水弯构造。由此,水洗便器100成为能够将来自给水路210的普通水w1存蓄到便盆部110中的封水状态,蓄水一直被存蓄到待机时的吃水线120a。并且,如图7的(b)所示,通过使第二存水弯部件220c2的上端向排出部220a侧转动而成为朝向下方的姿势(部分排水姿势),将便盆部110的蓄水的一部分向排水路220排出,成为能够将比封水状态少的量的蓄水存蓄在便盆部110中的部分封水状态。此时,蓄水的水位降低到比待机时的吃水线120a靠下方的吃水线120b。

这样,在使第二存水弯部件220c2的上端成为部分排水姿势、将蓄水降低到吃水线120b、便盆部110的除菌对象部分150的整体露出的状态下,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从喷嘴130的喷水口140供给普通水w1及除菌水w2。

图8是表示图4所示的对水洗便器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另外,在图8中,对于与图7重复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以下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8的(a)所示,除了将普通水w1从给水路21供给以外,与参照上述图7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同样,进行普通水w1及除菌水w2的供给。

更具体地讲,首先,如图8的(a)所示,对于封水状态的水洗便器100的便盆部110,从给水路210的喷水部210a供给普通水w1。此时,被从喷水部210a喷出的普通水w1一边沿着便盆部110的碗状的内表面在周向上旋绕一边向下方流动,与蓄水一起产生旋绕流,遍及到除菌对象部分150的整体。

另外,在水洗便器100中,通过从给水路210将普通水w1供给规定时间,便盆部110的蓄水被向排水路220排出。

然后,如图8的(b)所示,通过使第二存水弯部件220c2的上端向排出部220a侧转动而成为部分排水姿势,成为将便盆部110的蓄水降低到吃水线120b的状态。并且,在便盆部110的除菌对象部分150的整体露出的状态下,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对于该露出的除菌对象部分150从喷嘴130的喷水口140供给除菌水w2。此时,由于除菌对象部分150整体露出,所以能够将来自喷嘴130的喷水口140的除菌水w2直接施加于除菌对象部分150的整体。

在除菌水w2的供给后,如图8的(c)所示,使第二存水弯部件220c2的上端成为朝向斜上方的封水姿势,通过将来自给水路210的通水进行规定时间,使吃水线120b回到作为待机时的水位的吃水线120a。

如以上这样,本发明的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工序。

将不含有除菌成分的普通水w1向用水设备的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的第1工序。

将含有除菌成分的除菌水w2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的第2工序。

在该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中,优选的是,第2工序中的除菌成分是臭氧。

在该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中,更优选的是,第1工序中的普通水的喷水压比第2工序中的除菌水的喷水压高。

在该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中,特别优选的是,用水设备是水洗便器10,除菌对象部分15包含水洗便器10的便盆部11的、蓄水的待机时的吃水线12a以下的部分。

本发明的水洗便器10具备具有便盆部11的便器主体10a、和能够对便盆部11的除菌对象部分供给含有除菌成分的除菌水w2的喷嘴13。进而,本发明的水洗便器10具备能够向便盆部11供给不含有除菌成分的普通水w1的给水路21、能够将便盆部11的蓄水排出的排水路22、以及能够对便盆部11的蓄水的吃水线12a的高度进行控制的蓄水控制部。

排水路22具备存水弯部22b,所述存水弯部22b形成为,能够将从给水路21供给的普通水w1存蓄到便盆部11中,并且存水弯部22b的至少一部分是可动式。除菌对象部分15包括便盆部11的蓄水的待机时的吃水线12a以下的部分。蓄水控制部通过使存水弯部22b驱动,能够控制便盆部11的蓄水的吃水线12a的高度。通过蓄水控制部的控制,在便盆部11的蓄水被向排水路22排出、除菌对象部分15露出的状态下,蓄水控制部能够进行在使普通水供给到除菌对象部分后、从喷嘴对除菌对象部分供给除菌水的控制。

在该水洗便器中,喷嘴13能够将除菌水w2及不含有除菌成分的普通水w1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蓄水控制部能够进行从喷嘴13向除菌对象部分15供给普通水w1的控制。

本发明的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及水洗便器并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对用水设备的除菌水供给方法完全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

将自来水(普通水)和臭氧水(除菌水)从同一个喷嘴供给到除菌对象部分。实验条件如下。

作为用水设备的代用,使用将丙烯酸树脂成形而得到的板。并且,在该板的表面涂敷约106左右的枝孢菌,作为试验用试样。

并且,对于该试验用试样,在将普通水供给50秒后,隔开5秒的间隔,将除菌水供给10秒。普通水使用自来水,除菌水使用在自来水中溶解了约2mg/l的臭氧气体的臭氧水。此外,普通水的供给相比臭氧水的供给设为1.5倍的压力。

<比较例>

仅将臭氧水(除菌水)从喷嘴向除菌对象部分供给。实验条件如下。

对于与实施例同样的试验用试样,将与实施例同样的除菌水供给60秒。

<残菌率的测量>

对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实验后的试验用试样中的菌的残菌率进行测量,评价了除菌效果。

残菌率如以下这样计算。将各实验后的试验用试样的菌的涂敷面用提取液洗掉,将液体涂敷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上,培养并进行菌数测量。并且,计算相对于没有进行除菌的试验用试样的菌数的除菌率。

残菌率在比较例中是49.4%,相对于此在实施例中是0.01%。

结果,在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数值中能看到差别。因此,确认到:在供给普通水后使除菌水作用时,与仅使除菌水作用相比,除菌效果提高。

即,可知与单单向菌施加除菌水相比,通过首先施加不含有除菌成分的普通水,更容易给菌带来影响。此外,通过施加喷水压比含有除菌成分的除菌水高的不含有除菌成分的普通水,即使将施加除菌水的时间缩短,与单单向菌施加除菌水的情况相比,残菌率也显著地减小。

标号说明

w1不含有除菌成分的普通水

w2含有除菌成分的除菌水

10、100水洗便器

10a、100a便器主体

11、110便盆部

12a、12b、120a、120b吃水线

13、130喷嘴

14喷水口

15除菌对象部分

21、210给水路

22、220排水路

22b、220b存水弯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