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012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超高层建筑设计有深基坑电梯井、集水井等结构。但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深基坑内的筒模往往因体积大,由于混凝土产生的浮力较大,会产生筒模上浮或偏位等问题,从而会造成模板上浮后深基坑电梯井的混凝土成型尺寸会与图纸有较大的偏差,大大增加返工所产生的人工、材料等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筒模上浮或偏位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深坑内支设有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预留出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筒模,所述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包括:

设于所述筒模顶部的压梁,所述压梁的两端伸出所述筒模、且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骨架结构。

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压梁的负重水箱。

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拉筋,竖向拉结于所述筒模内部和位于所述筒模底部的骨架结构。

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设于所述压梁的垫片;

穿设于所述骨架结构、且箍设所述压梁的U型连接杆,所述U型连接杆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支脚,所述一对支脚穿设于所述垫片,以令U型连接杆和所述垫片之间形成供紧固所述压梁的紧固空间;以及

套筒,螺合于所述支脚,以令所述垫片压设于所述压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深坑内支设有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预留出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筒模,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提供压梁,将所述压梁设于所述筒模的顶部,使得所述压梁的两端伸出所述筒模,利用固定件将所述压梁固定于所述骨架结构。

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提供负重水箱,将所述负重水箱置于所述压梁。

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提供拉筋,将所述拉筋竖向拉结所述筒模内部和位于所述筒模底部的骨架结构。

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垫片、U型连接杆和套筒,所述U型连接杆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支脚;

利用固定件将所述压梁固定于所述骨架结构,包括:

将所述垫片设于所述压梁的端部上;

将所述U型连接杆穿设所述骨架结构、箍设于所述压梁、且所述一对支脚从所述垫片的底部穿设所述垫片,使得所述U型连接杆和所述垫片之间形成供紧固所述压梁的紧固空间;以及

将所述套筒螺合于所述支脚,以将所述垫片压设于所述压梁。

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通过将压梁压设在筒模上,利用固定件将压梁固定在骨架结构上,从而筒模被压梁限制在骨架结构内,有效地抵消浮力对筒模定位的影响,解决了筒模上浮、偏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操作简便,减少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损耗、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纵向剖视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俯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深坑内支设有骨架结构1,骨架结构1内部预留出容置空间,骨架结构1的容置空间内支设筒模2。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包括:压梁3,压梁3设于筒模2的顶部,压梁3的两端伸出筒模2、且通过固定件4固定于骨架结构1。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通过将压梁压设在筒模上,利用固定件将压梁固定在骨架结构上,从而筒模被压梁限制在骨架结构内,有效地抵消浮力对筒模定位的影响,解决了筒模上浮、偏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操作简便,减少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损耗、提高工作效率。

结合图1和图2所示,骨架结构1包括:横向钢筋网和竖向筋,其中横向钢筋网包括间隔设置的横向筋和交叉连接于横向筋的多个纵向筋,竖向筋竖向连接于横向钢筋网。在搭建骨架结构1时,预先留设出供筒模2放置的容置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筒模2为木模板围合连接而成的立体结构,在后续施工中,需要在筒模2的外围、钢筋搭建而成的骨架结构1中浇筑混凝土,形成建筑结构主体。在此过程中,筒模2受到浮力作用,容易产生上浮或者偏移等问题,造成浇筑形成的建筑结构主体的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为防止筒模2受到浮力作用而上浮或者偏移,利用压梁3和固定件4将筒模2压设固定在骨架结构1内。在本实施例中,压梁3为槽钢,采用多个槽钢间隔压设在筒模2的顶部。压梁3的两端伸出筒模2、位于骨架结构1上,利用固定件4将压梁3的两端与对应处的骨架结构1相连接。

参阅图3,显示了图1的A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固定件4包括:垫片40、U型连接杆41以及套筒42,其中垫片40设于压梁3上,U型连接杆41穿设于骨架结构1、且箍设压梁3,U型连接杆41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支脚,一对支脚穿设于垫片40,以令U型连接杆41和垫片40之间形成供紧固压梁3的紧固空间,套筒42螺合于支脚,以令垫片40压设于压梁3。

在本实施例中,垫片40上开设有供一对支脚穿设的通孔。采用钢筋弯折制成U型连接杆41,U型连接杆41的相对设置的一对支脚上设有螺纹。U型连接杆41开口向上,一对支脚从纵向筋和竖向筋的连接点处向上穿设,箍设住压梁3并穿设垫片40,将套筒42套设并螺合在支脚上。进一步地,为了利用U型连接杆41将压梁3紧固在骨架结构1上,将垫片40向下压设在压梁3上,将套筒42向下移动直至垫片40紧贴在压梁3上,将套筒42螺合紧固于支脚处,从而完成固定件4的安装施工。

为了防止筒模2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变形等现象,在筒模2的内部支设内支撑结构20,在本实施例中,内支撑结构20由钢筋横向纵向交叉连接而成。

为防止筒模2上浮,还可以从筒模2的底部将筒模2拉结固定于骨架结构1。具体地,将拉筋5竖向拉结于内支撑结构20和位于筒模2底部的横向钢筋网。多层横向钢筋网之间通过斜拉筋6斜向拉结连接,通过竖向拉结和斜向拉结防止横向钢筋网出现损坏,防止筒模2上浮。

除了上述的压梁3和固定件4从筒模2的顶部将筒模2拉结限制在骨架结构1中,还可以在压梁3上放置水箱7。在实际施工时,可根据筒模2的浮力的大小向水箱7内注水,使筒模2受到向下的压力,从而抵消浮力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开挖土方形成深坑,将骨架结构1支设在深坑内。在施工骨架结构1的过程中,在骨架结构1内预留出容置空间,将筒模2设于骨架结构1的容置空间内,从而在筒模2的外部形成浇筑空间。

为防止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筒模2受到浮力作用而上浮,将压梁3设于筒模2的顶部,使得压梁3的两端伸出筒模2,利用固定件4将压梁3固定于骨架结构1,从而压梁3和固定件4就将筒模2限位在骨架结构1中,不容易出现上浮或者偏位等问题。

作为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除了上述的压梁3和固定件4从筒模2的顶部将筒模2拉结限制在骨架结构1中,还可以在压梁3上放置水箱7。在实际施工时,可根据筒模2的浮力的大小向水箱7内注水,使筒模2受到向下的压力,从而抵消浮力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包括:垫片40、U型连接杆41和套筒42,U型连接杆41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支脚。在利用固定件4将压梁3固定于骨架结构1的施工过程中,先将垫片40设于压梁3的端部上,将U型连接杆41开口朝上,从压梁3的底部处穿设骨架结构1、箍设于压梁3,且一对支脚从垫片40的底部穿设垫片40,使得U型连接杆41和垫片40之间形成供紧固压梁3的紧固空间。为了将U型连接杆41紧紧箍住压梁3,将套筒42螺合于支脚,以将垫片40压设于压梁3。

作为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骨架结构1包括:横向钢筋网和竖向筋,其中横向钢筋网包括间隔设置的横向筋和交叉连接于横向筋的多个纵向筋,竖向筋竖向连接于横向钢筋网,将钢筋按照这样的方式搭接形成纵横交错的骨架结构1。

在将U型连接杆穿设骨架结构1的施工过程中,将U型连接杆41从纵向筋和竖向筋的连接点处穿设骨架结构1,从而将U型连接杆41和骨架结构1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将内支撑结构20支设于筒模2内,在筒模2内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筒模2受到外界的压力而产生形变,影响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为防止筒模2上浮,从筒模2的底部将筒模2拉结固定于骨架结构1。具体地,将拉筋5竖向拉结于内支撑结构20和位于筒模2底部的横向钢筋网。用斜拉筋6斜向拉结连接多层横向钢筋网,通过竖向拉结和斜向拉结防止横向钢筋网出现损坏,防止筒模2上浮。

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通过将压梁压设在筒模上,利用固定件将压梁固定在骨架结构上,从而筒模被压梁限制在骨架结构内,有效地抵消浮力对筒模定位的影响,解决了筒模上浮、偏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操作简便,减少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在压梁上放置水箱,可以根据筒模产生浮力的大小向水箱内注水,使筒模受到向下的压力,从而抵消浮力作用,防止筒模上浮。固定件通过套筒螺合固定于支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紧固空间的大小,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压梁。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