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水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6253发布日期:2018-10-09 19:4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蓄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水模块。



背景技术:

蓄水模块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要求。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载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将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蓄水冲厕等城市杂用水的技术手段。

虽然现在市面上蓄水模块较多,但是都存在一些问题,有一些蓄水模块结构松散、牢固性差,尤其是在模块的侧棱处,侧板之间如果连接不好很容易松散,变形,除此之外,立柱上的盖板需要承受水压,很多蓄水模块的盖板是直接放置在立柱内侧的,盖板承受水压后可能会使得盖板受破坏和立柱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蓄水模块,包括上主板、下主板、立柱、侧板、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块、连接件,所述上主板和下主板上均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为中空结构,所述上主板、下主板与侧板围成模块体,所述侧板上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面为曲面,所述曲面上设有卡孔,所述立柱外侧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孔连接,所述立柱外侧与曲面相贴合,所述模块体侧棱一侧的连接块上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一侧安装有卡柱,所述模块体侧棱另一侧的连接块上开设有卡柱槽,所述卡柱安装在卡柱槽内,所述侧板包括横梁、竖梁,所述横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件的两端为圆柱体,所述两个圆柱体分别安装在相邻侧板上横梁的凹槽内,所述立柱内侧安装有托环,所述托环底面通过加强筋与立柱内侧连接,所述托环上面放置有盖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增加了连接块并且使其与立柱连接,提高了侧板与立柱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模块体侧棱两侧的连接块通过卡住安装在卡柱槽内的方式连接,增加了相邻侧板、立柱三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连接件将相邻两侧板连接,提高了模块侧棱处的牢固性,另外,盖板放置在托环上,托环通过加强筋与立柱内侧连接,使得盖板能够承受更大的水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模块体侧棱两侧的连接块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件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立柱侧面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立柱俯视示意图。

如图,上主板-1、下主板-2、立柱-3、卡块-31、连接块-4、卡孔-41、插板-5、卡柱-6、卡柱槽-7、侧板-8、横梁-81、竖梁-82、凹槽-9、连接件-10、托环-11、加强筋-12、盖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所示,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蓄水模块,包括上主板1、下主板2、立柱3、侧板8、盖板13,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块4、连接件10,上主板1和下主板2上均安装有立柱3,立柱3为中空结构,上主板1、下主板2与侧板8围成模块体,侧板8上安装有连接块4,连接块4一侧面为曲面,立柱3外侧与曲面相贴合,曲面上设有卡孔41,立柱3外侧安装有卡块31,卡块31与卡孔41连接,模块体侧棱一侧的连接块4上固定有插板5,卡柱6安装在插板5一侧,模块体侧棱另一侧的连接块4上开设有卡柱槽7,卡柱6安装在卡柱槽7内,相邻两侧板8通过连接件连接10,侧板包括横梁81、竖梁82,横梁81上开设有凹槽9,连接件10的两端为圆柱体,两个圆柱体分别安装在相邻侧板上横梁的凹槽9内,托环11安装在立柱3内侧,托环11底面通过加强筋13与立柱内侧连接,盖板13放置在托环上面。

实施例2

将多个蓄水模块码放在一起,并设置在地下,雨水渗透进蓄水模块,蓄水模块将雨水水收集起来,雨水对蓄水模块产生水压,因连接块4与立柱3连接,模块体侧棱两侧的连接块4通过卡柱6安装在卡柱槽7内的方式连接,并且连接件10将相邻两侧板8连接,能够抵抗水的压力,水压不会对蓄水模块产生破坏,另外,盖板13上的水对盖板13产生压力,加强筋12支撑托环,托环11对盖板13起到支撑作用,以此来支持水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水模块,包括上主板、下主板、立柱、侧板、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块、连接件,所述上主板和下主板上均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为中空结构,所述上主板、下主板与侧板围成模块体,所述侧板上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面为曲面,所述曲面上设有卡孔,所述立柱外侧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孔连接,所述立柱外侧与曲面相贴合。本发明增加了连接块并且使其与立柱连接,提高了侧板与立柱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模块体侧棱两侧的连接块通过卡住安装在卡柱槽内的方式连接,增加了相邻侧板、立柱三者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连接件将相邻两侧板连接,提高了模块侧棱处的牢固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建芝;张军;闫连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聚晶婕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15
技术公布日:2018.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