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42278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调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当前,我国正在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目的是要恢复城市对雨水的调蓄能力,达到雨时能蓄积雨水,旱时能渗透释放蓄水,以缓解城市雨时内涝、旱时缺水的问题。已有的海绵城市技术有透水性路面、生态草沟、下渗砂石管槽、城市湿地、地下PP蓄水模块、地下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等等。
[0003]但是,透水性路面、生态草沟、下渗砂石管槽等只是对雨水起到暂时的缓滞过滤,少量蓄积,受城市地面空间的限制,这些应用不能大范围使用,不能大容量蓄储雨水,对雨水的调蓄能力有限;城市湿地的建设规模受限于城市的发展空间,有限的湿地对雨水的调蓄能力也非常有限;地下PP蓄水模块目前采用的是塑料制品,其多作为地下蓄水池使用,其结构强度低,使用寿命短,成本高,大范围推广有限;另外,地下钢筋混凝土蓄水池建设成本高,工期长,适用面窄,推广有限。
[0004]以上技术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存在适用性、经济性、普及性等问题,不适于在城市各种环境下利用地下空间来普及设置地下雨水收集与渗透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可设在城市各种环境的地面下,充分利用了城市地下空间扩大海绵城市对雨水的蓄渗量,且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便于施工、经济实用。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所述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埋设于地下以收集蓄存雨水和/或向地下渗透净化雨水,所述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包括蓄渗体,包裹于所述蓄渗体表面的土工布,铺设于所述土工布外侧与地下土层之间的碎石层,以及与所述蓄渗体连通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进水端与雨水井或外部排水系统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蓄渗体包括可储水的储水模块,以及贴附于所述储水模块外表面上的可透水的细孔盖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储水模块包括多个中空的立方体单元,所述多个立方体单元相互连通并堆砌呈蜂窝状。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立方体单元的六个表面上均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圆孔,相邻的所述立方体单元之间透过所述圆孔形成连通。
[0010]优选地,所述立方体单元为预制混凝土件。
[0011]优选地,所述导流管与所述雨水井或外部排水系统连通的进水端口为下斜状喇叭
□ O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端口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用以防止泥沙和杂物进入所述导流管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端口的高度与所述蓄渗体内可储水的最高水位高度相同,且所述进水端口的高度低于所述雨水井的进水口高度。
[0014]优选地,所述土工布为可透水的透水型土工布。
[0015]优选地,所述土工布为防渗型土工布。
[00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其采用土工布包裹蓄渗体,并在土工布外侧铺设碎石层与地下土层紧密结合,再通过导流管连通蓄渗体和雨水井或外部排水系统,如此,形成了雨水调蓄系统,该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便于施工,且经济实用,另外,该装置可以设置在各种环境中,如绿地、道路停车场、广场、草沟等环境的地面下,充分利用了城市地下空间,扩大了海绵城市对雨水的蓄渗量。
【附图说明】
[0017]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I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方体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水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细孔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蓄渗体与导流管装配一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设在绿地下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与积淤槽的配合示意图;
[00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设在车行道下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设在人行道下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设在屋顶花园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30]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1]如图I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该装置埋设在城市地下收集蓄存雨水和/或向地下渗透净化雨水,即调蓄雨水。该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包括蓄渗体I、土工布2、碎石层3和导流管4,其中,蓄渗体I埋设在地面以下,土工布2包裹在蓄渗体I表面,即包裹在蓄渗体I的四周以及上下表面,碎石层3铺设在土工布2的外侧与地下土层5之间,也就是说,蓄渗体I表面包裹一层土工布2,且其四周以及上下侧通过碎石层3与地下土层5紧密结合;另外,导流管4的一端接入连通蓄渗体I,导流管4的另一端,即导流管4的进水端41与雨水井或外部排水系统相连通。如此,地面上的雨水流入雨水井或外部排水系统中,并通过导流管4进入到蓄渗体I内,如此实现雨水的调蓄,即实现收集蓄存雨水和/或向地下渗透净化雨水。
[003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具有如下特点:
[0033]上述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其采用土工布2包裹蓄渗体I,并在土工布2外侧铺设碎石层3与地下土层5紧密结合,再通过导流管4连通蓄渗体I和雨水井或外部排水系统,如此,形成了雨水调蓄系统,该地埋式雨水蓄渗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便于施工,且经济实用,另外,该装置可以设置在各种环境中,如绿地、道路停车场、广场、草沟等环境的地面下,充分利用了城市地下空间,扩大了海绵城市对雨水的蓄渗量。
[0034]具体地,上述蓄渗体I包括可储水的储水模块11和可透水的细孔盖板12,多个细孔盖板12贴附在储水模块11的外表面上。如此,通过多个细孔盖板12贴附在储水模块11的外表面上,形成一个储水和透水性能极佳的结构体,即蓄渗体I,由于储水模块11的内部空间可进行蓄水,也就是说,利用蓄渗体I的内部空间可实现了雨水的蓄存,此处,细孔盖板12上具有多个细孔121,这样,储水模块11内蓄存的雨水可透过细孔盖板12上的细孔121渗透出去。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蓄渗体I还可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